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首枚民營運載火箭未能入軌,為什麽有人卻說它是巨大的成功?

每經記者 張虹蕾 每經編輯 王嘉琦

今年初,馬斯克用Space X獵鷹重型火箭將自己的特斯拉汽車送上了太空,看得人熱血沸騰。

在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領域,也湧現出一批以星際榮耀、藍箭航天、零壹太空為代表的年輕企業。

10月27日,中國迎來第一枚民營運載火箭朱雀一號的發射——這是中國第一枚真正計劃將衛星送入軌道的民營航天運載火箭。

不過,遺憾的是,這枚備受關注的火箭在發射過程遭遇挫折——發射後飛行正常,一二級工作正常,整流罩分離正常,但三級出現異常,所搭載衛星未能入軌。

影片來源:騰訊影片

“朱雀一號”未能入軌

10月27日晚間,北京藍箭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箭航天”)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提供的情況說明顯示,當天16時,朱雀一號(朱雀·南太湖號)運載火箭發射後飛行正常,一二級工作正常,整流罩分離正常,三級出現異常。

藍箭航天在自己的官方微信上對此次發射進行了說明,同時也在為自己加油鼓勁:

無數前人的嘗試,才能換來美好的世界,總有人要身先士卒。而藍箭,願意做這個開拓者。

我們篤信,“直接做運載火箭”是正確的決定。

能力鏈條、供應鏈條、體系鏈條、發射鏈條,四個鏈條已全部打通……實際上,“朱雀一號”運載火箭在發射之前,他的使命已經全部完成。

未來,藍箭航天將繼續前行。在此,感謝社會各界對藍箭公司的大力支持,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依然會向著心中的星辰大海進發。

根據藍箭提供的官方資料,“朱雀一號”火箭總長19米,箭體直徑1.35米,起飛重量27噸,起飛時的推力約為45噸。它能夠將200公斤的載荷運入500公里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SSO),或者是將300公斤的載荷運入200公里高度的繞地軌道

按照藍箭航天此前披露的資訊,“朱雀一號”火箭計劃將央視的“未來號”衛星發射至SSO(太陽同步軌道)。本次發射搭載的商業衛星“未來號”是藍箭航天為央視綜合頻道《加油!向未來》第三季節目定製的微小衛星,該衛星將滿足節目在軌科學實驗任務需求,並配有精巧型集成數據回傳系統,與太空相機數據共同打包回傳地面。這也是我國第一次實現全部由民營企業設計研製、生產製造,並由民營企業運營發射的“純商業航天”項目。

據虎嗅網消息,根據藍箭官方現場透露的資訊,此次“朱雀一號”的最大速度接近但未能達到第一宇宙速度,所以衛星未能入軌。

入軌的難度超越發射難度

按照業界的共識,民營火箭發射分為兩種:一為探空火箭,無載荷入軌的能力。無論是此前星際榮耀發布的“雙曲線一號S”,還是零壹太空發射的“重慶兩江之星”都是其中的代表。

另一個則是運載火箭,是用於將人造地球衛星、載人飛船、太空站、太空探測器等有效載荷送入預定軌道。運載火箭的結構也更為複雜。

圖片來源:藍箭航天方面提供

從技術路徑分析,“朱雀一號”相比此前的“雙曲線一號S”和“重慶兩江之星”更進一步,結構更為複雜,作為三級火箭(就是火箭分成3段,依次分離點燃),級間分離和飛行中發動機點燃都需要具備十分關鍵的核心技術。

從商業價值來看,相比沒有入軌能力的探空火箭,“朱雀一號”能夠把衛星送入太空軌道,具有更加廣闊的商業前景。

對於運載火箭研製的難點,航天技術專家黃志澄認為“難在既要有強大的動力,又要有控制其運動軌跡的能力。”

一位航天從業者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作為一個高風險的行業,航天一向都是伴著失敗在成長。由於從地面到太空軌道經歷環境異常複雜且難以捉摸,有時候即便此前經過多重情況的假設、測試及考慮,但仍會在發射的過程中遭遇到意想不到的情況。

這種說法在現實中亦有印證。梳理行業案例可以發現,此前,業界備受矚目的Space X的“獵鷹9號”(Falcon 9)也曾出現過問題。2010年6月,獵鷹9號首飛,在近8年的發射歷史上經歷了兩次失敗:

第一次發生在2015年6月,獵鷹9號當時搭載“龍”飛船為國際太空站運送補給,結果火箭在空中解體;

第二次是在2016年9月,獵鷹9號在進行發射前的例行測試時發生爆炸。

航天業就是如此,每一次發射都伴隨著高風險,但每一次事故也可以幫助人們排除一些問題,讓火箭變得更安全。

另外一位從業者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相較而言火箭和衛星的起飛並不難,難點在於入軌的精度和準確性,正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這也是很多民營火箭企業在選擇路徑上一開始嘗試發射沒有入軌能力的火箭的原因。

“如果真想做火箭並且把這個行業持續做下去,還是要有自己的生產基地。”一位航天界的專家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必須有自己的製造基地,才能夠控制產品、進度、品質和成本,將民營火箭真正推入市場。

一位在航天界深耕多年的管理者曾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他看來,隨著技術的成熟和進步,未來民營商業航天公司的發揮太空會越來越大,未來國家隊會更多擔負起國家戰略安全的使命和任務,民營商業航天公司則更多探索市場規律和市場行為。

從去年開始,民營火箭企業們就爭相在發射場上“首秀”,今年的動作更是密集:

4月5日,星際榮耀發射飛行高度為108公里的亞軌道探空火箭;

5月17日,零壹太空完成一枚飛行高度為38公里的探空火箭發射。

9月5日,民營商業航天企業星際榮耀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一枚代號為雙曲線1Z(以下簡稱SQX-1Z)的固體亞軌道探空火箭。

9月7日,由零壹太空自主研發的第二枚商用亞軌道火箭——OS-X1火箭暨“重慶兩江之星”在西北某國家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

多家民營企業搶灘航天領域,背後是巨大的市場太空和經濟價值。

據美國航天基金會發布的報告統計,全球航天經濟總量約3300億美元,其中商業航天產業佔比高達76%。原本由政府主導的航天產業正逐漸走向大眾消費時代,並最終走向尋常百姓家。另一方面,微小衛星組網的需求進一步刺激了民營火箭創業。根據SIA(美國衛星工業協會)的數據,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規模分別為62億美元、54億美元、55億美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