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名醫談健康——詳解老年癲癇

「蔡大夫,他一個星期發作三四次,真讓人擔心死了。」不久前,在開封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三病區門診,李阿姨向神經內科專家、副主任醫師蔡姝萍訴說著自己對老伴兒的擔憂。

原來,李阿姨和老伴兒飯後散步,走著走著,老伴兒突然步伐加快,叫他也不答應,只是一個勁兒向前走,持續大概有5分鐘左右後,他又找個地方坐了下來。李阿姨慌忙追上老伴兒怎啦,老伴兒臉獃獃的,也不說話,又過了大約2分鐘,老伴兒才能正常說話,問他怎回事老伴兒卻說不知道。這種情況,最近一個星期都發生三四次了。

聽了李阿姨的介紹,蔡姝萍有詳細地位他的老伴兒進行檢查,確診李阿姨老伴兒是老年癲癇發作。安排他住院對症治療,病情穩定後出院。

在很多人印象中,癲癇發作都是「抽搐」不止,李阿姨老伴兒這種情況為什麼也是癲癇發作?

蔡姝萍說,癲癇發作是指腦神經元異常過度、同步化放電活動所造成的一過性臨床表現。它的特點就是突發突止、短暫一過性、自限性等(癲癇持續狀態患者除外)。其實,癲癇的臨床表現有多種多樣。可以說,人的大腦有多少種功能,它就有多少種表現形式,常見的可為感覺、運動、自主神經、意識、情感、記憶、認知及行為等多種形式的異常表現。李阿姨老伴兒的主要表現就是意識的水準下降。

老年人中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有:癡呆、卒中、癲癇。癡呆患者中癲癇的發病率為正常人群的10倍,卒中後癲癇的發生率為5-15%,不同卒中病因的癲癇的發生率不同。

老年患者癲癇其他常見的病因還有代謝性中毒、腦缺氧、腦外傷、感染、硬膜下血腫、中神經系統變性等因素,其中15%老年人癲癇病因不明。

老年患者的抗癲癇的治療,要與年輕人相區別。因為老年患者藥物吸收能力下降,通過胃腸道時間緩慢,因而吸收減少;老年人肝體積以及血流量減少,肝清除率下降,腎臟清排出毒物和藥物的能力也下降;老年人血清蛋白減少,遊離藥物濃度減少等會影響藥效的發揮。

老年人抗癲癇葯的選擇最理想的標準是:與其他藥物無相互作用,與其他抗癲癇藥物無相互作用,不需要逐漸加量,每日服用一次或兩次,最好不需要實驗室監測,不影響肝腎骨髓功能,對認知功能影響小,有利於精神生活等等。

但是,實際治療過程中,能滿足以上所有條件的藥物還沒有問世。因此,及時發現老年癲癇患者,及時到專業的要老機構就醫非常關鍵,專業的醫生會針對每個患者不嘔吐給你的癥狀選擇最有利於他康復的藥物。目前,開封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採取的個體化治療方案,已經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