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十億賭約之後,格力的下一個五年要怎麽走?

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董明珠與雷軍的十億賭約就要到期。兩位大佬之間誰勝誰負,答案很快就要揭曉。

從三季度披露的數據來看,董明珠贏面較大。格力電器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577.23億元,前三季度營收1486億元。而截至2018年9月30日,小米集團營收為1305億元。截至三季度,格力在營收上仍超過小米182億元。

不過,營收數字是相對靜態的,如果將時間線拉長來看,小米顯然成長速度更快。從2013年賭約至今,小米與格力的差距在5年內縮短了700億元。如今,兩家公司在營收規模上相差已經不大。而值得注意的是,格力是一家有著27年歷史的公司,小米則成立剛滿8年。

賭約勝負或許對董明珠而言已經沒那麽重要。作為格力電器掌舵者,下一步格力的營收增長空間在哪裡,新業務板塊能否成功恐怕才是當下董明珠最為關心的問題。

在今年8月份,

界面新聞記者曾獨家獲悉

,董明珠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對格力電器提出新目標——到2023年銷售目標為6000億元。

董明珠當時表示,“市場經濟下需要狼文化,在工作中,要隨時隨地記住搶佔二字,勇於爭取,如此才能適應變幻莫測的市場,為實現2023年6000億的目標開疆拓土,貢獻力量。”

格力電器在2017年實現營收1500億元,如果要實現2023年營收6000億的目標,意味著年均複合增長率要達到26%。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果僅從冷氣機市場規模來看,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標。有市場人士指出,國內冷氣機市場規模總體不到3000億元,即使格力全佔,也不到6000億元目標的一半。

中國冷氣機行業前三大品牌格力、美的和海爾,加起來佔整體冷氣機市場份額在70%,這三家企業在2017年的冷氣機業務營收分別為1234.1億元、953.5億元和287,4億元,共計2475億元。

據中怡康數據顯示,2018冷年,家電冷氣機市場零售量規模和零售額規模分別同比增長9.7%和12.8%,增速跑贏了整體家電市場。但業內預計,受房地產銷售低迷等因素,冷氣機行業將普遍進入弱周期。

截止目前,冷氣機業務仍舊是格力電器營收佔比最多的業務。2017年年報顯示,格力電器實現營收1500.20億元,其中冷氣機營收佔比為82.26%。在2018年半年報中,格力電器實現營收909.8億元,其中冷氣機營收為758.2億元,佔比83%。

這意味著僅靠冷氣機業務,無法實現年均複合增長率26%的目標,亦無法實現2023年營收6000億。

值得關注的或許是格力的新業務板塊。在年報中,格力電器稱重點布局冷氣機、高端設備、生活品類和通信設備四大板塊,除了芯片外,手機、機器人等智能硬體設備也在列。

但截至目前,這些新業務板塊的營收佔比還不足兩成,尚不具備格力在冷氣機業務上的巨大優勢。投資者有理由擔心,在這些新業務板塊,格力能否複製在冷氣機業務上的成功。尤其在手機、新能源汽車等業務上,董明珠的嘗試均算不上成功。

2015年3月,董明珠在中山大學博學大講堂首次對外宣稱格力手機量產,三年以來,格力手機銷量到底如何外界卻一直無從得知。雖然董明珠曾一度喊出,格力手機要超越華為、小米的口號,但是如今看來這個目標已經遙不可及了。

為增加手機銷量,格力還曾被曝出要求公司員工必須購買自家手機,近日還傳出格力要求供應商必須原價購買格力手機,才能拿到贏得貨款的消息。手機業務的慘淡狀況可見一斑。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則是一場更大的滑鐵盧。

2016年,董明珠曾看好新能源汽車行業,並希望借收購新能源汽車公司珠海銀隆涉足新能源汽車。不過這項收購被格力電器的中小股東們否決。在收購失敗後,董明珠仍然不斷力挺珠海銀隆,不僅以個人名義投資,還為珠海銀隆引入了萬達、京東等投資方。不過關於珠海銀隆的技術路線、公司實力一直存在巨大爭議,董明珠力挺珠海銀隆的行為在當時也被諸多新能源汽車業內人士評價為“看不懂”。

近日,董明珠接管的珠海銀隆公開宣布珠海銀隆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不法手段,侵佔公司資產,並向警察機構報案。魏銀倉隨後也作出回應,稱已經起訴董明珠。兩方公開決裂在外界看來,成為董明珠不懂新能源汽車,錯投珠海銀隆的最大證據。

芯片是董明珠近年重點強調的另一新業務,其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格力進軍芯片業務的決心。8月份,格力電器以10億元成立全資子公司——珠海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經營範圍為半導體、芯片業務。近日,格力電器還公告稱擬耗資30億元,參與投資安世集團,安世集團是世界一流的半導體標準器件供應商,其核心資產為安世半導體,是目前中國唯一有完整芯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的大型IDM(國際整合元件製造商)企業。

格力能否實現2023年營收6000億的目標,取決於格力布局的新業務能否成為冷氣機之外的新增長極。對任何公司來說,這都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