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法戰爭清朝“不敗而敗”,究竟是軟弱辱國還是迫不得已

提起中法戰爭,大家恐怕都會想那句著名的“清朝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確實,在接連取得鎮南關、諒山等多場勝利,且法國內閣倒台的大好形勢下,清廷本可乘勝而進、一掃之前屢敗於列強的冤罪殺機可卻讓人大跌眼鏡地簽署了又一個不平等的《中法新約》。仗打勝了還求和簽約,這就是“不敗而敗”的由來。

那麽,在千夫所指、不敗而敗的背後,到底有何原因?清廷接受《中法新約》,究竟是軟弱妥協以致喪權辱國,還是迫不得已順勢而為?

上圖_ 清軍鎮南關布防圖

乘勝追擊——清軍:太難為我了!

中法戰爭中,清廷最讓後人詬病的,無疑是在鎮南關大捷後沒有乘勝反攻,反而拱手讓出勝局重啟和談。不過,細細分析當時中法兩軍的形勢,我們不難得出結論,那就是清軍根本無力反攻了!

就雙方的主戰場——越南戰場而言,清軍在整個戰爭過程中一直處於被動。在鎮南關大捷前,法軍已控制幾乎整個越南,並攻入大清境內。

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2月,法軍攻陷諒山及中越邊境要塞鎮南關,西路法軍也大敗黑旗軍及滇軍,致使清廷朝野震動。當時在前線負責巡視軍務的欽差大臣彭玉麟就表示:“近日密查關內外軍情,甚為可憂……諸軍氣餒心離,軍民多怨,目前邊事益難。”彭玉麟作為湘軍名宿,也是晚清數得著的勳臣悍將,其戎馬一生素以善戰著稱,連他都對戰局感到灰心,其余官兵的心思就不用說了。

上圖_ 馮子材(1818年-1903年),字南乾,號萃亭,出生於廣東廉州府欽州沙尾村(今屬廣西欽州沙

後來老將馮子材重整旗鼓,並抓住法軍輕敵冒進的絕佳良機,在鎮南關挫敗對手,繼而收復諒山。但此役清軍以兩萬兵力對陣三千法軍,付出的傷亡竟高達兩千五百人(其中陣亡一千五百餘人),隻斃傷俘敵六百餘人(關於中法戰爭中雙方的戰損數,因各種史籍記載大相徑庭,且中法兩國都對敵方傷亡頗有誇大之嫌,因此本文所有相關數據僅引用各國對己方損失的記述),是一場典型的慘勝。

儘管清軍收復諒山,但法軍仍佔據越南95%的領土和幾乎全部交通要道,清軍只能局促在中越邊界一隅。雲貴總督岑毓英更是上疏道:“迄今將及一月,多方招集,不足千人;戰守兩難,進退失據。”可見一兩場局部勝利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清弱法強的局面。清軍在越南戰場上所面臨的形勢,仍是緊急且嚴峻的。

上圖_ 中法戰爭又作清法戰爭,是1883年至1885年,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

中法之戰另一個戰場——台灣戰場上,雖有淮軍第一名將劉銘傳坐鎮指揮,幾番敗敵。但由於福建水師全軍覆沒,法軍完全封鎖了台灣及東南沿海,劉銘傳部的糧彈給養無從著落,能否長期堅持孰難預料。即便劉銘傳能夠確保台灣無虞,但失去海上力量支援的清軍也最多是守有余而攻不足。直到《中法新約》簽訂前,雖然法軍統帥孤拔斃命,但福建、浙江沿海都由法軍控制。法國只是因為擔心列強干涉而不敢北上威脅京師。所以台灣方面,清軍也是始終居於劣勢。

由此可見,要求清軍在鎮南關之後乘勝反擊,本身就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上圖_ 點石齋畫報裡記述鎮南關大捷

狼狽不堪——法國:你聽誰說的?

諒山大捷後,法國茹費理內閣倒台。一般認為這件事標誌著法國已經狼狽不堪,無力繼續戰爭,因此說清廷在此時放棄反擊轉而求和是屈辱的。但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

首先,內閣倒台這種事在西方代議製國家中是很常見的。

正所謂“今天內閣下台,明天首相被炒。鬧完金融危機,又要彈劾領導”。但這種亂象並不一定就導致國內動蕩。經過近兩百年的試驗,當時英法等列強的政治運作已經十分成熟,議會、政府換屆改選已是一種常態,社會各界對此早就習以為常。而恰恰是對於這些政治常識的不了解,才會使得當時的國人做出法國國內民怨沸騰、法國已狼狽不堪這種一廂情願的猜想。

上圖_ 朱爾·弗朗索瓦·卡米爾·茹費理(1832年4月5日-1893年3月17日),法國共和派政治家

其次,茹費理內閣倒台後,議員李播就在公開場合表示:“這不是說要放棄我們兵士用鮮血取得的陣地。放棄這些陣地,不但是一種國家所不能寬恕的懦弱畏葸,抑且使我們在交趾殖民地的榮譽與安全不能保持。”因此,內閣倒台不意味著戰爭終結,卷土重來才是法軍的下一步計劃。而且這時法軍已經由法屬西非征集了兩萬援軍,反觀清軍在中越邊界只剩下萬餘人馬。

鎮南關之戰一月後,即1885年4月13日,張之洞向廷樞報告:“頃接馮廿四電,探報法添兵到,定廿八日分三路複攻諒山。”可見如果清廷不選擇議和,就會迎來新的惡戰。以累戰疲弱之師對彼新銳之旅,結果如何想必不用多說。

上圖_ 1883-1885年中法戰爭銀章帶原證書

合縱連橫——局面:雙方和局幾定

綜上所述,清軍雖因鎮南關、諒山的勝利改變了連戰連敗的頹勢,但戰場主動權仍完全在法軍手中。要說清廷有什麽優勢,頂多就是攜眼下得勝之餘威,且趁法軍援兵尚未抵達時,可以要求重啟和談並提升自己的籌碼。況且,當時清朝已經卷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中法戰爭的結果如何,肯定要受到列強與大清合縱連橫的影響。從當時的國際大勢來看,英法大致是一個陣營的。如果清朝勝利,那麽勢必會影響到英法的在華利益。所以,英國當時的政策非常明確,那就是居中調停,讓清廷作出一些讓步,然後中法握手言和,這樣皆大歡喜。

另外,美、德等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則是如此打算:中法戰爭拖得越久,法國越受牽製,無暇顧及歐陸,美德則可趁機擴張。況且大炮一響,黃金萬兩。趁著中法乾仗,兩國可以大搞軍火生意,何樂而不為呢?如果清軍乘勝而進,萬一法國退出越南,其對外政策的中心勢必重返歐陸,這對美德來說必然不是利好消息。故而倘若清軍真的發起反攻,定會遭到兩國的乾預。

上圖_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中法開戰初顯端倪時,李鴻章曾言:“息事寧人終久長遠之計。”此言可謂一針見血地預料到了戰爭的結局。眾所周知,李中堂在對待列強的問題上,向來是主和的。但主和不是懦弱,更不是無能。近代史上中國一次次被動挨打,證明沒有金剛鑽卻硬攬瓷器活,才是誤國誤民、昏聵無知。

在當時,清廷內部的主戰派比比皆是。顢頇自大的頑固派自不必說,洋務派中除了向來與李不和的左宗棠、張之洞外,張樹聲、劉銘傳等淮系官員也是支持開戰的。在這種背景下,1883年底中法關於越南交涉失敗,最終導致了戰爭爆發。

但開戰後,在舉國上下“議和就是出賣國家利益”的氛圍中,老李的對法政策仍以求和為核心。他說“法人長於水戰”,而“華兵僅賴營壘炮台”;“法兵操練熟悉”,而“滇桂各營操練素未講求”。總之,老李想說的其實就一句話:未可與歐洲強國輕言戰事!說到底,在當時國內外波雲詭譎的環境下,“和”才是解決中法矛盾的根本,老李看得很透徹。

上圖_ 《中法新約》局部

《中法新約》中法國放棄對台灣的封鎖,及撤離基隆和澎湖群島,換取清朝承認越南為法國的保護國。雖說清朝因此失去越南,但越南不過是大清的藩屬,用一個早已陷落的藩屬來確保對固有領土台灣的主權,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清朝不用向法國割地賠款,則還是鴉片戰爭以來的首次。若戰爭繼續下去,一旦法軍援兵到達,清軍能堅挺多久,能不能保住勝勢,這些都是未知數。倘若再有一次喪師失地,割地賠款肯定是少不了的。

總之,清朝在中法戰爭中不敗而敗,既有實力不濟的無奈,也有國際大勢運作下的必然性。敗,是敗在了實力上,而不是那一紙條約。

文:林森

參考資料:

【1】《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中法戰爭》 上海人民出版社

【2】《清史稿˙德宗本紀》《清史稿˙李鴻章傳》 趙爾巽

【3】《中法戰爭中李鴻章主和動機試析》 儲立新

【4】《中法戰爭中清政府“乘勝而收”原因新探》 張梅

【5】《李鴻章和局思想與中法戰爭中國不敗而敗》 楊全順

【6】《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 雷頤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