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十年@每一個奮鬥的你】看山望水寄鄉愁:重慶如何“宿”造鄉村未來?

圖為酉陽楠木灣巴渝民宿。 何蓬磊 攝

編者按:

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鬥者。也正是因為億萬奮鬥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奮鬥的你。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中新網重慶4月4日電 題:看山望水寄鄉愁:重慶如何“宿”造鄉村未來?

作者 張燕 黃維正

清明時節春漸暖。青山間,一幢幢小樓清新別致,一塊塊菜畦排列有序,三兩遊客漫步田間地頭。誰能想到,重慶彭水櫻桃村黃帝峽幾年前破舊的農家小院,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民宿,而這樣的“原鄉民宿”在重慶還有很多。

自2016年起,在城口亢谷、巫溪長紅村、彭水丹陽寨、酉陽楠木灣、開州楊柳池等地,10個鄉村民宿項目相繼建設,從渝東北到渝東南,一條新的鄉村振興“致富路”全面鋪開……這些民宿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巴渝民宿”。

連日來,記者走訪重慶多個區縣發現,隨著鄉村旅遊的蓬勃發展,這條“民宿興村”的新路子,讓重慶的鄉村老百姓嘗到了甜頭,更提高了對美好生活盼頭的信心。

創建產業標準體系 打造鄉村民宿IP

巫溪長紅村位於渝陝鄂三省市交界處,借助紅色旅遊的東風,近年來遊客絡繹不絕。備菜、整理房間、裝扮庭院……清明假期成群結隊的遊客,讓巫溪長紅村67歲的張尚香又忙碌起來。

張尚香是當地巴渝民宿“明達居”的老闆,早年在外打工,一年兩三萬的收入,除去開銷,幾無積蓄。聽聞在家門口就有賺錢的法子,還能修建新房,張尚香當起了村裡“帶頭吃螃蟹的人”。

圖為巫溪長紅村巴渝民宿經營者張尚香正整理客房床鋪。 黃維正 攝

“360平米左右的房子,加上院壩道路修建,需要100多萬元,光靠我們家自己來修,等於做白日夢。”張尚香盤算著。她說,自己能當上“老闆”,全靠政府的好政策和巴渝民宿的建設。通過經營餐飲、銷售農副土特產品,現在收入比以前翻了幾番。

記者在巫溪長紅村了解到,這裡的巴渝民宿由18棟沿山蜿蜒而建的紅頂石牆小樓組成,每棟樓都有自己的名字,取自民宿主人姓名和當地故事、風景。

建築為兩層帶閣樓形製,採用當地建築風格樣式。石砌牆體,就地取材;紅色金屬坡屋頂,象徵紅軍與紅葉;走馬轉角式陽台。保留了鄉村農宅的門前院壩、堂屋、灶台和極具地方特色的火塘(農戶做飯、熏製臘肉、取暖的火坑)。

巴渝民宿集團副總經理黃曉彬介紹,巴渝民宿定位上是鄉村民宿的旅居品牌,注重鄉村文化傳承,依托“巴山渝水”的自然人文資源,創建鄉村民宿產業的標準體系,形成巴渝地區鄉村傳統建築文化、農耕文化、地域文化和民宿文化的在地文化窗口,走特色化、差異化民宿發展之路,提供旅客鄉野生活與民風民俗體驗。

在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原重慶市國土資源與房管局)和重慶市地產集團的領導下,巴渝民宿集團有限公司圍繞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探索出了“以房聯營、以地入股、共建共享”方式,通過發揮國企“領頭羊”作用做好鄉村振興示範引領,帶動美麗鄉村建設“大市場”的發展。

以地入股+以房聯營 創新利益聯結機制

何謂以地入股?據介紹,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巴渝民宿集團共同組建區縣巴渝民宿公司,項目統一規劃核定總投資,集體經濟組織以存量建設用地作價和財政性配套基礎設施量化作價出資入股初始佔股20%,巴渝民宿集團貨幣出資承擔項目建設資金初始佔股80%,項目財務核算後雙方按實際的出資重新核定股權比例持有民宿公司股份,共享房屋產權。項目通過股權分紅實現雙方收益,通過扶貧保底分紅、就業帶動等形式實現村集體和貧困戶更多分享民宿發展收益。

圖為巫溪長紅村巴渝民宿。 巴渝民宿公司供圖

以房聯營則是在尊重農戶意願保障農戶自住的前提下,區縣民宿公司和農戶在規劃宅基地按照民宿標準改造新建住房,將滿足自用剩餘的住房用於民宿客房經營,按照統一服務標準、管理制度、經營模式實現以房聯營。民宿房屋新建費用由民宿公司和貧困戶共同承擔,雙方對聯營房屋共享產權,農戶初始產權比例20%。客房經營收益向貧困戶讓渡,房費收入分配聯營農戶佔80%,餐飲、農副土特產品收益全部歸於農戶。

在巴渝民宿建設中,一直秉承的發展理念是嚴守耕地和生態保護紅線,保持當地自身特色和歷史建築風貌,推動鄉村文化傳承。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巴渝特色民宿村落,實現“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既豐富鄉村旅遊產品供給,又要提升鄉村民宿品質,增強鄉土文化的生命力、吸收力。

文旅融合+網絡行銷 增強民宿市場競爭力

近年來,為了考察巴渝民宿項目選址,黃曉彬足跡遍布重慶各個區縣。在他看來,昔日很多貧困村,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人文資源,可以說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寶藏地”。

旅遊搞起來,服務怎麽跟上市場需求?記者了解到,針對聯營農戶在民宿經營能力、服務水準、市場意識方面的不足,在開業前期,民宿集團會同當地鄉鎮、人社部門組織農戶進行經營服務、餐飲基本技能的培訓;在試營業期間,民宿選派專人駐點對農戶和集體經濟組織人員著重在技能提升、主客互動、在地文化宣傳上精準指導,提升農戶在房屋產權所有者、民宿旅遊經營者、民宿服務勞動者三者融合生活。

“致富秘訣就是要學好技術,搞好服務。”城口亢谷唐太友一家通過參加政府組織的培訓,不僅學會客房的日常整理、餐飲技能,還學會了如何“吹牛”。經營民宿之餘,他還售賣起中藥材、菌類等土特產品,一年收入超過20萬元,比發展民宿前翻了兩倍多。旺季時,唐太友還會雇當地農民幫忙,既減輕了壓力,又為當地農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在“巴渝民宿”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以及微信小程序“巴渝民宿網絡平台”,多維度構築起“互聯網+民宿”推廣體系,讓遊客可提前感知到鄉村的“煙火氣”。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下一步巴渝民宿將聘請專業創意設計團隊,對客房和有意願的農戶進行房間改造提檔升級,以市場為導向,完善內部功能布局。協調統一室內裝修、家具與內部軟裝的色調和風格;配備智能門鎖、藍牙音響、充電、調控等智能化設施等,滿足多元化需求。

政府引導+社會參與 吸引工商資本下鄉

與大部分巴渝民宿合作方式略有不同,在巫溪紅池壩建成的僑城巴渝民宿采取的是“三方投資、四方合作”方式。這種方式由民宿集團、社會資本、地方平台公司三方現金出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土地、房屋等資源作價入股。在國資引導下,華僑城、北大資源等知名企業共同探索發展巴渝民宿,實現了項目投資主體多元化,地方政府對項目的出資增資渠道不斷拓寬,社會資方帶來的資金、商業思維模式及人力資源,為民宿項目帶來更大的市場和動力。昔日閑置低效的鄉村資源成為香餑餑,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富民強村趟出了新路徑。

圖為彭水黃帝峽巴渝民宿。 何蓬磊 攝

如今山裡人氣旺了,有“嗅覺靈敏”的當地群眾,也開始學習巴渝民宿的風格和模式開辦自家的民宿。

紅池壩九坪村支部書記陳林坦言,“巴渝民宿”擺脫了傳統農家樂單打獨鬥的老路子,發揮了“百花齊放才是春”的集群效應。目前,在九坪村僑城巴渝民宿的帶動下,由當地村集體牽頭,引入社會資本開發的“雲中築院”民宿群也迎來了自己發展的春天。

“鄉村旅遊升級,要讓遊客既能獲得返璞歸真的鄉村體驗,又能享受到現代化、個性化的服務。”重慶市地產集團副總經理文森認為,巴渝民宿項目發揮了國有資本先導作用,立足“資源配置、政策通道、協調保障”的農村工作定位,成功引領多家社會資本進入農村土地市場,共同推動鄉村建設、產業興旺、經濟繁榮。在巴渝民宿建設過程中,將各項政策支持、扶持項目與鄉村產業發展統籌聯動,將民宿發展與農村土地整治、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等項目有機結合,有效促進農村土地房屋的增值和農業產業鏈的延伸。

據統計,從2016年起,巴渝民宿集團陸續在重慶實施了10個扶貧類民宿項目。涉及幫扶10個村集體經濟組織、總投資20302萬元,建築總面積51744㎡,建設民宿120棟,經營房間920間。10個民宿自開業以來,累計接待遊客26.5萬人次,經營總收入1323.3萬元,聯營農戶經營年收入最高達20萬元。

“鄉村振興接棒脫貧攻堅,5年有效銜接是關鍵,這一助農惠農政策將延續保持5年。過去貧困戶在哪裡,巴渝民宿就在哪裡;現在是市場在哪裡,民宿就建在哪裡。”重慶巴渝民宿集團董事長黃清槐表示,如今農戶掌握經營本領,有了“造血”能力,下一步巴渝民宿集團要繼續優化調整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發揮國有企業引領作用,將鄉村振興作為主責主業,聚焦重慶主城1小時旅遊半徑,結合地方政府經濟、旅遊等發展規劃,最大限度發揮資源資金的聚集效應、規模效應和“拳頭”效應,從民宿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建設入手,發展市場化的巴渝民宿。

寄情巴山渝水,尋找鄉愁歸處。村裡的月光,如夢似幻,照亮了鄉愁,而一同被照亮的還有重慶鄉村振興這條“星光大道”。(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