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西安苦小升初久矣,搖號能治否?

作者|芥末堆 9蛋

編輯|芥末堆 吉吉 天一

小升初品德修養被打0分;舉報民辦初中違規點考遭告發;教育局電視問政被打21.89分;民辦義務教育發展不規範遭教育部點名批評......

不知從何時起,詢問當地家長,或以“西安教育”為關鍵詞搜索,得到的反饋多為亂象和差評。差評聲在小升初階段尤其激烈。至於原因,一個普遍解釋是“幾所民辦初中太強了”。

在西安,民辦初中領先公辦初中已成共識,加上此前被允許舉辦考試,兩極分化更加嚴重,擇校補習之風也更加盛行。

為調和現狀,2018年,西安開始縮減民辦初中篩選權,取消統一考試,學校通過“搖號+面談”招生。但從家長反應來看,這項以推動教育均衡為初衷的改革,反因此前欠账太多,隨機風險太大,引發激烈反對。

西安“搖號+面談”政策試行兩年後,2019年7月,國務院印發文件,要求民辦初中與公辦初中同步招生、搖號錄取。江蘇、銀川等地隨即取消面談,全部搖號。未來這一政策會帶來哪些改變?對於即將迎來小升初新時代的地方來說,西安或許是個值得觀察的樣本。

落地:家長反對

去年4月,一則民辦初中取消考試的通知,讓眾多西安家長陷入焦慮。

根據政策,考試取消後,民辦初中招生主要通過“搖號+面談”,二者比例4:6。且搖號在先、面談在後,搖號沒有搖中,也可以報名面談。

雖然對此態度不一,甚至反對聲居多,但對於碰運氣的事,幾乎沒有家長拒絕參與。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西安約5.2萬學生報名搖號。這一數字在2019年攀升到約5.8萬。而根據《2017年西安市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2017年西安初中招生總數才8.9萬人。

熱門民辦初中的中簽率在20%上下。小學班主任陳玲對結果公布時的情景記憶猶新。“結果一出來,班裡孩子搖上的笑成一片,沒搖上的哭成一片,有的孩子哭得特別凶,還得帶出去,做心理疏導。”

很難說這樣的表現太過誇張。

李桐的女兒是沒搖上的孩子之一,搖號當天,他握著手機在床上翻來覆去,卻遲遲沒有等來代表搖中的通知。自知無望後,他一邊督促女兒不要放鬆面談培訓班的學習,一邊寬慰她沒關係,大不了讀公辦。

“其實當然有關係!西安公辦初中早就不行了,這話一點不誇張。”說到這裡,李桐語氣有些激動。他曾去對口公辦校考察,發現上課時,學生睡倒一片;辦公室裡,老師在打遊戲、看電影,總體感覺死氣沉沉。

“初中是承上啟下的關鍵三年。何況女兒很懂事,成績也很好,如果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過三年,作為家長確實很失落。”走出那所公辦校大門,李桐立即為孩子報名了近萬元面談培訓班。為防萬一,還找好了如果不得不讀公辦,孩子初中三年的課外補課老師。

李桐的心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許多反對家長的心聲。

他們多是白領,受過不錯的教育,對下一代教育也非常敏感。在許多家長看來,公平不應是聽天由命和絕對平均,而是一份付出一分收獲。因此對於搖號的隨機性和面談的非標準、不透明,大都心存抗拒。

為逃避搖號,有些家長甚至選擇將孩子送到外地上學。“我朋友把孩子落戶在銀川,至少那裡的好學校都是公辦校,更確定,也更均衡。”一位家長說。

溯因:教育欠账

將家長的抱怨悉數歸到“搖號”上其實並不公平。

對於更深層的原因,2018年,教育部曾在點名批評西安的通報中指出,西安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疏於管理,一度允許民辦初中掐尖招生,使其在體量、質量上與公辦校拉開差距,群眾對當地教育工作很不滿。

此前教育局接受電視問政時,家長反覆提及的幾個關鍵詞也是“擇校”、“補習”、“不均衡”。

“不均衡”的原因之一是投入不足。

經濟觀察報指出,西安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共預算事業費連續低於陝西省平均水準,普通小學的生均公共預算事業費,甚至排在陝西省內10地市倒數第一。而在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支出領域,西安的這項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的比例,也是陝西全省最低。

“西安公辦教育資源並不能說緊缺。公辦幾百所,民辦幾十所,數量其實不少。”一位在教育系統任職的家長告訴芥末堆,“但問題是質量一直上不去,搶不到生源,也留不住老師。”

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長趙春平也曾坦言,此前對公辦教育投入不夠,特別是硬體上的投入,比較欠缺。“另外對公辦校教師隊伍提升辦法不多,跟其他兄弟城市相比,發展確實慢。”

原因之二則是管理缺位。

此前教育部多次強調,免試入學是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基本原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同樣不得採用統一筆試,或者任何變相形式的統一知識性考試方式選拔生源。

但在西安,一方面,被稱為“528”考試的小升初測評公開存在多年,不但無人規範,反而由市教育局統一組織、聯合考試,在公辦校招生之前進行選拔。有五大名校之稱的幾所中考熱門學校,多是民辦,也都參與“528”考試。

另一方面,除了通過公開考試招生,部分民辦學校還與培訓機構存在隱秘鏈條,聯合“點考”。去年4月,教育局接受電視問政現場,主持人問現場是否有沒上補習機構,孩子卻上了名校的家長。現場沒有人舉手,一片寂靜。

而據銀聯智策此前發布的《K12課外教育市場大數據研究報告》,西安K12課外教育支出近年增長迅速。2016年,北京、上海、西安K12課外教育支出名列前三。從人均花費來看,西安市人均消費8000元,同樣領先。

未來:漸成趨勢

面向更遠的將來,對於西安通過“搖號+面談”扭轉現狀的探索,目前各界不乏擔憂之聲,以及對解決之道的探討。

教育主管部門方面,據西安市教育局透露,目前西安正在探索“名校+”和集團化辦學。集團化辦學是教育部及各地力推的教改方向之一。此前西安記者曾就相關話題採訪杭州市教育局。早在2014年,杭州小升初就已實行搖號制度,並被廣州市教育局稱讚“有可以借鑒的好的經驗”。

杭州教育的經驗是什麽?據其介紹,杭州其實經歷過與西安相似的困境。作為經濟較發達城市,早在90年代中期,杭州民辦教育就開始興起,並在後期出現民辦教育義務教育階段佔比重過大,優質教育資源過度集中等“民進公退”現象。

之後,杭州通過不斷加大投入和集團化辦學,逐漸形成了公辦學校為主體的格局,以及好學校帶動相對落後學校的機制,問題得到緩解。

而從民辦學校角度來看,這一政策被不少業內人士視作利空。根據目前教育界普遍共識,義務教育是政府必須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務,具有一定公益性,在價值取向上追求公平均衡。也就是說,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佔主導。因此作為“補充”,一定範圍內的自主招生權一直是民辦初中的核心優勢之一。

此前芥末堆曾報導,限制民辦初中篩選權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發布當日,截至中午,楓葉教育、睿見教育等主營布局K12學校的民辦學校上市公司,股價均有不同程度下跌。

具體到每個家庭,擔憂和焦慮依然存在。搖號失利後,李桐陪女兒起早貪黑,辛苦準備面談,最終被一所不錯的初中錄取。李桐對此感到非常慶幸、滿足。“有孩子的朋友很多都很羨慕,因為他們實在不知道輪到他們的孩子上學時,情況會是什麽樣子,心裡沒底。”

雖然推進很難說順利,但當目光投向全國,國家同樣在收緊民辦初中相關政策,“民辦初中去篩選”越來越成為趨勢。

今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提出民辦初中與公辦初中同步招生,嚴禁以考試、面試、評測等選拔學生,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隨後,銀川、寶雞、江蘇等地陸續發布政策,確定實行公民同招,民辦初中取消面談,全部搖號。

潮水退去,積弊顯現,擺在西安面前的困境同樣考驗其他城市。

芥末堆注:應受訪者要求,李桐為化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