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電視劇裡皇帝都自稱“朕”,其實是錯誤的…

公元前221年,秦朝滅掉了六國,統一了全國。

大臣們聚在一起,認為這是有史以來中國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件大事,嬴政的功勞前無古人,那些曾經流行的稱謂,都不足以讚美他“奮六世之餘烈”,統一寰宇的功業,怎麽辦?只好想辦法重新創造一個新詞來讚美歌頌。

大臣們提出了很多稱謂備選,經嬴政裁定,采取了古代三皇五帝中“皇”與“帝”兩個字,合起來稱之為“皇帝”。“皇”乃“大”的意思,而“帝”則是“王天下之號”。

從此以後,“大王之號”的“皇帝”這個詞匯,便被歷代朝廷所沿用,整整持續了兩千多年。

“皇帝”既是他人對帝王的敬稱,那便還應該有個獨一無二的自稱。

秦朝建立以前,第一人稱代詞除了“朕”之外,還有余(予) 、我、吾、卬、台等等。那麽秦始皇為何偏偏選用了“朕”這個字呢?

從當時出現頻率較高的幾個第一人稱代詞來看,“余(予)”作為自稱表示謙卑的意義,“我”是較為尋常的自我通稱,不具備特別的詞義色彩。而“朕”,原本是一種貴賤並用的自稱,如同“我”、“余”等等一樣。

《爾雅》中有“朕,身也。”的說法,郭璞注曰:“上古貴賤皆自稱朕。”也就是說,凡是有身體的活人,都可以用“朕”來自稱。

不過,先秦時期,“朕”的使用頻率持續下降,在戰國後期的口語中已經不常見了。所以,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命令群臣議論尊號時,李斯等人建議“天子自稱曰朕”,硬生生的把貴賤都能自稱的一個“朕”字,讓皇帝一個人私有化,一來顯得古雅、鄭重,又避免了一些避諱上的麻煩。

不過,雖然規定了“朕”字歸自己所有,但秦始皇並不會成天把這個字掛在嘴上,而是只會在天子文書中或是正式場合看到這個特殊自稱,換句話說,“朕”是書面語,而口頭上,嬴政還是喜歡把自己稱為“吾”。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為秦始皇求長生不老藥的方士盧生等人逃亡後,秦始皇大怒,曰:

“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今聞韓眾去不報,徐市等費以巨萬計,終不得藥,徒奸利相告日聞。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

在這裡,秦始皇自稱為“吾”、“我”,並不自稱“朕”。

同樣,漢承秦製,漢朝的皇帝稱呼自己也很隨意。

《史記·封禪書》載,漢高祖劉邦問群臣:“吾聞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

眾人不能回答。

漢高祖曰:

“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

但在重要的場合皇帝還是自稱“朕”的,比如:《史記·孝文本紀》載漢文帝即位詔書曰:

“間者諸呂用事擅權,謀為大逆,欲以危劉氏宗廟,賴將相列侯宗室大臣誅之,皆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酺五日。”

魏晉南北朝時期:用“吾”的情況就更多了。

進入三國時期,乃至此後的兩晉南北朝時期,皇帝自稱“吾”的情況比秦漢時期更為增多。具體表現,一是皇帝在口語中自稱“吾”的例子更加常見,二是某些皇帝在詔書、敕令中也自稱“吾”而不自稱“朕”。

如《三國志·先主傳》載,劉備遺詔敕太子劉禪:

“朕初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

同時,對在身邊的魯王劉永說:

“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但曹丕就比較皮了。他不按漢朝的牌理出牌,不但在口頭語裡面自稱“吾”,在有些詔書裡也自稱“吾”而不自稱“朕”。

《三國志·文帝紀》注引《魏書》載曹丕《癸酉詔》曰:

“昔太山之哭者,以為苛政甚於猛虎,吾備儒者之風,服聖人之遺教,豈可以目玩其辭,行違其誡者哉?廣議輕刑,以惠百姓。”

不過,唐朝的皇帝就比較自戀一些,為了把自己與一般百姓區分開來,他們正式用上了“朕”這個稱呼——不但在正式書面文件中自稱“朕”,而且口語裡面自稱“朕”的情況也十分普遍。

唐朝皇帝開了這個口子,後世的皇帝也不好收回,於是,“朕”這個字越來越常見於天子口頭,特別是清朝皇帝,每天不“朕”個幾十次,都怕別人忘了他們尊貴的身份,這反映了清朝皇權達到巔峰,再也沒人能夠挑戰皇權了。

最後總結一下:中國的皇帝實際上在大多數時間是不自稱朕的,因此除了清宮劇裡皇帝自稱朕之外,大多數電視劇拍的並不符合史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