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警惕百萬醫療產品汙名化

  來源:慧保天下

  6月13日,銀保監會官網發文,提示互聯網管道短期健康險續保問題,明確短期健康保險不含有保證續保條款。這已經是近期監管部門對於百萬醫療險的又一次發聲,此前,天津保監局也曾有過類似的風險提示。

  監管此舉不難理解。自2016年百萬醫療產品火爆網絡以來,效仿者為數眾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面上類似產品已達上百款之多,而在短短的兩三年間,更是已經有上千萬消費者投保該類產品。

  如此火爆的一類產品,又事關上千萬消費者,監管自然會予以關注。隨著市場上有關“連續投保”概念不清、產品存在停售風險等輿論的逐漸發酵,監管高度重視,接連發布風險提示。

  緊接著,媒體紛紛關注和解讀,這其中,一種傾向全然否定和推翻百萬醫療產品的論調卻有待商榷。百萬醫療產品作為一種創新型健康險,其以巧妙的產品設計,填補了市場空白,使消費者得以低端醫療險的價格享受中端醫療險的保障,在提高健康險保障覆蓋範圍、推動商業健康險高速增長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其中存在的問題當然需要正視,但是汙名化的趨勢卻也值得警惕——將汙水與孩子一起潑掉卻只能將問題推回原點。

  下探客戶群,中端醫療險填補市場空白

  在所有的人身險產品種類中,報銷型醫療險是相對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大險種,理論上,無疑是普及商業保險理念、提升消費者獲得感的最佳手段,但恰恰是這樣一種消費者最有可能用到的產品,長期以來卻在健康險發展中充當配角。

  波士頓谘詢的一組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5年,國內商業醫療保險保費收入從680億元增長到2410億元,其中報銷型醫療險保費從190億元增長至720億元,佔比僅三成左右,使用頻率較低、一次性給付的重疾險才是主流,佔比近七成。

  彼時的商業保險市場上,面向個人銷售的報銷型醫療險產品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附加住院醫療保險,保費一般只有數百元,保額一般也只有幾萬元,且只能和主險捆綁銷售;另一類是高端醫療險,保障範圍廣,保障額度高,保費卻也動輒上萬元。對於一般的消費者而言,要想以較低的保費獲得較高額度的報銷型醫療保險保障基本是一種奢望,報銷型醫療險長期發展緩慢原因也正在此。

  直到2014年,這一情況才開始出現轉機。這一年5月,平安人壽推出的一款安享醫療險,定位為中高端醫療險,賠付範圍擴大至社保以外,連續投保期間累計賠付最高可達150萬元;同年7月,又推出一款安康醫療險,將目標客戶群體下探至中端客戶。至此,“百萬醫療產品”雛形初現,但由於這兩款產品都沒有設定1萬元免賠額,所以導致保費較高,維持在數千元水準,未能在廣大消費者中快速普及。

  直到2015年10月,眾安保險首次在中端醫療險產品中引入1萬元免賠額的設定,推出“尊享無憂”住院費用醫療險,在保障範圍同樣涵蓋社保內外的前提下,將風險發生概率大為降低,保費水準也因此大幅下拉,“百萬保額、百元保費”成為現實。

  2016年,尊享無憂迭代版產品尊享e生,借助互聯網管道迅速走紅,百萬醫療險自此開始贏得成千上萬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的青睞。

  據不完全統計,經過三年時間發展,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百萬醫療產品已達上百款,覆蓋的人群也都已經達到上千萬,老牌保險公司,平安、人保健康等紛紛跟進,一些以穩健著稱的外資保險公司也投入到其中來,例如安聯、中美聯泰大都會人壽等等都先後推出類似產品。

  百萬醫療產品凶猛發展,刺破了報銷型醫療險長期的溫溫吞吞,成為近年來健康險市場中增長最高、最具活力的業務板塊。

  有調研數據表明,2015—2017年中端醫療險市場規模分別達到5億元、12億元和80億元,在當年健康險市場總保費中的佔比從0.2%提升到1.8%。而據有關人士預估,2018年中端醫療險市場規模還將再度翻番,達到200億元,2020年更是將達到800億元,在健康險市場中的佔比也將達到6.9%。

  快速發展之下,保費低、報銷範圍廣的百萬醫療產品,成為了普惠保險中的一款典型產品,幫助保險公司網羅大批年輕客戶的同時,在提高保險保障覆蓋範圍,普及保險意識等方面都產生了一定積極影響。

  陷入“百家爭鳴”,百萬醫療“沾染汙名”

  借由一個巧妙的構思,一款產品引爆了一個市場,而在這火熱的市場背後,是商業健康險供給側順應需求側變革的縮影——國內基本醫保覆蓋率已經超過95%,老百姓基礎醫療需求基本可以通過社保體系得到滿足,然而,一旦發生重大疾病或者意外醫療需求,尤其是涉及社保範圍外的進口藥、自費藥,且金額巨大時,仍會給普通家庭造成較大經濟壓力甚至“因病致貧”的風險。

  百萬醫療險,恰恰是針對這一保障缺口設計的報銷型醫療險產品,作為基本醫保的重要補充,針對重大疾病和意外帶來的高額醫療費用問題,以百元級保費提供百萬級保額,且不限制醫療手段及藥品範圍,快速在網絡世界引發一股投保熱潮。

  但正是在中端醫療險發展如火如荼之時,一些質疑的聲音也開始出現:真的可以連續投保嗎?1萬元的免賠額設定合理嗎?會不會停售……針對消費者的反映,天津保監局以及銀保監會先後就百萬醫療產品的保證續保問題提示風險之後,一些媒體甚至稱其“跌下神壇”,到處是“坑”……曾經的國民醫保,似乎有“名節不保”之憂。

  不能否認,產品層面的創新最終都難免陷入到低水準重複性的競爭中去,當先發的百萬醫療產品火爆網絡,大量同質化產品很快上市,為了行銷,每個參與者都絞盡腦汁賦予產品更多“賣點”,消費者在鋪天蓋地的宣傳與不同產品的比較中,難免感覺眼花繚亂。

  也必須承認,保險公司廣泛使用的“連續投保”概念,也確實容易給一般消費者造成誤解,監管針對熱點問題發聲,非常及時且必要,長期來看,一個規範的市場才能最終獲得長足穩健發展。

  但因為監管發布風險提示就徹底否定百萬醫療產品的論調卻是值得警惕的,畢竟,百萬醫療產品填補了市場空白,是一款可以切實滿足消費者保險保障需求的產品。不能因為出現問題,而將髒水和孩子一起潑掉。因為很多問題,解釋清楚也就不再成為問題。

  關於“1萬元免賠額”的問題。實際上這正是“百萬醫療”產品設計中的“神來之筆”,其確實是將保險公司賠付概率大為降低,但同時也將消費者保費支出水準大幅降低,小病和意外產生的住院費用消費者自留,從而可以集中資源以更高杠杆撬動重大疾病和意外的住院費用保障,數百元保費,數百萬元保額才最終得以實現。在百萬醫療產品出現之前,投保沒有1萬元免賠額設定的中端醫療險產品,年保費基本都要達到數千元。

  關於保證續保的問題。保證續保條款是指,在前一保險期間屆滿後,投保人提出續保申請,保險公司必須按照約定費率和原條款繼續承保的合約約定。其中,最主要保證的是按照約定費率和原定條款繼續承保。

  事實上,報銷型醫療險作為一種特殊的險種,其產品特性決定其費率、條款會伴隨醫療環境、技術的改變而不斷改變,所以事實上,沒有保險公司敢於承諾報銷型醫療險終身保證續保,常見的長期醫療險也只是5年內保證續保,5年後則需要根據年齡等因素提高費率。不只百萬醫療產品如此,低端醫療險,高端醫療險,在保證續保方面的情況都是類似的。

  至於各種原因可能導致的產品停售風險,這在理論上確實存在,對於消費者而言,最穩妥的方式則是根據實際所需選擇不同期限的產品,並與重疾險、壽險等產品進行搭配組合——好的保險市場不會只存在一類保險,而是有著豐富的產品品類,才可以滿足更多客戶、更全面的保險保障需求。各類產品都有著自己的特點,或者說“優勢”與“不足”,百萬醫療產品也是如此,但價格低、保障範圍廣的優勢也不容忽視,根據實際需求,或單獨投保,或組合投保,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告別同質化競爭,健康險服務生態生長髮育

  其實,與一些百萬醫療險產品誇大宣傳相比,另外一個問題也亟待解決。甚至可以說解決了這第二個問題,產品高度同質化競爭以至於誇大宣傳頻現的問題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服務。

  報銷型醫療險作為一種與醫療行為密切相關的高頻險種,相對於壽險、重疾險等,其對於相關醫療健康服務的要求更為迫切,而服務能力也才是真正體現保險公司健康險經營水準的核心指標。

  可是就目前而言,所謂創新大多停留於淺層次的產品條款創新,而這又是最容易被模仿的,深層次的服務模式創新,尚未真正出現,最直觀體現之一就是百萬醫療產品雖然發展熱火朝天,卻至今不能在絕大多數醫院實現直付。

  當然,目前的這種現狀,並非百萬醫療產品自身的問題,而是整個商業健康險市場面臨的共同困境,由於不能深度介入醫療付費環節,不能掌握相關數據,也就無法實現真正的控費,保險公司在健康險方面創新方面難免受到掣肘。推動環境改善,還有賴於所有保險公司的共同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百萬醫療產品雖然存在著高度同質化的問題,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也已經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差異化特徵:

  在產品創新方面,保障範圍不斷拓寬。例如微保推出的“微醫保·住院醫療”險,在提供一般疾病及意外醫療保險金之外,還將100種重大疾病納入保障範圍,且將重大疾病免賠額降至0元。

  例如,近期螞蟻金服與人保健康合作的一款百萬醫療產品,除提供高額一般醫療保險金以及重大疾病保險金外,還承諾6年保證續保、期間費率不變。

  此外,為提供更加豐富的附加服務,保險公司,尤其是沒有分支機構的互聯網保險企業正積極與第三方達成合作,一個以中端醫療險為出發點的健康險服務生態閉環正在悄然發育。

  例如,眾安的尊享e生在近三年從保障範圍到服務上,多達9次迭代更新,成為目前市場上連接服務最廣的百萬醫療險。其中包括圍繞二級以上醫院的重疾綠通、醫療費墊付服務,以及康復醫院、質子重離子醫院的醫療服務等。

  體檢中心、預防接種中心、醫療機構、醫療平台、康復機構、護理機構、藥品批發零售商、基因檢測服務機構等紛紛成為保險公司合作夥伴,在不斷的磨合之中,保險公司與不同平台之間的理解也都在逐步加深。

  據悉,此前國內的TPA業務(Third Party Administrator,為保險機構開展的醫療保險計劃提供谘詢管理服務的第三方中介機構)多為國際巨頭所壟斷,所服務產品,也多為高端醫療險,但近年來,在中端醫療險的帶動下,一批專門服務中端醫療險的TPA機構也開始出現。

  在現行的醫療體制之下,商業健康險真正介入付費環節尚有待時日,但前進的步伐已經開始。

  發展的問題終歸還是要在發展中予以解決。雖然在快速發展中,百萬醫療產品確實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亟待監管予以規範,但真正富有生命力的創新不就是要在市場以及監管的雙重考驗下歷經反覆淬煉的嗎?

  作為一款普惠產品,百萬醫療產品在擴大保險保障範圍、普及保險知識方面的積極影響已經顯現,而隨著監管對此類產品的不斷規範,其勢必走上更加穩健的發展軌道,在與其他健康醫療產業鏈企業的深度合作中,助推健康險生態走向良性循環。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