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民國時農家少年三年中考落榜 因怕父親責備憤而自殺 引發社會關注

升學考試,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場考驗,考上的自然高興, 落榜的總是心中悔恨自己的失敗。心理本就難過,如果旁人再進行過多的指責、批評,在徒增考生壓力的情況下,便可能釀成悲劇的發生。通常我們對於落榜,多關注於中考、高考,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講的是發生在民國時期的一起小學投考中學落榜後憤而自殺的事件。

1947年8月,綏遠米倉縣新隆鎮國立小學的學生俞有德,儘管早在1945年便已經從小學畢業,但兩年來因為綏西中學學校數量太少,招生人數不足,報考學生過多,俞有德兩次報考都沒能被中學錄取。

1947年7月,新的一屆陝壩中學招生考試又將如期舉行,已經16歲的俞有德從米倉出發前往參加考試。臨行前,俞有德的父親面色頗為嚴厲的對他說:“今年如果再考不上,就不要回來了。”他原本是想用這樣的方法督促兒子能夠一舉考中。

但現實問題是,俞有德已經從小學畢業兩年了,又是一名農家子弟,平時在家大多數的時間都是要幫助家裡忙農活,並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進行複習,所以其實備考的情況並不算太好。

俞有德聽了父親的要求後,騎上一隻小毛驢,駝上了米,帶了一些路費,便從米倉來到了陝壩。

因為父親臨行前的嚴詞要求,本來備考就不夠充分的俞有德一走進考場便已經緊張得滿頭大汗。再一看試卷,好多知識點自己並沒能完全掌握,就更加的心亂如麻。在這樣的情況下,最終的結果便是俞有德再次名落孫山。

得知自己考試成績後的俞有德,原本想就此回家安心務農。但想到臨行前父親嚴厲的話語,家裡人希望他能考上中學以後出人頭地的期望,心中悲憤憂愁,一時間不能自已。考試結束後,也沒有馬上回家,而是在陝壩漫無目的的四處逗留,一邊思考自己未來該何去何從,一邊尋找自己能夠謀生的手段。

7月22日下午,俞有德一個人走到了陝壩南郊的樹林裡放毛驢吃草,原本準備自己安靜地想一想該回家如何向父親低頭認錯,說明自己再次落榜的原因,爭取家人的原諒。但沒想到的是,俞有德反而越想心中越覺得對不起家人。想到父親頂著烈日在地裡勞作供自己讀書,自己卻辜負了家人的寄托,覺得自己實在對不起父母,無顏面對三年連續的考試失利,一時間覺得自己活在世界上簡直多餘。

俞有德最終走到一棵樹前,用栓毛驢的繩索掛在樹上上吊自殺了。

俞有德死後,在他的布袋裡還有一升沒有吃完的大米,身上還有父親給他考試,一直捨不得花的五萬法幣鈔票。

1947年8月7日《大公報》上以“是誰之過”為題將這一事件進行了披露,一經刊登,引發了當時社會的廣泛討論。人們在紛紛歎息花季少年早逝的同時,也認為臨行前父親給俞有德施加的壓力間接導致了這場悲劇的發生。

在當時尚處於農業社會的中國,在綏遠這樣相對貧窮的地區,家裡能夠出一名中學生便相當於家裡出了一名知識分子,他也就從此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身份。對於一直處於社會最底層的中國農村家庭來說,這樣望子成龍的期盼尤為強烈。但這樣希望通過讀書改變自己身份,甚至帶動整個家族從此開始改變往往因為期望太高,最終的結果令人唏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