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用戶為何不待見“階梯套餐”

在不限量套餐後,階梯套餐或將成國內運營商資費調整的下一個發力方向。

中國移動日前宣布將先行在北京、上海、安徽、江西、河南、湖北、陝西7個省(市)公司試點階梯套餐方案,中國移動上海分公司上星期率先發布公告稱將推出階梯套餐。中國移動這個消息的發布,引起了業界、消費者和媒體的關注,但各界對此褒貶不一。

從行業趨勢來看,運營商推出階梯套餐基於以下兩點考慮。

一是響應監管部門的號召。此前工信部發文鼓勵電信運營商提速降費,為用戶提供“定製版”的階梯定價式資費方案,工信部還要求運營商2018年在部分地區試點推出至少1種方案,滿足部分用戶的消費需求。

二是應對市場競爭,挽留老用戶。從上海移動18元的新套餐來看,階梯定價意味著用戶使用流量將採用類似於水電的計費方式,用戶使用流量數與價格成反比。所以,階梯套餐有望降低整體的套餐價格,既可滿足政府部門提速降費的要求,又讓用戶消費變得簡單透明,一舉兩得。

但消費者似乎對運營商推階梯套餐並不買账。網上一邊倒的評論表明,許多用戶依舊認為運營商在設“套”,資費還是太貴。從服務用戶的範圍看,運營商推出的階梯套餐,主要針對“那些上網需求波動較大的用戶”,新套餐月費18元,包含80分鐘的全國主叫分鐘數、來電顯示,全國被叫免費。套餐之外的國內流量采取單價模式收費,根據用戶每月的使用量分為4段,價格最低可至5元/GB。換言之,這個新套餐就是為一些原有套餐資費不高,但可能會在月底流量超出的用戶準備,這類用戶對資費比較敏感,而原有套餐的規則是,超出套餐的流量、語音的單價收費都比較高。所以,鑒於以往用戶對資費套餐消費不明的抱怨,此次其對階梯套餐的不信任也在情理之中。

其實,無論是對“上”(政府)還是對“下”(用戶),此次運營商的階梯套餐都沒有走出原有的模式,其資費套餐策略依然一脈相承。如果反思運營商十多年來的移動資費套餐策略,不難發現,其中的“套路”防不勝防。在語音時代,作為新興服務,移動通信還是一個增量用戶的市場,運營商在資費套餐上大做文章,大部分用戶都是不明就裡、稀裡糊塗地消費。但隨著市場逐漸進入存量競爭時代,用戶越來越注重自己的消費權益,運營商的資費套餐策略被詬病也就無可厚非。不限量套餐引起“眾怒”,就是這一必然的最直觀反映。在許多用戶心中,運營商的“套餐”都是“套路”,所以,“失去民心”的運營商不管推什麽樣的套餐,在消費者看來,目的只有一個:運營商在“騙錢”。

這種不信任是十多年來,運營商資費套餐策略種下的“惡果”。因此,儘管這兩年運營商一直在降費——數據統計顯示,2014-2017的4年中,三大運營商流量資費均價分別為134.7元/GB、78.1元/GB、47.88元/GB、26元/GB,呈逐年大幅下降趨勢,近3年的降幅平均在40%的水準,但用戶卻一直在喊貴。

用戶不待見“階梯套餐”也在意料之中。特別是這兩年,三大運營商為爭奪用戶,大打流量資費價格戰。如今10元1GB的流量資費已是常見,按這個趨勢,甚至有可能出現1元1GB的流量資費情況。如果真是這樣,階梯套餐也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很明顯,如果一直賣“管道”,運營商的日子會一天比一天難過。有人說,“階梯套餐”是運營商為5G時代做準備,顯然還是一種傳統管道經營的思維。與其在資費套餐上玩花樣,不如在服務上大膽創新。

5G時代應用將會極大繁榮,運營商在這個時代不只是做一個“管道工”,更要成為應用內容服務的輸出者。AT&T已經在影片服務大膽嘗新,通過收購DirecTV及時代華納公司轉型為一個媒體服務商,如今AT&T從電視和媒體服務獲得的收入佔其總收入的比例越來越高;韓國的KDDI推出了“au 生活設計”服務,推動移動電話、固話、食品、日用品、電、保險、住房抵押貸款等業務快速發展,正朝著“生活設計公司”的角色轉換。

國內的三大運營商其實早已提出轉型目標,也在積極行動。比如中國移動成立了許多專業公司,探索應用服務的新模式。因此,不管是不限量套餐,還是階梯套餐,都是舊式思維的延續,希望國內的運營商創新的步子邁得再大一點。

文/通信世界全媒體總編 劉啟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