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民財評:3月CPI總體平穩,有利物價平穩因素增多

表征價格水準的CPI與PPI,最能體現經濟波動、影響各方預期。剛剛發布的3月份CPI,環比由上月上漲0.6%轉為下降0.5%,同比則由上月下降0.2%轉為上漲0.4%。同時,PPI環比上漲1.6%;同比上漲4.4%,漲幅比上月擴大2.7個百分點。應當講,兩大數據總體平穩,波動處於合理區間,基本達到了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目的,一定程度反映了經濟平穩向好的態勢,有利於穩定各類市場主體的預期。

每年3月份的價格數據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季節性影響,比如春節後的食品需求略微回落,氣象轉暖引致菜肉供給充足,CPI環比適當回落完全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去年年初各地受疫情嚴重衝擊,而當前由於翹尾負向影響大幅減弱,CPI同比由負轉正。不過,這一漲幅主要來自非食品價格的上漲。例如,受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影響,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上漲6.6%和7.3%;疫情後出行需求增加,機票價格上漲了6.4%。

據國家統計局測算,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等較多隨機因素干擾的“核心CPI”,一季度與去年同期持平。這充分表明我國貨幣政策整體上的穩健,既沒有“大水漫灌”,也沒有“打急轉彎”,保持了流動性的合理充裕,保持了與實體經濟的需求匹配。更能反映生產活力的PPI,呈現出比CPI較為活躍的漲幅,其背後,首先是製造業景氣的回升。3月採購經理指數PMI高於2月1.3個百分點,而非製造業擴張速度更快。企業信心增加必然導致PPI回暖,疊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剔除後大體與經濟復甦的節奏合拍。

看待一時的數據波動,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細致入微、抽絲剝繭去探尋數據背後的問題,要分清哪些是統計技術的調整,哪些是外部因素的擾動,哪些是政策效應的滯後。只有破除一切偶然性“迷霧”,我們才能穿透表象、看清實質,從而保持歷史耐心與戰略定力。

針對此輪生產資料價格階段性波動,國家發改委4月9日表示,從後期走勢看,我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國內產業循環、市場循環、供求循環在明顯加快,有利於物價平穩運行的因素不斷增多增強,預計今年CPI將呈現“前低後穩”的走勢。

“十四五”開局之年,運用好高質量發展的指揮棒,不斷完善宏觀調控的預見性、前瞻性,更多運用改革的辦法提質增效、破解難題,我們就一定能推動中國經濟再上新台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