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上海養個孩子到初中要花80萬?看這份調查報告怎麽說

在上海,養育一個孩子到初中畢業的家庭總投入接近84萬;孩子在家做功課時間3小時效果最佳;補習班對英語和數學的成績影響最大;母親學歷越高孩子成績越容易出彩。

12月9日,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人口所發布了一份關於上海市中小學生成績變化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從性別、出生地分布、年齡等多個角度展示了上海中小學生從2012至2017年5年間的變化特徵。本次會議是上海社會科學院2019年第四季度成果系列發布首場,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宣傳部(院科研成果傳播辦公室)主辦。

“上海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一是學生成績的戶籍差異在縮小,本地生成績依然超過外地生,但各科平均成績的差距減少,尤其物理化學兩科,下降10分左右;二是學生成績的性別差距縮小。女生成績依然比男生成績好,但大部分各科平均成績的差距都有所下降;三是中心城區與遠郊區學生的平均成績差距縮小。孩子在家學習時間與各科平均成績的關係呈“倒U型”,2-2.5小時最佳。在校學習時長對數學和英語兩科的影響較大,對語文影響相對較小。”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了這份報告的部分結論。

2012年和2017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人口所開展了兩次上海中小學生學習情況調查,調查中在上海市中心城區、近郊和遠郊共抽取了7所學校,對其中21個小學班級(3-6年級)、24個初中班級(7-9年級)的全體同學進行了問卷調查。研究採用分層隨機抽樣獲得樣本,在上海市中心城區的靜安區、近郊的嘉定區和遠郊的青浦區三區範圍中,共抽取了7所學校。並在每個學校的七個年級段隨機抽取一個班級發放調查問卷。

本地生各科成績依然超過外地生,但差距有所縮小

與2011年相比,2016年上海本地生的各科平均成績依舊超過外地生,但外地生和本地生各科成績的差距有所減少。具體來看,語文成績的差距由1.94降到了0.49,數學成績的差距由6.94下降到1.71,英語成績的差距由9.66下降到5.66,物理成績的差距由19.23下降到8.78,化學成績的差距由20.22下降到11.71。其中,物理、化學兩科,本外地生成績的差距值下降幅度非常大,下降10分左右,數學和英語兩科,下降幅度也較大,下降5分左右,語文下降幅度較小,為1分左右。

女生依然比男生成績好,但成績差距縮小

2017年調查發現,在7個年級全部調查對象中,除了化學男女生成績幾乎沒有相差外,女生的各科平均成績都高於男生。其中,數學成績相差最小,為2.33分,英語成績相差最大,為6.78分。甚至在一般認為男生較為擅長的物理學科中,女生成績都比男生高出3.22分。

2016年男女生成績整體情況對比與2011年呈現出相似情況,即女生依然比男生成績好,但差距在縮小。男女生分數差距最大的科目仍然是英語,但英語、語文、化學三科男女生成績差距都在減少,甚至化學成績出現反超情況。具體來看,語文成績差值由4.25降到3.44,英語成績差值由7.62下降到6.78,化學成績由女生超過男生6.36分變為男生超過女生0.3分。數學和物理兩科,相比2011年,女生與男生差距拉大,分別超過2.33分和3.22分。

中心城區學校成績下降,遠郊區學校成績上升

2017年調查發現,靜安區中小學生的總平均成績及各科平均成績都領先於其他兩個區,其次是近郊嘉定區,最後是遠郊青浦區。青浦區學生總平均成績與靜安區相差達13分,各區教育水準不均衡,差異較大。

從學科來看,各校數學成績差異最大,其次是英語、化學、物理,語文成績差異最小。由此可見,各區各學校之間發展不平衡,各科成績也存在較大差異。

相比2011年,從整體來看,靜安區中小學生總平均成績依然是三區最高,其次是嘉定、青浦,但三區之間總平均成績差距縮小。2016年靜安區總平均成績、嘉定區總平均成績都出現下降情況,只有青浦區總平均成績則有大幅度上升。靜安區學生總平均成績下降幅度為2.29分,嘉定區學生總平均成績下降幅度為1.52分,青浦區上升10.44分。

在家學習時間延長

2016年中小學生“每天在家學習時間”平均為2.86小時/天,相比2011年,提升了0.33小時,課業負擔加重。

分年級來看,除了六年級在家學習時間減少了0.13小時外,其他各年級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令人比較吃驚的是三年級學生的平均每天在家學習時間,達到了2.88小時,比2011年的1.81小時提升了1小時,增長幅度最大。初中階段各個年級都上升了0.3小時以上,九年級在家學習時間將近4小時,中學生的課業負擔非常重。

從性別來看,2016年女生平均在家學習時長為2.99小時,男生平均在家學習時長為2.75小時,女生在家學習時長比男生長。調查還顯示在家學習時間長度與成績呈現倒U型,2-2.5小時成績最佳。

參加補習班的學生成績更好,數學和英語補習效果更明顯

從調查的所有中小學生來看,參加各科補習班的學生佔比遠沒有我們預想的那麽高,未參加各科補習班的學生佔比都在85%以上,說明大部分中小學生未參加課外補習班。參加語文補習班的佔比4.65%,參加數學補習班的佔比12.52%,參加英語補習班的佔比10.68%,可以看出參加數學補習班的學生最多,其次是英語,最後是語文,並且參加語文補習班的學生佔比遠低於數學和英語。說明中小學生的家長對語文的重視程度可能低於數學和英語,這也反映了中小學教育中對語文學科相對忽略的問題,也可能是學科自身特點影響了家長對補習班的選擇。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學習時長等對數學和英語的影響更大,而對語文的影響較小,所以對數學和英語補習可以收效更快,這也是家長更多選擇讓孩子上數學和英語補習班的原因之一。

參加補習班的學生的各科成績都高於未參加補習班的學生的成績。語文成績高出3分左右,數學成績高出9分左右,英語成績高出12分左右,說明補習對於數學和英語成績的提升效果較好,對語文成績的影響相對較弱。

周海旺和他的團隊還對課外培訓班投入費用做了調查,上海家長對孩子課外培訓投入非常大。

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子女成績越好

從整體來看,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子女的成績越好。文化程度均為“小學”的父母,子女總平均成績分別為68.52和67.60,不到70分,而文化程度為“大專及以上”父母,其子女總平均成績為81.68和82.87,均超過了80分。兩者相差超過了10分,說明父母文化程度對子女成績的影響較大。從各科來看,各科成績也隨著父母文化程度的提升而提升,與總體情況保持一致。此外,母親的受教育程度對孩子的影響也超過父親。

在今年7月-8月,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課題組還在靜安區和閔行區的14個街鎮進行了《少年兒童家庭公共服務情況調查問卷》的抽樣問卷調查。

報告顯示,靜安區從孩子出生到初中畢業平均每個家庭的總投入接近84萬元,其中教育投入超過51萬元。閔行區家長從孩子出生到初中畢業的平均經濟總投入共76.31萬元,其中教育投入52萬元。

無論總投入還是總教育投入,都明顯的呈現出收入越高投入越高的趨勢,但教育投入佔比卻幾乎一致。但更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低收入家庭投入更少的金額在孩子身上,但總投入和教育投入佔家庭總收入的比例卻是最高的。靜安區年收入在5-9萬元的家庭投入了大約一半的收入用於孩子身上,而年收入更低的5萬元以下的家庭在孩子身上的投入更是達到總收入的71.17%,其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就可以達到總收入的43.82%,低收入家庭的父母對孩子進行了更大幅度的投入,但總投入金額仍然低於高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在孩子整個成長過程中的負擔明顯重於高收入家庭。

在閔行區,30-39歲父母對孩子的投入上,教育投入佔總投入比例最高,為71.19%。50萬元及以上的最高收入家庭組,孩子的總投入達到了126.91萬元,是5萬元及以下家庭收入組的44.72萬元的2.84倍。但是從孩子總投入佔家庭收入的比重來看,5萬元以下組最高,達到了74.53%,也就是說,5萬元以下收入的家庭中,3/4的收入都用於孩子的教育,家庭其他方面可以支配的收入非常有限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