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里斥資布局“三通”,疫情期間業績不如順豐,原因何在?

作者 | 花朵財經

ID| F-Finance

||

只要你還在網購,就必然會接觸到一個行業——快遞。

每一個快遞小哥的背後,都有一個物流行業的巨頭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非常時期苦苦支撐。

1

阿里入股“三通”布局物流 最新業績卻不如順豐

2019年3月11日,阿里系已經完成自己在快遞行業的布局。通過收購申通快遞的股份,阿里對國內快遞行業著名的“三通”——圓通、中通和申通完成入股。

資料顯示,2018年5月,阿里巴巴攜手菜鳥網絡向中通快遞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而早在2015年,阿里巴巴聯手雲鋒基金,對圓通快遞進行了戰略投資。

近日,阿里系旗下的“三通”和同在A股上市的順豐,在幾乎同一時間發布自己1月份考試成績:未經審計的業績快報和經營快報。

數據顯示,順豐控股一枝獨秀,在業績上打敗三通一達,業務量同比上漲40.45%,營收同比上漲10.64%。但是單票收入降低為19.7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成。

和順豐相比,其他快遞上市公司的業績就顯得十分慘淡。

申通快遞在2020年1月份,快遞服務業務收入13.25億元,同比減少23.23%;

完成業務量4.01億票,同比減少21.45%;快遞服務單票收入3.30元,同比減少2.37%。

圓通快遞產品收入17.23億元,同比下降23.67%;業務完成量5.85億票,同比下降10.68%;快遞產品單票收入2.94元,同比下降14.54%。

韻達快遞服務業務收入18.11億元,同比下降22.9%。完成業務量6.33億票,同比下降3.95%。快遞產品單票收入2.86元,同比下降19.66%。

申通、圓通、韻達三大快遞公司公布的1月份業務量都下降明顯,2月份的業務量和收入也並不樂觀。行業專家稱,受到傳統春節假期和疫情的影響,2月份快遞量還會繼續下降,低於預期。

2

快遞行業業績走勢分化,原因是什麽?

究竟是什麽因素,讓除順豐外的幾家快遞行業巨頭業績下滑?

花朵財經發現,主要是長期因素和短期因素造成業績下滑。

短期因素,我們都清楚,國家郵政局的統計數據給出到了答案:疫情和春節。

受春節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因素影響,今年1月郵政行業同比增速下降。1月份,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完成747.5億元,同比下降12.4%;業務總量完成1081.6億元,同比下降8.6%。

1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37.8億件,同比下降16.4%;業務收入完成500.5億元,同比下降16.1%。其中,同城業務量完成6.7億件,同比下降27.1%;異地業務量完成30億件,同比下降14.4%;國際/港澳台業務量完成1.1億件,同比增長12.3%。

郵政局的數據看似繁瑣,實際上揭示兩個快遞行業的邏輯:第一,春節這個周期性因素,時刻都在影響快遞行業產業鏈,對貨物的收付都有短期影響,各個快遞企業準備也十分充分;第二,疫情成為整個快遞行業的“黑天鵝”事件,造成加長版的春節假期,為快遞企業轉運貨物增加了困難。

▲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

造成三家企業業績下滑的長期因素,申通2019年未經審計的業績快報也給出了答案:

主要是因為本期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公司為維持網絡穩定、提升市場份額,加大了市場政策力度;

另外,公司本年度加大了市場拓展力度、加強了省區管理及總部精細化管理,導致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研發費用增幅較大,從而使得公司利潤實現情況同比出現下降。

申通表達的意思,是競爭激烈和精細化管理,是造成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快遞行業的激烈價格戰,從沒有一天停止過。

就在最近,大中小物流企業還紛紛加入戰團,搶佔供應鏈。

2月17日,順豐快運取消10元/票的資源調節費;

2月18日中通快運對全網轉運站費(轉運費+操作費)按原價7折進行收取。

此外,中型物流企業壹米給出省內轉運站費7折、省際6折的巨大優惠;安能物流全國轉運站費按照分撥基準實現7折優惠……

這意味著,眾多物流企業已經耐不住疫情造成的短期衝擊,採用降價的方式,促進前端加盟網點積極攬貨,加快推動復工進展的同時,也提供複產率。總之,砸錢招商,急速激活物流產業鏈。降價的優惠方式。

至於在精細化管理方面,申通相對於順豐,要補的課更多。

前文我們提到,快遞行業一個特別重要的數據,就是單票收入。這個數據代表的,是快遞公司每完成一件快遞投送,為公司帶來的營收。單票收入高,意味著公司的面對的客戶相對高端,客單價更高,更容易產生價值;反之,眾多的走量客戶,帶來的只能是“薄利多銷”。

回憶一下剛才的數據,1月份,順豐的單票收入雖然下降21.23%,但仍舊達到19.7元;同期其他快遞企業單票收入最高的申通,單票收入只有3.3元。

截止到2019年三季報,幾家A股上市公司銷售毛利率,順豐為19.31%,排名第二的韻達為14.37,相差5個百分點。曾經四通一達中的“龍頭”申通,毛利僅為11.99%。

3

氣宗與劍宗之爭,業務模式成關鍵

造成這種懸殊單票收入的主要原因,還得從公司的業務模式上找原因。

申通和順豐,修煉的模式從來都不一樣。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在業務模式上,三通一達修煉的,是“劍宗”;順豐修煉的,是“氣宗”。

劍宗的修煉方法,境遇套路,易於上手的,但是後期提高很難;氣宗的方法,前期成長看似緩慢,甚至要背負很多包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後期往往因內力充足而立於不敗之地。

物流企業修煉的方式,最重要的就是物流網絡的搭建。三通一達和順豐在物流網絡搭建問題上,採用的是完全不同的套路。

順豐選擇的是自營,三通一達是加盟。

加盟模式的優勢顯而易見,快遞企業只要收取加盟費,讓加盟商承擔其他費用就行。這種輕資產運營模式,前期投入較小,還可以快速複製,從而大規模擴張物流網絡。

但由於加盟商品質參差不齊,一旦品控不到位,快件的時效甚至安全,都可能會出現很大問題。比如,去年8月份,鬧得沸沸揚揚的德邦銷毀快件,客戶投訴無門事件,就給快遞公司提了一個醒。

順豐採用的自營模式與之相反,前期投入大,且難以快速擴張。但好處是,順豐對自己的物流鏈條可以管控到“毛細血管”。所以,順豐的效率和安全性在快遞行業,是名列前茅的。三通一達依靠低單價快速擴張,面向電商業務比較多,因此單票收入低;順豐則走高價路線,面向企業用戶比較多,單票收入因此走高。這就拉開了二者的營收差距。

手中有錢,心中不慌。支撐順豐高營收的,還有他在業務模式上的創新。恐怕很多朋友並不知道,順豐是國內第一家自建航空物流的企業,也是第一家採用掃碼系統理貨的企業,現在也是第一家成立航空公司的企業。

到2019年中,順豐有自營飛機52架,服務範圍覆蓋全國;緊隨其後的圓通快遞,也自建自己的航空物流體系,用購買加租賃的模式,擁有23架飛機,並成立自己的航空物流企業。

從搭建 “天網+地網”運輸網絡的過程來看,順豐的很多做法,成為行業內的一個方向和標杆。

申通現在做的“精細化管理”,就是在從競爭對手身上吸取經驗。

尤其本次新冠疫情在武漢蔓延之後,各個快遞公司的表現,更是因為其業務模式而大相徑庭。

三通一達,雖然在2月10日已經開始恢復快遞業務,但由於快遞網點並不在自己手中掌握,因此派送時效變慢。更有一些快遞企業,出現偽爆倉的現象。一些大的快遞企業,除了捐款捐物,似乎發揮不了自己的行業特色,使不上勁。

反觀順豐,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就十分閃耀,無人機和航空物流玩的飛起。

4

業績雖優質,但行業基本面仍需關注

當然,從財務運作上看,不論是順豐還是阿里旗下的三通,都在即將到來的年報季中,面臨巨大壓力。

以順豐為例,雖然順豐在2月1日以45元的價格,回購自己的股份,顯示股價依然堅挺。

但是很多朋友可能還會注意到,順豐借殼鼎泰新材上市的時間,是2017年1月24日,當時交易過程中產生的688.9萬限售股,在今年的1月23日,就會解禁。

在順豐斥資4億回購股票的同時,其最大的個人投資者,監事劉冀魯就在2月份不斷減持順豐的股票。

而順豐在借殼上市之後,通過企業發行債券和可轉換公司債的方式,一共在二級市場發行81億的債務。

因此,順豐的負債總額達到436.58億,全行業最高。

通過對比,我們還能看出,韻達和申通正在通過建設物流核心網點的方式,在業務模式上“革自己的命”,加強自己對“毛細血管”的管控能力。但由於公司本身毛利率相對較低,造血能力不足,因此只能通過大舉在二級市場融資的方式,籌措轉型所需的資金。

因此,圓通、申通的總負債同比增長達到66.48%和94.27%,而韻達的營業成本由於轉型也同比增長215.03%!

可以預見的未來,阿里旗下的“三通”和順豐的物流暗戰還將繼續。

究竟誰能夠笑到最後?我們拭目以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