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辨證治療慢性胃炎,胃炎患者要適當調整飲食

首先辨別病症的寒熱虛實氣血的屬性。如胃脘冷痛,喜溫畏寒,為寒證;胃脘灼痛,喜食生冷,為熱證;胃痛久發,痛處喜按,神疲乏力,為虛證;病程較短,痛勢急迫而拒按,為實證;胃脘脹痛,攻竄脅背,為氣滯;胃痛如刺如割,固定不移,入夜痛甚,為血瘀。


1、肝胃不和:胃脘脹痛,攻竄不定,連及脅肋,噯氣痛減,情志不暢則加重,喜嘆息。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和胃。

方葯:柴胡疏肝散加減。炒柴胡5克,白芍15克,枳殼10克,香附10克,陳皮6克,延胡索10克,川楝子10克,甘草3克。氣鬱化火,口苦,苔黃,加黃連3克、吳茱萸1克;胃氣上逆,噯氣頻作,加代赭石(先煎)20克、刀豆殼10克;氣滯血瘀,舌有瘀斑,加莪術10克、五靈脂10克。

2、濕熱中阻:胃脘隱痛或灼痛,痞滿不適,口苦口黏,不思飲食,或噁心欲吐,頭困身重,大便不爽。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法:清熱化濕。

方葯:芩連平胃散加減。黃芩10克,黃連3克,蒼朮10克,厚樸6克,陳皮6克,薏苡仁15克,製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3克。噁心欲吐,加竹茹10克、蘆根15克;胃納不開,加冬瓜子15克、炒建曲15克;脘腹痞脹,加大腹皮10克、紫蘇梗10克;濕濁難化,加石菖蒲10克、草果6克。

3、脾胃虛弱:胃脘隱痛,綿綿不已,納谷不香,食後胃脘痞脹,倦怠乏力,大便易溏。舌體胖質淡或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益氣健脾。

方葯:六君子東加減。黨參15克,白朮10克,茯苓10克,製半夏10克,陳皮6克,木香6克,白芍15克,炙甘草3克。脾虛不運,食後飽脹,加炒谷芽20克、炒麥芽20克、炙雞內金10克;脾陽不振,胃痛喜溫喜按,加桂枝6克、乾薑5克;氣虛血瘀,久痛入絡,加丹參15克、檀香(後下)3克。

4、胃陰不足:胃脘隱痛,飢不欲食,口乾不欲飲,大便乾燥,手足心熱。舌紅少津或有裂紋、苔花剝或無苔,脈細數。

治法:養陰益胃。

方葯:益胃東加減。麥冬15克,玉竹15克,北沙參15克,生地黃15克,石斛15克,百合20克,白芍15克,綠萼梅6克,甘草3克。氣陰兩虛,加太子參15克、山藥15克;陰虛氣滯,胃痛連脅,加川楝子10克、佛手10克。

慢性胃炎患者要根據各自的病情,適當調整飲食。

1、腹脹:腹脹明顯的患者,如進食後有上腹飽脹、噯氣、食物不易下去的感覺者,宜少食多餐,且應避免進食易引起腹脹的食物,如芋頭、土豆、藕、地瓜等高澱粉類的食物。

2、胃酸偏多:胃酸偏多的胃炎患者不宜進食含糖及蛋白質過高的食物,更不宜進食過酸的食物。

3、胃酸偏低:胃酸偏低的胃炎患者,尤其是較重的萎縮性胃炎患者,宜多食瘦肉、禽肉、魚類、奶類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飲食,有時還在進餐時加少量食醋於食物中,幫助消化,促進食慾。

4、膽汁反流:膽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應特別注意禁酒戒煙,宜低脂肪飲食。

5、慢性胃炎急性發作或並發消化道出血:應根據病情暫時禁食或給以流質、半流質飲食,待癥狀改善後,再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本文作者微信yesjk642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