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學校課後託管,形式和品質何以“打了折扣”

9月18日,北京市發布了《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加強中小學生課後服務的指導意見(試行)》(一下簡稱《意見》)。

事實上,早在8月底,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就表示,9月份北京市將提供三點半後全覆蓋的課後服務。

政策已實施月余,藍鯨教育在走訪了幾所小學並詢問了多個家長、教師,深度探究後發現,北京課後三點半託管政策在具體落實中,存在著多方意見。

打了折的課後託管

事實上早在九月份正式下發檔案之前,大興區和海澱區就已經開始試點課後託管服務。最初是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形式,由義務教育學校為學生提供體育、文藝、科普等內容的課後託管服務,時間上每周至少3天,每天不低於1個小時。

而在隨後的金秋九月,北京的課後託管服務擬擴大到每周5天,每天2個小時,實現周一到周五課後託管服務全覆蓋,方便家長在下午5點半左右接孩子。

北京的校內託管班主張自願原則,且免費提供服務。但老師參與課後託管有相應的薪酬,由市區兩級財政共同補貼。至於託管班的內容,以體育、藝術、美育為主,老師也可以答疑,但不允許集體上課。

然而,在具體實施中,家長們卻存在多方意見。

“政策頒布是好事兒,而且家長也特別盼望頒布這個事兒,但是具體實施起來卻又有些不盡如人意。“一位家長向藍鯨教育表示。

北京市要求課後託管的內容與形式為“開展課外活動+提供課後託管服務”。而就目前來看,不少學校目前僅能提供託管。一位身處石景山的小學家長就向記者表示,學校提供的託管服務活動過於單一,老師們更多的是起到看管孩子的作用,因為政策上不允許講課,所以也談不上督促輔導作業。

託管的品質也在打折扣,一位看班的老師向藍鯨教育透露,“就我看班的情況來看,孩子在這兩個小時可以說是無所事事。一年級的小孩根本坐不住,恨不得在地上玩兒,不停地在跟你說話,維持紀律也不聽。高年級的小孩兒也一直在交頭接耳,真正能完成作業的少之又少。”

這與家長預想的課後託管服務大相徑庭。而某些一刀切的政策則又打消了不少家長的託管意願。

海澱區某所小學向家長征求意見,最初一個班40個學生,有32名學生的家長同意託管服務。而當老師把具體的細則發過來之後,最後沒一個人選擇託管服務了。家長們意向的轉變如此之大在於,學校征求意見時表明周一到周五必須將孩子託管到學校,不能請假,否則不能參加託管。

“我們班其實每個孩子一周都有一兩節課外班,學校這樣一刀切,那我們花了很多錢報的課外班怎麽辦?“一位海澱家長表示:“並且學校在調研的時候並未詳細征詢家長的意見,甚至連座談會也沒有。”

師資儲備不足vs家長需求多樣化

“時間太緊了”,一位房山的老師對藍鯨教育說:“我們當時差不多今天開會,下發了有關課後託管政策的檔案,明天需要把家長的初步意向統計出來,後天就開家長會說明情況,然後就迅速實施託管政策。根本沒有太多的準備時間。”

倉促上陣之下,不少託管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

一位教師向藍鯨教育解釋說,家長們對於託管服務其實存在認知偏差:“說白了,家長理解的這個課後輔導就是老師看著你寫作業。有老師在,為學生答疑解惑,督促學習。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抱著這樣的心態,既然有老師看管,那我可以晚接一會兒孩子,這樣還省事兒。這導致有一部分的家長自動放棄了對孩子的教育責任。”

但實際上,課後託管服務只是為那些雙職工且無力接送孩子的家庭提供託管服務。這種認知偏差其實也會讓託管服務未能真正服務到有需求的家庭。

家長們希望課後託管的“附加值”更高一些,然而學校目前的師資和儲備不足,不少老師表示,他們也是有心無力。

目前北京市的中小學校基本實行輪班製,每個老師都會承擔看管託管班的任務。“這其實增加了老師的額外工作量,老師有家庭,那勢必就會影響一部分老師的個人生活。”一位小學教師向藍鯨教育表示。這位老師以自己的情況為例解釋說,我們一般的需要七點半到校,六點就得起床,晚上五點半下班,中間不可能回家。基本在學校待十二個小時,回家還得備課,很辛苦。如果除了在託管之外再增加一些豐富的課外活動,教師的負擔更重,私人時間被壓縮,照顧不了家庭、孩子。

而在政策實施初期,很多細則都沒有完善,不少一刀切的政策也帶來了區域性問題。

房山區的小學教師解釋說:“這項政策其實更多的是面向城區雙職工的家庭的,但是像房山這樣多農村家庭的孩子,大多不存在雙職工父母無法接送的問題。且放學的時間要求是5:30,這對於城區的孩子來說沒有問題,但是農村大多沒有路燈,這又為孩子們的放學帶來了安全隱患。”

“三點半放學”問題由來已久

事實上,“三點半放學”問題由來已久。中小學放學時間普遍在三點半左右,而父母都是雙職工且無老人幫扶的情況下,接送孩子成了不小的問題。社會上因此催生的課後輔導班、託管班,牌照和安全等問題都難以保障。因而由學校和政府來承擔託管責任的呼聲越來越高。

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其中明確要建立健全課後服務制度,鼓勵各地各校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家長需求,探索實行彈性離校時間,提供豐富多樣的課後服務。

針對此,各省市陸續開展落實課後服務。在兩會的“部長通道”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目前已有25個省市下發通知制定政策措施以解決“下午三點半難題”。

然而在實施過程中,不只是北京市,不少省市也面臨著相似的問題。

針對課後託管服務,服務的供給方不應只是學校。在北京市的託管檔案中也指出,可引入具有一定資質和良好社會聲譽的社會力量參與課後服務。積極動員家長委員會、校外教育機構、社區、關工委、志願者團體、公益組織等方面的力量,聯合開展課後服務工作。

然而,目前政府的扶持力度還不足以支撐這樣的需求。南京市教育局副巡視員楊林國就曾對央視表示:我算過一筆账,平均7.2萬個學生到每一天,一個孩子市級專項就一塊錢,我們是沒辦法請到這樣的一些專業能力的人來參與這項工作的。

有不少學校探索出了“免費託管+個性服務”的路子,但是這也隨之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沒有交錢的孩子怎麽辦?會不會因此帶來利益輸送?

針對此,教育專家熊丙奇面對中國網的採訪時表示,治理“三點半”現象,需要完善經費保障機制推進學校管理改革,實施彈性離校。

而教育部長陳寶生也在公開場合表示,接下來一要總結成功的經驗加以推廣,二要和有關部門協商解決“三點半”難題涉及的相關政策問題。比如3點半到5點託管孩子了,老師的勞動時間加長了,負擔就加重了,相應成本怎麽分擔,相應的勞動法規怎麽調解。

而回到原點,家長們最大的希望依舊是能夠真正落實課後服務。一位家長呼籲:希望教育部能真正落實課後服務,要差異化去對待,不能一刀切,根據家長需求開展相應的服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