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機構持續加碼共享出行,獨角獸Lime完成3.1億美元D輪融資

36氪獲悉,共享出行平台 Lime 完成 3.1 億美元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互聯網資本 a16z、貝恩資本、富達投資、谷歌風投等領投,谷歌母公司 Alphabet、DCM創投、GGV紀源資本、新加坡主權基金GIC等老股東跟投,Lime 投後估值達 24 億美元。

36氪曾多次報導過Lime

,公司起初提供共享單車服務,後業務拓展至共享滑板車、電動單車以及共享汽車,涵蓋了用戶最後1-5公里的不同出行需求。據聯合創始人兼 CEO 孫維耀(Toby Sun)介紹,Lime 的 1000 多萬用戶分布 5 大洲 15 個國家 100 多個城市,共產生 3400 萬次出行記錄,7個月內增長了5.5倍。與國內用戶偏年輕化不同,Lime 用戶中最多的是32歲,20%以上的用戶年齡超過40歲。

據了解,本輪融資將用於拓展新市場,提升技術,人才引進,同時也將在用戶騎行安全以及政府合作共贏兩個方向加大投入。Lime 的 COO 是曾經的谷歌風投管理合夥人以及 Lime 董事會成員,最近任命的CMO Duke Stump是 Nike 和 Lululemon 前高管。公司的新CTO 范麗(Li Fan)為谷歌前高級總監,被富比士雜誌評為50大科技女性。

以下是去年11月36氪對Lime的報導:

36氪獨家獲悉,美國共享出行獨角獸公司 Lime 即將上線共享汽車業務,產品 11 月將率先落地西雅圖。據聯合創始人Toby 透露,Lime 將在西雅圖投放 500 輛 2 座的汽油型共享汽車,2019 年一季度將在加州聖地亞哥投放電動型汽車,具體的方案尚未披露。

共享單車業務從中國起步,然而繼摩拜以 27 億美元“賣身”美團後,共享單車另一巨頭 ofo 也身陷僵局,海外業務在逐步撤出或暫停,昨天又傳出 ofo 員工將搬離北京總部的消息。

反觀大洋彼岸,出海的 Lime 今年完成 3 次產品迭代,繼 3 月推出電動單車和電動滑板車後,共享汽車也即將上線,布局 5 公里以上較長距離的出行市場。

為什麽布局共享汽車?Toby 告訴36氪,拓展業務的邏輯是出於用戶的需求。一方面,西雅圖當地冬季多雨,更適合汽車出行;另一方面,單一產品的覆蓋能力有限,電動滑板車在爬坡和長距離通勤能力上不如汽車。在投放選址上,西雅圖政府給出了初步建議,上線後將根據用戶使用情況優化點位。

汽車上線後,Lime 的出行業務將覆蓋“最後一公里”(單車)、3-5公里(電動滑板車和電動單車)以及 5 公里以上長距離出行,基本滿足城市中各個距離的出行需求。據團隊提供的數據,截止今年10月底 Lime 用戶的騎行總量接近 2000 萬次,在國際市場的表現也很迅速,電動滑板車的全球市場份額超過 60%,近一年時間進入 13個 國家,歐洲一半以上市場排名 App store 榜首。

今年 6 月 Lime 完成 3.3 億美元 C 輪融資,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中國共享單車的燒錢大戰,Lime 已經在很多城市實現盈利,公司預計明年一季度實現營收平衡。據介紹,Lime 的電動滑板車日均使用 8-12 次,平均單次騎行時間為 15-20 分鐘,收入較上輪融資時增長了十幾倍,年化收入接近 3 億美元。

不過,海外的共享出行領域的競爭仍然處於白熱化的階段,另一家獨角獸公司 Bird 今年 6 月獲紅杉資本領投的 3 億美元融資,這個賽道上的玩家還有 Spin、Jump、Scoot等,而 Uber 和 Lyft 等巨頭也紛紛布局共享滑板車業務。

面對競爭,Toby 很有信心,在他看來,Lime 在供應鏈和政府關係兩個方面都已形成競爭壁壘:

Toby 告訴我們,考慮到海外市場對“路權”的關注,團隊從公司創立之初就非常重視維護政府關係,不會大規模貿然投放車輛,投放節奏很克制,而且多用合作的方式,把共享出行建成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部分。近日西雅圖交通部長 Scott Kubly 加盟了 Lime,負責政府關係建設。目前 Lime 已經取得130多個城市政府和學校的投放許可,其中超過一半(近 100 個)是獨家合作。

另一方面,Lime 是中西合並的團隊,車輛的設計研發和生產均在中國完成,在供應鏈和產業製造方面具備優勢。我認為,中國共享單車的僵局,上遊生產端必然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過剩的產能對於 Lime 來說也是機會。

2016 年中國也出現過“共享汽車”的熱潮,獲得資本市場的追捧。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6 月,全國共出現過 500 家共享汽車企業,總共投入超過 10 萬輛汽車。

然而,共享汽車在中國的整體情況並不樂觀。前不久,有媒體爆出分時租賃品牌途歌(TOGO)退出南京市場,且拖欠地勤員工工資一事。隨後途歌方面否認了這一系列消息,並且公布了新的一輪融資消息。根據易觀千帆的數據顯示,截止今年7月份,首汽旗下的 GOFUN 的月活用戶只有 134 萬人,而引發市場爭議的途歌,月活用戶更是僅剩 6.35 萬人。

當然,相比中國市場,在美國推出共享汽車業務還具有天然的優勢:歐美的租車以及保險業務已經非常成熟,無需做市場教育,而“車輪上的國家”16 歲以上人人開車,共享汽車的出現也是自然而然。

對於 Lime 來說,相比 Uber 或者傳統車企,Lime 的產品和服務迭代速度更快。而且在 Lime 已有的 App 上疊加新產品,獲客成本幾乎為 0。

在 Toby 看來,共享出行絕對是一門好生意,除了社交 App,出行 App 可以算得上是另一款用戶會高頻打開的 App 產品,未來可以想象的空間很大。美國也在積極擁抱電動車,下一步公司的業務側重點仍然以電動滑板車為主,同時公司也會考慮疊加外賣、支付等業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