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財政部首次對PPP摸家底 “紅線”專報鎖定財政支出

  財政部首次對PPP摸家底 “紅線”專報鎖定財政支出

  杜麗娟

  新一輪防風險舉措中,PPP無疑成為關注度最高的一個領域。以財政部為主要監管部門的PPP入庫項目,在過去半個月時間,分別“收到”了財政部開具的兩份合規清單:清庫退庫名單和“紅線”專報。

  這是一個由點到面對PPP進行逐層監管的過程,清理退庫更多關注的是單個項目本身的規範性,“紅線”專報則關注地方實施的一攬子PPP項目。“地方政府財政支出的主體能力是關注重點”。財政部相關負責人坦言。

  對於從起飛階段過渡後平飛階段的PPP來說,這是財政部首次對入庫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財政支出情況進行披露。多種信號顯示,未來監管部門對PPP入庫項目的支出責任將不斷強化。“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至少入庫項目的債務情況,財政部是全部掌握的,有利於嚴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關注全生命周期

  “公開清庫退庫名單和‘紅線’專報,表明監管部門決不讓運作不規範的、或是政府支出不明的PPP項目帶病上路。”中國投資谘詢公司數據與研究小組負責人周良儀在接受採訪時說。

  財政部PPP中心發布的一季度報顯示:截至4月23日,各地累計清理退庫項目1695個,涉及投資額1.8兆元;需要整改項目2005個,涉及投資額3.1兆元。其中不宜採用PPP模式的有397個;前期準備不到位的506個;未按規定開展“兩個論證”的217個;不再繼續採用PPP模式實施的1120個;不符合規範運作要求的277個;涉嫌違法違規舉債擔保的14個;未按規定進行資訊公開的488個;由於其他原因被清退或整改的1354個。

  北京方程財達谘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漢認為,清理退庫項目主要是為了規範入庫項目管理辦法,一年時間內入庫項目如果仍然沒找到投資方,也就意味著項目可操作性需要再討論。“此舉有利於約束地方政府對不合理項目的投資衝動。”

  直面問題的背後,是解決問題的信心。在公布清庫清單一周後,財政部又發布築牢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10%限額的“紅線”——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匯總分析報告(簡稱“紅線專報”),這是財政部首次對PPP入庫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財政支出情況進行摸家底。

  專報披露,2015~2045年各年度支出責任總額表中,匯總的數據背後,透視出行業監管者全面掌握每個省市縣地區、每個項目全項目生命周期各年度的財政支出情況。

  一直以來,作為政府的財政資金與社會資本合作的PPP,在地方政府層面普遍存在一個地區在一定時間內項目數量過多,也可能導致財政支出加大,使得地方政府的財政承受能力“不堪重負”。

  對此,財政部明確要求,要統籌評估和控制PPP項目的財政支出責任,每一年度從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PPP項目支出責任,不得超過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10%。

  過去3年,隨著PPP高速發展,地方政府支出責任超越10%紅線的現象似乎不可避免。

  5月11日,一位財政系統人士證實了上述觀點。“根據我們的統計匯報,目前PPP支出責任超越10%紅線的省份是有的,主要集中在市縣級城市,數量上已經超過了10個,超越支出責任紅線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

  周良儀認為,從“紅線”專報看,PPP項目的支出對於多數的地方政府財政支出是可承受的。管理方面採用了3級風險管控的機制。7%以下處於較為安全的區間;7%~10%進行風險提示;超過10%的地區暫停新項目入庫。

  紅線專報指出,目前PPP項目中存在財政可承受能力報告缺失或資訊不全的現象,有1046個項目無財承報告或報告資訊不完整,投資額1.3兆元所需要的財政資金無法納入統計範疇。

  嚴控地方債務風險

  記者了解到,目前各省是按照統一授權“分級錄入項目庫資訊”,然後再統一匯總到財政部,最後經過相關部門的評估、篩選入庫。

  PPP項目按全生命周期分為5個階段,分別是識別、準備、採購、執行和移交。其中,進入準備、採購、執行和移交4個階段的項目,被納入管理庫;處於識別階段尚未開展“兩個論證”的項目列入儲備清單,為社會資本投資選擇項目提供資訊。

  將符合條件的PPP項目的財政支出責任納入預算管理,對政府履行合約義務形成有效約束,是財政風險管理的必備手段。

  周良儀介紹,加強風險管理未來會貫穿於PPP項目的全生命周期,PPP項目支出管理同政府部門預算管理的關係也將進一步加強。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專報,2019和2020兩年的超限額地區數量最多。

  對此,上述財政系統人士告訴記者,主要是未來兩年地方經濟的轉型發展和PPP項目自身的周期規律有關係。“部分地方這兩年處於產業調整轉型期間。大規模調產業調結構的形勢下,PPP項目從通過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到採購落地的時差內,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能力發生了較大變化,未達到預計的增長幅度。”

  周良儀也持上述觀點。在他看來,PPP項目在建設期間除了股權支出和配套支出以外,政府一般不發生補貼支出,風險支出數額也較小。進入運營期後,地方政府的運營補貼和風險支出加大,項目的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沒有充分考慮項目支出的類型變化採用合適的支出平滑機制。

  對此,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表示,地方在做地區編制預算工作時,需要充分考慮PPP項目近三年的支出需求。“對於2019年和2020年這兩年來說,是超限額地區數量最多的年度,所以需要重點關注PPP項目行業監管和風險管理。”

  對於未來的風險管理,紅線專報也給出了比較正面的預期。

  紅線專報指出,2017年支出責任總額為2101億元,約佔當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7.3兆元)的1.2%,並且各年度支出呈先增後減趨勢。而2018年地方和中央政府債務總額近37兆元。對比PPP項目的預算支出和存量債務總額的規模,目前入庫規範管理的PPP項目,所需的政府支出不會形成大規模的政府負債風險。

  據悉,當前各省份均已經重視和加強了PPP行業監管的工作。部分省份根據自身情況頒布了針對性的措施。如湖南《關於實施PPP和政府購買服務負面清單管理的通知》,內蒙古《關於規範和清理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資訊平台項目庫的通知》等。

責任編輯:關海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