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社交電商野史

2019年5月3日雲集上市,成為中國社交電商第一股!

2019年5月8日貝店官方宣布完成8.6億元融資!

從2019年年初開始,中國主流資本和媒體的視野又重新回到社交電商上,回到了雲集、貝店、蜜芽、拚多多這些社交電商頭部玩家的身上。

那麽資本市場到底需不需要或者說認不認可第二、第三個雲集?雲集上市後的社交電商的未來到底是在哪裡,我覺得有必要做一個簡單的討論。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大量行業“專家”隻盯著冰山浮出來的表象做文章,碼數據、堆文字,卻沒人深入水下探索。

所以我姑且把這篇文章叫做《中國社交電商野史》來對之前發生和當下經歷的事情做一個記錄,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下一波歷史的轉捩點在哪裡?我們是否有參與的機會?

小編注:本文會比較長且冗雜,主要從1.社交與電商、2.直銷與傳銷、3.微商與三級分銷、4.現在的社交電商、5.社交電商中的小生態、6.社交電商背後的資本、7.社交電商的未來,這幾個階段來寫。

社交與電商

社交電商是一個偏正的短語,首先我們必須厘清社交電商是社交的電商化還是電商的社交化。

中國人是偏向於含蓄和內斂的,總的來說就是有些悶騷。

這注定在中國社交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尤其是在各個人群中可以自由切換遊刃有余的社交達人,普遍被看作是放蕩的形骸亦或是不嚴謹的象徵。

在互聯網時代之前,每一個銷售粒子和實體商業都是信息孤島,口碑和客流是他們脆弱的銜接點,將這些孤島和粒子串聯起來的往往是那些深諳社交之道的人。

在沒有大眾點評、美團、以及本地公眾號的時候,本地的餐飲業、會所行業往往都是高位者在操盤。

往往餐廳一開業,老闆把周邊高階的官員和商人請過來海吃海喝幾天,然後這批高階的人則會宴請身邊的人,很快一個區域的人口很快會通過一場一場宴請完成信息的傳遞,最終餐廳的營業狀況突破了馬太效應,成本回收進入正向現金流階段。

而電商則是十年來零售業邏輯的一次巨大改變,在中國的傳統零售中有大量的一級批發商、二級批發商、三級批發商。這些批發商存在的核心意義是完成貨物向終端的傳遞,廠家現金流的優化以及摩擦成本的消化。

過去十年間有無數B2B領域的巨頭公司譬如中商惠民、供銷大集、阿里零售、美菜通試圖挑戰這個看似冗雜繁瑣的自然形成的市場,但都被結果無情地打臉。

而電商最有意義的核心本質在於貨物並沒有發生位移,僅僅是通過互聯網的渠道將產品通過圖片和寶貝描述展現給終端消費者,並最終通過線下物流快遞履約完成交易。尤其是自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的功能提升以及網絡速率的飛速提升,電商可以承載的信息複雜程度以及豐富程度也愈發令人驚歎。

2018年開始的短視頻和直播電商們則更是將傳統趕集叫賣的場景通過移動端延伸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

那麽電商平台到底是什麽呢?如果我們把消費者看作是天、產品看作是地,那麽天與地之間則是廣袤的粒子,粒子之間會發生碰撞。如何讓消費者可以方便高效地獲得產品(人找貨),以及如何讓優質的產品快速地匹配到需求人群(貨找人),則是一個平台價值的體現。

電商平台的就是需要不停優化自己在截流流量、變現流量的能力以及提高產品和消費者的撮合效率。

近代社交商業——直銷與傳銷

“二戰”後,大量美國家庭搬入別墅住宅區,家庭主婦購買日用品不再如以前那樣方便,於是一些精明的主婦往往會從廠家批發一些日用品,再分銷給自己的鄰裡。這種被稱為“直銷”的模式原本更接近於中國前些年興起過的“團購”,即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和兜售產品。在古老的中國我們稱其為“行商”。

但是這卻被一些心術不正的商家引入了“龐氏騙局”的運營機制,逐漸演化為傳銷。 1964年,威廉·派屈克首先將直銷的方式演變為拉人頭式的傳銷,他給自己的傳銷組織取名為“假日魔法公司”,面向家庭主婦層層傳銷各種日用品。第一年,該公司的營業額僅為52萬美元,到了1970年竟高達2.5億美元。

在“假日魔法公司”神話的刺激下,各種傳銷組織一時間在美國蜂起。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統計,到1971年,美國已有“格利安特納”“加洛馬”等40多家所謂的直銷公司涉嫌“多層次金字塔式傳銷”。鑒於傳銷組織在全國各地流竄發展,並帶來許多社會問題,1975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重拳出擊,以詐騙等罪名一口氣起訴了四家涉嫌傳銷的公司,其中三場官司都以聯邦貿易委員會勝訴告終,美國的“傳銷時代”經此打擊戛然而止。那唯一的一家因為聯邦貿易委員會“證據不足”而贏了官司的企業,就是安利公司。諷刺的是,這段歷史在經過巧妙包裝後,卻被不少人拿來當做傳銷在美國合法的證據。

拋開法律和道德層面,單純從商業視角看來看傳銷,這確實是一種快速組織銷售團隊的技巧和策略,甚至還不用支付員工工資,同時處於金字塔頂端的組織者也確實可以短時間內累計大量的財富。

當代社交電商——微商與三級分銷

可以看出傳銷之所以能引起滾雪球的裂變速度,其核心還是在於整套的激勵模式與制度,在安利、玫琳凱、康寶萊、無限極風光的年代。直銷、傳銷的參與者往往需要先去所在地的辦事處開一個戶頭,這個账戶將幫助參與者確定上下遊關係,以及反饋自己的業績。

但是時間到了2013年,隨著微信的市場普及度越來越高,以及面向全年齡人群的友好體驗,微信不僅成為了傳統大眾的即時通訊工具,更是成為了個人客戶管理的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工具。

對於一個優秀的業務員來講,微信的標簽、備注、分組可以高效地將目標客戶分類,而微信群、朋友圈、私信以及公眾號則成為了流量的載體和傳播方式。如果微信好友都是親戚朋友則可以銷售農產品譬如土雞蛋,如果都是高淨值人士,金融產品則是最好的推介選擇。

一開始微商模式誕生的時候,往往是土雞蛋哥、蔬菜姐這樣的農業小玩家因為新奇特最先進入人們的視野。但是隨著模式的演變,聰明的操盤手發現:利用微信自身的體系再加上一些信任背書,可以突破之前安利、無限極體系的束縛,再加上微信的裝機量處於絕對紅利期,裹挾了大量之前直銷、傳銷沒有覆蓋過的用戶進入——“面膜微商”誕生了!

很多人至今都無法理解為什麽中國的第一波微商都會去做面膜?其實答案非常簡單,當移動端直銷(傳銷)興起的時候,為了能讓下一級代理產生動力則必須讓其囤貨,而片狀面膜則擁有客單高、毛利率高、消耗快、頻次高等特點,同時中國女性正處於對於大牌產品和開架化妝品的認知期,稍加排版的包裝設計則很容易混淆當時女性對於產品價值的判斷,有數據顯示在2013年-2016年期間,中國有近300萬女性微商家裡囤了2年以上的消化不了的面膜產品。

這個場景像極了當年家裡囤了大量保健品動員全家吃紐崔萊的安利經銷商以及畢業後賣保險發現賣不出去只能“血洗”自己的所有親戚然後完成最低業績要求的應屆大學生。(據悉平安保險累計向1億人發放過保險顧問offer)。

在微商的鼎盛時期,也誕生了一批中國的頂級微商操盤手,公認的比如說吳召國、桑兮兮、黃子珊、夫子等等。從今天反推這些微商操盤手的能力其實和安利、玫琳凱的頂級代理非常相似。

他們往往擁有比較強大的個人造勢和包裝能力(喜提豪車多發源於此)、極強的目標拆解能力、不錯的目標跟蹤能力、團隊標杆的樹立與複製能力當然還有自我財富欲望的強烈趨勢。

從第一天起,微商的操盤者就在知道自己在彈一床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棉花,微商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筆生意,現金攢在自己手裡才是真真的,而北京和上海的創業者則習慣通過做局造勢來收割資本市場,不屑於這種賺小錢的“生意”。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廣東福建是微商的重災區的原因了。

時間到了2015年,微商的生意進入到了一個歷史的轉捩點,首先是越來越多的微商團隊開始嘗試採用精細化管理的手段,需要細致地記錄層級進階以及給代理們及時反饋業績數據,。

其次隨著微信生態的進步,微信的支付接口權限越來越大,微信紅包、轉账模塊的日活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代理開始抗拒把貨囤在自己手中,只是想通過自己的人脈圈進行連接或者是素材的發放,訂單的統計與記錄需要自動化,一件代發的內容分發系統迫在眉睫。

這個時候三級分銷系統誕生了!三級分銷系統在2015年的時候絕對是具有跨時代意義的,首先整個體系內代理不再需要囤貨壓貨所有產品均通過總倉發貨,每一筆銷售產生的利潤和下級代理的加入都會通過微信服務號模版消息以及短信通道進行提示,這相當於每一個大型的直銷團隊以及品牌方都擁有了一套先進的管理體系。

第一批使用三級分銷系統的商家是一些消費品電商的老闆,在我的個人記憶中第一個使用三級分銷的是安徽一家生產預包裝小海鮮的廠家,他們通過三級分銷系統迅速拓展了一批代理,見到了這個模式的我在大三的時候也照貓畫虎搞了一個屬於自己的三級分銷系統來賣水果。

而真正讓三級分銷進入主流人群視野的則是奢瑞小黑裙,這個號稱短道速滑運動員出身的老闆在偶然的機會下開始嘗試用黑色裙子作為載體,利用三級分銷作為工具開始了推廣黑色工裝裙文化。

由於不錯的設計感以及出色的造勢能力,使得小黑裙一上線就有了不錯的流水,這也讓小黑裙成為整個北京創投圈投的第一個三級分銷項目。

2015年8月獲得洪泰基金200萬元的天使投資。

2016年,它獲得A輪投資。

2017年1月5日,小黑裙得到騰訊眾創空間"雙百計劃"新一輪戰略融資。

2017年1月6日,就在小黑裙加入騰訊眾創空間“雙百計劃”的第二天,卻被騰訊意外封號了。由於之前沒有做任何微信生態外的入口布局,粉絲和代理商就像孩子找不到了媽媽。

而小黑裙微信事件則成為了微信官方對於三級分銷的口徑,為後續微信生態多級分銷判罰提供了風向標式的意義。

與小黑裙同期還有多個消費品品牌利用三級分銷模式低調成長至今,比如竹妃紙利用三級分銷到今天也成了一個2700萬粉絲的公眾號,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在幾分鐘內突破十萬閱讀數量,如果換算成廣告價值一年也可以破億級別的收入。

2015-2016年的小黑裙已經有了社交電商的影子,王思明一邊高調舉辦新品發布會,一邊下沉到各個城市開始進行區域的流量布局,開設分享會與交流會將一些微信群、朋友圈運營的的基礎玩法通過密閉培訓傳授給三四線城市渴望成功的女性。

把時間放到2019年的今天,高調舉辦大型會議增強品牌質感和信任背書+城市合夥人落地下沉+分銷系統+線下社群俱樂部整套組合拳仍然是非常清晰有效的打法。

有意思的事在微信公眾號被封殺之後,2017年1月8日王思明在公眾媒體上開始反思微信分銷模式紅利期已經結束,彼時遠在杭州的脈寶雲、雲集、環球捕手等社交電商公司才剛剛成立不到一年,距離剛剛拿到8.5億融資的貝店成立還有一年。

如果說王思明再堅持一點,把模式堅持下去,頂住輿論的壓力,持續去做平台型的服裝品牌輸出海量SKU,再不濟轉型去做服裝尾貨的分銷,那今天第一個去納斯達克敲鍾的真的不一定是雲集,王思明的起手牌比杭州的這批商家要好太多。

有時候抓風口的能力重要,但是能堅持並且耐得住寂寞才有可能見到最後的太陽。

現代社交電商的首都——杭州

時至今日杭州並沒有任何一款有名氣的社交軟體,但是卻是名副其實的社交電商之都。所以從這個點上可以看出社交電商的成功應該是電商的社交化而不是社交的電商化。

作為平台化的社交電商公司,重要的是通過平台化輸出海量SKU讓代理商們不再一個又一個發掘新的爆款和產品。通過代理平台,讓消費者和下級代理對於平台產生粘性,這樣代理在推爆款和爆款之間的勢能將不會丟失,反而又助推了平台的商譽,而好的商譽又會加強消費者的粘性和拓展代理的速度。結合當時那個年代我稱其為“微商正規化”。

那麽核心問題就變成了這個“海量SKU”上,誰可以把適合平台的優質供應商以及產品引入平台,並且把這一盤貨準確精確地堆放在每一個屬於它的地方是一個極其考驗火候的事情。得益於阿里巴巴早期的影響,整個杭州的電商人才梯隊健全的令人發指,招商、客服、平台運營、產品、技術、前端都會有豐富的人才供給。

類似北京西二旗的科技碼農,這些電商人才在杭州實習、成長、成家、立業,最後通過買房被杭州“捆綁”。

同時這一批社交電商平台的老闆也大都和阿里息息相關,環球捕手和雲集都是淘寶大賣家轉B2C最後走向了POP平台模式,而貝店(貝貝網)和粉象生活則直接是由阿里內部高P職員創業而來。

視野離開杭州,北京的京東、廣州的唯品會、上海的拚多多成了所在城市唯一的電商人才供給,再加上遠離產業帶,這也給這些城市新的電商項目的人才引進造成了極大的障礙。

社交電商模式歸結

除了自己身邊的朋友提供的信息,我把拿到了融資並且真正以公司形式在進行規模化發展的項目列舉了一下,就目前來看社交電商主要分為以上五種類型。

目前業績表現最好的就是禮包模式,禮包模式的核心精髓在於合理規避了由於單純拉人頭擴張團隊而產生的政策風險。需要成為一個分銷商之前就必須先要買一個會員禮包,由於會員禮包所產生較大的利潤可以及時反饋給上下遊的所有代理中,對於團隊裂變產生正向刺激。

但是採用禮包模式是非常容易觸犯政策風險,儘管做了很多風險隔離,但是這些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遭受各方面不小的壓力。

尤其是大公司在做內部孵化的時候,比如說京東享橙、小米有品、每日一淘往往都是既想有個好名聲,又想站著把錢賺了!

雲集、貝店、捕手的老闆賭上全部身家背水一戰,大廠的業務經理內部找點人就想把事做成這劇情不允許。同時由於是去中心化的電商模式,大廠孵化的平台除了有個比較好的名字外,各方面並不佔優勢。

而鎖粉模式認真探究其實就是之前三級分銷的閹割版,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甩甩寶寶。鎖粉模式用一句話解釋就是分享即盈利,分銷者把含有自己標簽的二維碼、鏈接等素材通過微信傳播,被轉發者一旦打開鏈接並且完成購買即確定雙方上下級關係,以後下級每次購買,上級就可以獲得收益,由於缺乏三次分銷的巨大利益促進,鎖粉模式設計者規定通過必須邀約多少人才可以獲得利潤分成,來幫助整個團隊快速擴大。

但是鎖粉模式社交價值的護城河壁壘較低,沒有給到平台碼人頭的機會,反向優化供應鏈的能力也較弱,項目整體容錯率較低,這也使得目前這種模式沒有破百億流水的平台誕生。

裂變模式的拚多多則是我認為最接近真實社交場景的社交電商,用絕對的價格優勢甚至以犧牲性能和質量為代價作為基礎,通過微信作為裂變平台開展業務。

由於早期拚多多平台上的產品在隻考慮價格的情況下是屬於自帶流量的產品,而為了獲得更低的價格則必須通過轉發好友完成,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局部正向增長,再加上騰訊戰略投資之後,微信生態對於拚多多表現出的寬容是其他電商平台不可想象的。

通過早期無底線的裂變增長,再加上融巨資之後開始瘋狂投放洗腦型品牌廣告。拚多多就這樣站穩了腳跟,流水迅速破幾千億。

總言之,裂變模式的核心是來得快去得也快,消費者和平台產生了交易流水並不代表著消費者和平台產生了粘性,後期需要大量的廣告和運營細節去做品牌形成新的入口。

社區團購模式則是2018年來一個小風口,通過基於LBS的業務形態挑選社區KOL——小區團長,以團長即作為流量的入口,也作為物流的履約末端,團長每賣出一筆訂單,即獲得10%左右的利潤分成。

在這個看似稍微有些笨重的電商模式下我們可以算筆账,在不考慮團長的情況下,一個城市的本地化團購公司40人(物流外包)可以覆蓋1200個團長,日流水超越100萬並不是什麽難事,按照便利店日均5000流水計算,等於40人的人效覆蓋了200家便利店流水。更性感的是團長是賣出去才分成,與200家便利店每月破百萬的剛性成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所以社區團購最亮點的便是團長這個節點,但是最脆弱的也是這個節點。大量的團長由於沒有受過專業化訓練,在履約的過程中遲到、售後不專業、物流不及時時有發生。再加上資本混戰時團長的忠誠度偏低,這使得整條賽道看起來非常混亂魚龍混雜。

另外社區團購過於依賴本地化運營,很多中心化的電商平台玩家入局的時候發現根本沒有分公司的區域管理能力,以及去中心化的私域流量管理能力。社區團購應該會在2019年底有個結果,誰能跑到最後或者這個行業會如何發展然我們拭目以待。

最後一個模式是目前在社交電商端我最喜歡的模式,便是不打底層交易,隻做上下級代理以及會員費分成的優惠分享型社交電商(淘客模式社交化)。

對於一個平台型電商公司來說從產品技術層面最繁重的其實屬於後端部分,即交易、支付等底層環節。淘客型社交電商等於把最重的交易環節以及供應鏈環節都放棄掉,前期踏踏實實做流量和拉新。

拿粉象生活舉例,他把淘寶、京東、唯品會、拚多多、網易嚴選等平台開放的優惠券api接口打通,再利用雲集、環球捕手一樣的禮包模式(會員費模式)快速堆砌起分銷團隊和會員團隊。等會員密度達到一定的數量和質量之後,再考慮逐步切換到自營模式。

Ps:這裡面必須要強調的是,在數年前由於淘客平台轉做自營,阿里曾封殺了很多大型引流平台蘑菇街、美麗說等,這也變相加快了這些導流平台轉做自營的腳步。

但考慮到流量越來越稀缺,我個人認為阿里有可能通過戰略投資等形式利益尋租這些社交淘客平台,就目前花生日記和粉象生活的高層表示暫時不考慮電商板塊的自營模式,可能也正是忌憚阿里的一種表現吧。

社交電商生態下的生態

中國的社交電商平台玩家越來越多,大家所面臨的問題、困難也都大抵相似。在規模性的需求下,越來越多的小生態開始形成。

在有移動互聯網以來,培訓行業總是最後一個出來“收割變現”的行業,從最早的微商、微博粉絲培訓、公眾號培訓、小程序培訓、區塊鏈培訓到今天杜子建的“抖商”培訓,一線城市的培訓師們總是換著項目變著法收割四五線的“土老闆”。

今天培訓類公司的的觸角終於伸到了社交電商領域。大浪淘沙,在這中間做的比較好的有借鑒意義的就是簡營,創始人三年前通過內容電商培訓完成基礎業務模型,後來通過悟空家作為成功案例,進入社交電商培訓領域,同時也託管很多項目的社交板塊的運營,目前在同很多腰部玩家合作。

而佛系推手團則是根據起創始人之前在每日一淘起盤時的不俗表現,目前在以顧問和整體解決方案的形式服務頭部商家,已知的是其本人為“小米有品”平台的顧問和操盤手。

大量代理商和分銷者的存在,使得企業的籌稅以及兼職員工工資發放成為了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頭部平台月傭金發放過兩億),這個時候工貓出現了。專門通過電子簽的形式幫助企業和代理商解決了傭金發放和稅務繳納問題,可以預見隨著分銷模式的平台越來越多,此類平台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

對於供應商而言,之前只要做好天貓、淘寶、京東基本上就可以完成比較好的線上布局,但是越來越多的分銷平台開始割裂頭部平台的流量,一個消費品品牌往往需要BD很多個渠道,這個時候杭州的眾多代運營公司以及商家聯盟就起到了比較大的作用。

這些“中間商”往往承接了和多個平台招商運營的深度對接以及人情世故的工作,對於品牌方而言雖然有人賺差價但在前期其實節約了很多成本。

對於很多即將要上馬的社交電商平台而言,囊中羞澀使得其往往沒有能力招大批的技術開發人員以及產品經理(很可能天使輪拿的錢還沒有10個技術一年的工資高),這個時候統一的低成本解決方案就顯得非常重要,就像之前所說的社交電商平台最重的還是在交易底層。

所以在商業模式驗證期我更推介採用類似有讚、微擎這樣的開放平台,再自主開發一套裂變系統或者在市面上購買成熟的社交裂變系統。這樣既可以保證交易的穩定,又可以保證業務模型和行銷方式可以按照預期進行。

社交電商背後的資本

早期社交裂變是一種沒有錢的小公司因為投不了廣告的而基於增長黑客的一套裂變邏輯。但是隨著頭部玩家逐步脫穎而出,還有模式的泛濫,單純單一業務模型已經很難誕生新的玩家,頭部玩家往往需要燒很多錢來完成業務流程的閉環以及自主生態的建立。

我把市面上拿到融資的120家部分社交電商公司整體數據做了一遍梳理,發現這些公司普遍拿的錢都不少!這也說明了拿自己血汗錢想出來搏殺出一片天的難度越來越大。

同時我們通過股權穿透爬取到他們背後的資方,這裡我們把單輪投資看作出牌一次,一個VC對一個公司投四輪看作出牌四次。

以下基金的名稱字體越大代表其出牌次數越多,但是要明確的是出牌次數多並不一定代表投資總額最大。如果你打算在社交電商領域募資,找下面字體大的應該問題不會太大。

社交電商下半場

雲集上市之後,所有玩家一夜之間都從店主“分享賺錢”的故事變成了會員“自用省錢”的故事。這也說明了代理商拉新的紅利已經逐漸消退。那麽社交電商的下半場有哪些機遇和機會呢?

本地生活版社交電商

最讓資本瘋狂的肯定是大賽道的大行業搭配一個行之有效的業務模式可以點燃所有人的興奮點。如果電商領域的社交化可以做得如此成功,那麽本地生活賽道10兆/年的賽道肯定蘊涵著巨大的機會!

在我個人的朋友圈內,目前有不低於五家正在瞄準微信生態內的社交版美團。換句話說就是:基於本地流量以及本地社交,大家通過吃吃喝喝來完成分銷和裂變。

但這之中有存在幾個很大的問題!首先本地生活版的社交電商一共有兩種業態:到店、到店+到家。

單純的到店社交電商業態,由於供給有極強的定位屬性「LBS」,要求消費者必須要到線下門市履約,但是通過社交裂變獲取產品的消費者往往距離履約門市很遠,多次不能履約之後將會失去對平台的興趣,如果是無差異化的搬運供給,則又同美團沒有任何區別。

而“到店+到家”模式的社交電商,則更多是希望打通已有線下門市的會員體系作為基礎流量,再通過線下會員裂變線上會員,最終反哺實體門市形成正向循環。但是會員費等模式本質上是對門市現金流做了切割,就現階段而言能夠跑通的人還沒有出現,以及門市的實體流量對於線上裂變是否真的有效仍然存在很大疑問。

社交模式的遷移

如果說用社交的模式賣貨有些審美疲勞,那麽把這套裂變流程以及業務邏輯遷移到其他領域是否有效呢?目前比較清晰的模式就是藍金融、中本卡管家用禮包模式圈前端流量,利用信用卡申請補貼來形成長尾收益。但是由於銀行卡部在給平台方結算傭金時存在著幾個月的账期以及結算時存在盜量扣量的行為,所以小玩家很容易造成資金鏈斷裂。

還有把貸款、保險等金融產品打包在一起的社交金融平台,由於金融是監管行業,社交型金融很容易造成巨大的社會風險,再加上之前已經有P2P、區塊鏈、貴金屬的惡性事件,行政部門的監管力度肯定會越來越強。

2018年底抖音和快手的短視頻和直播的電商威力越來越強,並且我們可以相信隨著5G的到來這種能力還會有質的改變!那麽現在社交電商是否可以從短視頻領域分到一杯羹?亦或者說由於現在社交電商還完全依賴微信紅利,隨著短視頻領域不斷壓縮微信的日活與時長,這些社交電商平台在微信地位發生威脅的時候,是否有改變宿主寄居的能力。

我們往往希望通過總結規則和模式來歸納眼前發生的事情,並且對將要發生的事情做出預判。社交電商發展到今天,讓很多人都覺得目前處在“紅利”期,我認為其實不然。所謂社交電商隻不是回歸到商業最核心的本質,即如何通過口碑和渠道將產品更快捷高效地傳遞到消費者手裡,提高消費者和產品的撮合效率。

今天有了環球捕手、雲集、貝店這樣的公司在資本和流量的雙重寒冬殺出一條血路,我相信未來還有更多的人可以脫引而出。我們不能一直用固定的眼光去審視現在正在成長的玩家,最起碼他們有勇氣下場拚搏。

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社交電商的規則會越來越簡單、激勵政策越會越來越清晰。只有那些真正傳遞價值、擁有使命感和願景的電商平台才可以走得更遠。最後祝願各位在做零售行業搬箱子的路上走的稍微輕鬆一點。

提示:“京微力小程序開發者大賽”是一個實戰檢驗自己商業模式的好機會,總獎金池300萬人民幣,提供20萬商家免費資源(300萬獎金後京東再增猛資源:小程序大賽可用20萬商家池),其中,大賽將在7月25日截止場景帶貨類參賽作品提交,8月8日截止行銷工具類參賽作品提交。歡迎參賽團隊和見實深聊你的作品和思路。

見識他人經驗,提高自己實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