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婦患卵巢腫瘤,上演現實版「生門」:保大還是保小?

廣州醫生妙手回春,最終母子平安

金羊網訊 記者符暢、通訊員周密、易靈敏報導:「我們醫院一年接生2萬多名新生兒,從來沒有哪個孩子能這樣牽動我們的心。」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腫瘤婦科主任石琨感嘆道。7月9日,伴隨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個重達6斤1兩的男嬰呱呱墜地,外觀一切正常!直到這時,石琨和其他醫護人員才終於稍稍鬆了口氣。

原來,孩子的媽媽在孕期被確診卵巢腫瘤,「狗血」劇情在現實中上演,家人和醫生面臨著「二選一」的難題:保大還是保小?經歷了長達幾個月的漫長煎熬,最終,經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腫瘤婦科和產科醫護團隊精心治療,母子平安。

35歲孕媽產檢查出卵巢實性腫物

35歲的歐陽女士,去年終於懷上了第一個孩子。但是,在初嘗為人母的喜悅不久,懷孕約7周的歐陽女士經產檢超音波,發現妊娠合併左側卵巢實性腫物。

「如果只是囊性包塊,可以考慮是良性的,等到妊娠中期再觀察,或是等到孕18周,包塊自然消失。但實性包塊基本可以判定是腫瘤了。」石琨說。經過短暫觀察,腫物逐步增大,且腫瘤標誌物CA125高達692U/L,高於正常值近20倍;CA199也高達170.68U/ml(正常值應小於35U/ml)。

於是,擁有豐富臨床經驗的石琨馬上在心中拉響了警鈴:有惡性腫瘤可能!於是,她建議歐陽女士立即進行手術治療。

保大還是保小?家屬醫生均陷入兩難境地

據石琨介紹,妊娠合併卵巢惡性腫瘤臨床極其罕見,發生率僅為0.032-0.11/1000次妊娠,佔妊娠合幵卵巢腫瘤2-5%。如何權衡手術、母兒風險,成為了術前醫生考慮最多的問題。

醫生和家屬陷入了兩難境地:如果放棄胎兒,行腫瘤全面分期手術,也就是將患者的全子宮、雙側附件、大網膜、淋巴結全部切除,可以大大提高母親的治療預後,但這樣一來,也同時喪失了生育功能,歐陽女士這輩子就失去了做母親的機會;如果保留胎兒,隻開展部分切除、術後化療,腫瘤一旦擴散,會危及母親生命,同時也增加了流產風險和胎兒發育異常的可能性。

電視劇中「保大人還是保小孩」的「狗血」劇情,在醫生和患者本人及家屬前期的溝通中反覆上演。作為一名高齡孕婦,歐陽女士也強烈地表達了想保孩子的決心。

最終,依照患者及其家屬的需求,石琨和醫生團隊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大人和孩子,兩個都要保!

最終方案:切除病灶加化療

於是,在對胎兒進行NT檢查(早期唐氏篩查的診斷依據之一),排除胎兒畸形的可能性後,去年12月底,石琨主任及其手術麻醉團隊為孕期12周+的歐陽女士實施了剖腹探查術。

果然!術中的快速病理證實了術前的判斷,歐陽女士為雙側卵巢粘液性囊腺癌Ic期。「這是很糟糕的情況。如果患者只是單側卵巢有腫物,切除後還是可以取卵,有生孩子的機會。但患者雙側卵巢都有,肉眼看已經沒有健康的組織了,只能全部切掉。」石琨說。

考慮到大手術創傷太大,醫生在術中隻切除了病灶,即雙側卵巢輸卵管和闌尾,保留了歐陽女士的子宮和胎兒,並在孕16周至孕33周期間,對歐陽女士進行了5個療程的化療。

石琨表示,為了減少對腹中胎兒的影響,化療過程中選用的是副作用較小的化療藥物。同時,因切除了卵巢附件,為確保繼續妊娠,在產科團隊的配合下,為孕婦注射黃體酮孕激素。術後再次隨訪歐陽女士的腫瘤標誌物,已經降到了正常水準。而胎兒也在醫生的精心護理下,一天天長大了。

7月9日,這個在媽媽肚子裡孕育了40多周的小生命,終於降臨世界,除了輕微的黃疸,其他一切正常。石琨說,等到產後42天,還會對歐陽女士進行第二次探查,如果未切除的大網膜、淋巴結沒有發現轉移灶,那麼可判定為基本痊癒,只需定期隨訪即可。

提心弔膽了幾個月,歐陽女士終於如釋重負,她在微信上對醫護人員表達了由衷的感謝:「感恩一路走來有你們的陪伴,有你們這充滿愛的醫療團隊……」

卵巢癌五年生存率僅20%-30%,建議一年做一次婦科體檢

歐陽女士的堅定,拯救了肚子裡的小生命,而她也要感謝這個小生命,才能在產檢的時候及時發現這顆惡性腫瘤。

石琨介紹,卵巢的胚胎髮育、組織解剖及內分泌功能較複雜,卵巢腫瘤可能是良性或惡性。良性腫瘤一般無癥狀,除非出現併發症;而惡性腫瘤臨床早期也無癥狀,即使到了晚期,癥狀也常常沒有特異性(腹水、消瘦、貧血等惡病質),因此要鑒別其良惡性相當困難。

「大多數卵巢癌在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三期了,致死率很高。目前卵巢癌致死率佔各類婦科腫瘤首位,五年生存率僅20%-30%。」石琨說。

她建議,對待卵巢腫瘤重點在於早期發現,及時排除惡性,因此成年女性最好一年做一次超音波檢查;同時,應重視較久的卵巢功能障礙、長期不明原因的消化道或泌尿道癥狀、幼女卵巢增大、以及原疑為卵巢腫瘤的迅速增大、固定、變硬等可疑病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