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端午已到,您是否還記得,兒時的味道?

媽媽的粽子,艾草的清香,那些美好的記憶。

清風吹拂,百花盛放,芳香四溢。

鼻尖尋的,卻是那一抹淡淡的粽香。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

有吃粽子、龍舟競渡、喝雄黃酒等風俗,

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坊間時代流傳著它的身世傳說···

紀念屈原說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為什麼不能互祝快樂

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的節日,這天伍子胥被投錢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羅江。五月初五是個悲壯的日子,是祭祀的日子,所以不能互祝快樂,說祝福的話可以用「祥瑞和安康」等字句。

端午節的風俗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如何健康地吃粽子你知道嗎?

吃粽子是現如今端午節最普遍的民俗,從養生學角度看,粽子也是葯膳的一種。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

北方大多用蘆葦葉,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

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濕、和胃寧神。

然而,粽子清香糯滑,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質,含過多的脂肪、鹽、糖。

瀋陽腦康中醫院溫馨提示:所以,粽子美味卻不宜多食,胃腸不好的人群建議少吃粽子。此外,吃粽子的同時,搭配蔬菜、水果可幫助腸、胃蠕動,對吃粽子引起的腸胃道消化不良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