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邦為何愛罵人辱客?

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陳平日:“...今大王慢而少禮,士廉節者不來------騎士曰:“沛公不好儒,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與人言,常大罵。未可以儒生說也。------酈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酈生說豹。豹謝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今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也,吾不忍複見也。”------淮南王至,上方踞床洗,召布入見,布大怒,悔來,欲自殺。

史書上多說劉邦愛罵人辱人、浪蕩形骸、不拘小節。不僅在鄉裡,再後如酈生、陳平、魏豹、周昌等人物,有的知其惡名但並不以為意,有的受其辱故不堪忍受。

或許自幼染就的性格和習性

劉邦久居鄉裡,又無太多詩書氣,與鄉間眾無賴豪傑日日打鬥戲酒,漸漸養成這一種生活習慣。然並非鄉裡之人都如此,越是樸素的鄉人,往往卻懂得最基本的敬人禮節。常人自是知禮守禮為好,但對在一些特定的人或特定的事,則又另論。

我們常說其是草根出身、無賴習性,但這種能力其實在很多近代當代的民間流氓、無賴身上可見。但小才玩無賴必為此累,因其不知分寸、不能識人識勢,而大才玩無賴則必享其利,因其知分寸有取捨。

所以劉邦這種個人習性,又或許可作他種解讀。

其本身有罵人辱人的資本

罵人辱人總要有底氣和資本,劉邦的資本何來?在其察人識勢上。

於鄉裡,其自幼野蠻生長,於爭鬥中漸漸練就非凡的識人本領。其能窺見常人之心,則覺常人多不如己,又在地方上漸得名聲、呼朋喚眾,常人不敢惹、豪傑有所求,故漸漸輕視旁人,雖是一種無賴習氣,但說到本質上,是一種傲人的姿態。

比如文人學富五車,常常看不起天下之人,有的更口出狂言,如三國管恪、唐時李白、宋時蘇軾,不過文人是常常輕視別人無才無學。而劉邦雖無文但精於察人識勢,也是一種過人的本領。

他看身邊之人有的不過一勇如樊噲、灌嬰輩,有的雖有智但無膽如蕭何、曹參輩,鄉裡人多是碌碌於農事家計,並無大夢想大志向,獨劉邦成天異想天開,總想著時來運轉、投機倒把謀大事。後世的曹操也是此種人物。劉又有遊學之見識,就總覺身邊之人不如張耳、魏公子以及戰國那些能人的大才大志,不自覺的就看不起身邊之人。

又年齡漸長而一事無成,心漸焦慮、脾性不好,則漸養成一種罵人辱人的毛病。這又何止於劉邦?即使怨天尤人的俗人,半生不得志,也會有一種看什麽也不順眼,多愛罵幾句牢騷、懟天罵地、不修邊幅、不重俗禮,漸漸就成了習慣。

到後來,有兵有將,已成一方豪傑或者侯王,自是更有了資本,尋常之人故也不放在眼中,特別是腐儒和無大才之人,保持一種流氓習性也是一種基本的傲人姿態。

這種習性可作為試探人的工具

我們平常講以禮待人,但人若有心誰不會揣個面具做個假惺惺?以禮待人可,但不可以禮識人。

史書上講呂公會相術,或許呂公對其識人有所傳授,又或者是劉邦長久以來掌握的借以察人之法。後世常傳曾國藩相人之故事:三人來見,藩故意不出躲內堂,且觀前堂於小孔中,三人於屋內的情狀於初始還有禮儀,等侯過久則有分別,藩據此以識人之堅忍、城府、志向、仕途,而後三人之前途,一如其言。

公孫鞅曰:“愚者暗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郭偃之法曰:‘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法者所以愛民也,禮者所以便事也。是以聖人苟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而劉邦有意對一些人保持這種習慣,為何說有意?看史書,不見其對王陵、張良、韓信、義帝、對項梁、項羽當面辱罵之跡。也如一些老闆,見官員則低聲下氣,對員工則威風八面,有的是本性使然,有的則是也有大才。劉邦之無賴習氣,故有本性之故、俗人之眼色,亦有其主動以此試探人之城府、見識、志向之意味。

如史上所載,其所侮狎者多是親故、腐儒、降敵等,多知其底細、或輕其為人、或試其反應。對下面的人作此態度,這有助其識人和用人,腐儒者重禮面,大才者析形勢。真知天地者有大才者如張良、陳平不以此為怪,大才者所圖者也大,所圖在事功大名、身家富貴,不在意一句一事之中;真無大才者如魏豹又恨此醜態,而魏豹之流又不識時勢,獨爭一口氣、一張臉、一虛禮而已,所圖甚小,所圖不過假惺惺之尊重。

絳侯、灌嬰等鹹讒陳平曰:“平雖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聞平居家時,盜其嫂;事魏不容,亡歸楚;歸楚不中,又亡歸漢。今日大王尊官之,令護軍。臣聞平受諸將金,金多者得善處,金少者得惡處。平,反覆亂臣也,原王察之。”漢王疑之,召讓魏無知。無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問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無益處於勝負之數,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漢相距,臣進奇謀之士,顧其計誠足以利國家不耳。且盜嫂受金又何足疑乎?”

能忍其習性者,有大勇大懷以圖大富貴,不能忍者,多是無見識重虛禮,雖有大志然無深識。同樣是篡漢,王莽可謂是禮賢下士、聲名遠播,曹操可是疑心重重、惡名皆知,然王無識人識勢之真眼光、曹卻有識才度勢之真大才。

後世帝王中,曹操的性格像極了劉邦,但又多了一份文氣。若是曹操或者李世民與劉邦同世,則劉邦毫無勝算。曹操之無賴不下劉邦、武勇又過於劉邦;李世民之權謀不下其、斯文又過於其。劉邦若當此時,也只好暫窩蜀漢,再待來世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