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和孩子一起打怪過關:向國際教育轉軌的困惑與對策

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這曾經是一條四平八穩、沒有太多選擇的求學之路。現今,隨著民辦、私立、雙語、國際等零零總總不同標簽的學校出現,選擇多了,隨之而來的困惑也多了。筆者周圍越來越多的家庭不是在討論轉軌,就是走在轉軌的路上。

是什麽原因促使家長們決定讓孩子走國際化教育的道路?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01硬體(戶籍、學區房)

北上廣深漂,“漂族”的戶口、居所、社會關係常常會成為轉軌的被動原因以及主流原因。以上海為例,對很多家庭來說,一年二十來萬的國際化學校學費與總價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學區房相比,前者可能更容易承擔。即便有了學區房,也還有個“排位”問題。對於炙手可熱的學區房而言,通常是先滿足片區內的戶籍家庭,然後才會輪到持居住證的家庭,於是很多沒有戶籍但對孩子教育有更高要求的家庭就會直接選擇進國際化學校。

02為留學做準備

除了戶籍和學區房,還有些爹媽老早就認定,“我的娃兒以後要出國留學”,也就不會因為擇校或是轉軌百爪撓心。小青,85後,六歲的小寶直接丟進國際化學校,她與在投行工作的先生努力的目標也很純粹——為小朋友的留學之路打好家底。

03追求中西融合

還有一部分爹媽,期待國際教育帶給孩子們創造力、想象力、思辨力,同時又不想失去傳統教育給予的扎實基礎與嚴謹的學習思路,於是便東尋西覓“中西融合”。

04逃離公立

在公立學校,提分靠背靠刷題,孩子的個性被侵蝕;課余活動太少,孩子們運動太少;家長關係不到位,孩子容易被邊緣化;學校作業要家長監督,必須陪孩子做作業;班幹部制度不公平不透明;高考這樣的選拔體制太殘酷……這些統統可以歸納為“逃避公立學校所有的不好,追求國際學校所謂的好”,著實讓人無奈。

如果因為種種原因,確定要轉軌,那麽問題來了:轉軌時期什麽最重要?

語言關

但不等同於標化考試

先聊聊語言關。現實中大多數父母會認為:“要跟上新學校的節奏,最重要的是過語言關,語言關通過的標誌是TOEFL 110+……”於是,低年級孩子被送進各種外教語言班,高年級則選擇市面上公認“好”的語言培訓機構,更有甚者,直接以托福、SAT培訓作為改善語言的渠道。事實上,標化班的特點是通過記憶增加單詞量、通過刷題提高分數,與國際化學校的教學根本不在同一頻道。

Vivian,整個十年級泡在標化班裡,卻依舊不能改善校內課堂上與老師的互動。幾乎所有的老師都認為Vivian“過於安靜,需要在課堂上主動地參與討論”。父母這才意識到補習的方向有偏差——標化考試是必須的,但對走出目前的語言困境並無助益,當務之急是搞明白課堂上的內容,自修校內教材以增加有效詞匯量,跟上老師的節奏與邏輯,增強信心,敢於“說話”。

劃重點:清晰的自我表達,能理解西方人的喜怒哀樂

沒錯,在全英文的環境中,語言必須過關。而語言關通過的簡單標誌,筆者認為就是課上能積極參與討論,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課下社交活躍,能和外籍同學老師插科打諢,能明白為什他們會放聲大笑,為什麽他們會情緒低落……

語言關之外

父母陪伴更重要

在英文主導的環境中,大多數家長都把語言轉軌放在首位。語言誠然重要,但除了語言,還要關注什麽?

幼兒園以及小學低年級的孩子,無論是陌生的環境還是聽不懂的語言,只要有“遊戲”,就可以通過肢體、表情、喊叫等很快找到自己的玩伴,這也是最容易適應的群體。

Bella,二年級轉軌,參觀新學校時她表示很喜歡,稱學校像童話世界。面試時,老師與Bella做遊戲,雖然之前沒有額外學過英語,但這並沒有影響Bella和老師“玩”,這是一個完美的開端。Bella的媽媽在和她一起回憶參觀和面試時的美好場景時,也會順便告訴她:“你會有越來越多的朋友,你的朋友還會說不同的語言,要不了兩三個星期,你也會說同學的語言,同學也會學你的語言。”就是這樣的天天預熱,讓Bella在新環境的第一天就有了玩伴,回到家裡也會蹦噠出英語單詞,顯然語言並沒有阻礙她在學校的活動。

但是,“轉軌”也不是把孩子扔進魚塘,讓他們“自由”那麽簡單。三年級以上的兒童,對熟悉的環境、同學、老師,有相當的依戀感。此時再轉軌,家長們就不要只顧著強調語言的重要性,而忽略孩子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了。

Calvin,小四升小五時從普通班轉入雙語班,只是一所學校裡不同的兩個班。當爸爸媽媽提出轉班時,Calvin的反應是:“啊,那就不能和李奧、張穎、顧曉陽他們在一起了,英語老師也不是Candy老師。”儘管爸爸媽媽努力說服他:“你們還在一個學校,只是到隔壁的班裡,還是可以在一起玩,而且你還可以在新的班裡交到更多的朋友。”

四年級的小朋友與父母沒有什麽對抗能力,沒有經驗的父母也就這樣將孩子放進了雙語班。開學兩周後粗心的爸媽從接送孩子的老人那裡得知“孩子不愉快”,原本愛笑的Calvin變得不愛說話。在一次聊天中,孩子問:“爸爸媽媽,如果適應了雙語班,我是不是可以回到原來的班級?”爸媽原以為孩子是因為30%的純外教課完全聽不懂而沮喪,直到聽到孩子這樣的訴求才恍然大悟:原來缺乏情緒的疏導與安撫才是不愉快的根源!

接下來的每一天,爸爸媽媽除了幫助孩子複習外教課程,更多的是和孩子聊天,聊新同學、新老師、新活動,每周與老師溝通孩子的情緒狀況。在學校,老師也經常邀請他一起參與活動,參與討論。一個月之後,孩子的小話匣子功能終於恢復了。

即便如此,到學期中的時候,Calvin又一次問爸爸媽媽:“我現在已經很適應雙語班了,下學期可以回原來的班級嗎?”由此可見,孩子的潛意識裡還沒有完全進入新的軌道,精神安撫還得繼續。爸爸媽媽老師就這樣關注鼓勵表揚,一學期之後Calvin順利地留在雙語班,老師的評語也從之前的“安靜”變成了“班級的核心”。

一年後當Calvin再一次從雙語學校轉入國際學校的時候,父母吸取之前的教訓,語言和精神食糧兩手抓。一對一外教陪玩來改善口語聽力,不講教材,就是和孩子聊天、玩耍,短時間裡快速提升聽力與口語。

三個月的時間裡,Calvin和老師一起做飯,一起跳舞,一起踢球,一起吃麥當勞,一起逛超市,一起看iPad,一起讀書,一起討論國際學校的學習風;父母每天與孩子聊天,陪他一起上下學,雖然學校到家只需要步行五分鐘,但就是在這樣短短的一條路上一起跳、一起跑、一起笑、一起說、一起猜測未來學校的生活,幫他緩解了轉軌的緊張情緒。

劃重點:陪伴孩子一起打怪過關

幼童和低齡兒童轉軌前的精神寬慰是不可或缺,他們的擔憂是失去熟悉的環境、要好的玩伴,父母應該提前知會,慢慢滲透“小朋友在新環境裡會遇到很多與以前不同的同學、老師,他們都是你的新朋友”;爸爸媽媽糧草先行的情緒引導為小朋友提供足夠的安全感,幫助小朋友面對、認識、接納“離開熟悉,進入暫時性缺友”狀態。

社會活動、批判性思維會成為難點

9年級以上的青少年轉軌,同樣需要父母的心理建設。陌生環境的適應不是太難,而語言的過渡、社會活動、思維邏輯會成為難點。

Jessie,9升10通過中考考入滬上某知名國際化學校就讀IB課程。新學期伊始,大量的社會活動撲面而來,攝影、歌劇、志願者,Jessie一頭霧水,父母忐忑不安,擔心“耽誤功課,以前學的知識都要忘記”。

好不容易捱過活動適應期,又發現雖然有一些作業,可是老師既不督促也沒有跟蹤式的檢查批改。父母們內心又泛起漣漪:老師怎麽不檢查作業?怎麽能確保孩子都做了?怎麽這麽沒有責任心?終於開家長會了,老師提出“孩子在課堂太安靜,要多互動”,家長又一次陷入疑惑。

孩子轉軌,首先爹媽要換腦筋,而換腦筋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在新環境中缺什麽。社會活動與批判性思維的提升要靠積累,閱讀就是很好的途徑。閱讀習慣的養成大有裨益,要確保持續閱讀原版英文書籍、雜誌、報紙,隻讀感興趣的內容,不必隨大流去讀自己並不喜歡的刊物。

劃重點:控制焦慮不要傳染給孩子

轉軌之中,父母角色和觀念的轉變至關重要。公立轉國際,餵食教育變為尋食教育,主導教學變為引導教學,任務完成靠老師監督變為靠學生自覺,一系列的變化,父母會感覺到“老師不教課,孩子無作業,考試都是C”,這其中就需要家長保持耐心,正確看待學生如何完成作業,和孩子一起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

孩子的教育成長是“長跑”,轉軌中,家長不焦慮,孩子的問題才會迎刃而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