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武則天放棄另建一個陵墓,為什麽卻要和丈夫高宗李治葬在一起

每看到情態猶如睡美人的乾陵,我就在想長眠於此的這對帝王夫妻有著什麽樣的智慧。把國力強盛、萬國來朝、百姓樂業等等這樣的詞語用在他們身上是恰當的。尤其是巍巍乾陵下的那位一代女皇,執意放棄了獨享一陵的帝王之尊,要陪葬在自己丈夫唐高宗李治的身邊。她究竟聰明到了何等程度?

705年正月,趁著武則天病重,老臣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誅殺深受武則天寵愛的兩個男人——張易之、張昌宗。女皇武則天被拉下了皇帝位子。被囚困在上陽宮的女皇知道自己走到了人生的最後,回想自己春光與秋風、豔陽與寒霜交相跌宕的一生,她不得不冷靜地思考自己未知的將來。

她做出了“祔廟、歸陵,去帝號”的決定。

武則天放棄另建一個陵墓,為什麽卻要和丈夫高宗李治葬在一起

女皇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陵——乾陵

在這裡,我簡單地說下題主所問的“武則天為何要以妻子身份下葬”的問題。

對她入葬乾陵的問題,我覺得女皇武則天很早都有了準備。684八月年唐高宗李治入葬乾陵時,武則天給他立了塊述聖紀碑。有人認為,在那個時候,武則天同時就在乾陵立了一塊無字碑。因為她還要馳騁在大唐的政壇上,所以不刻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就是通過這一塊無字碑,武則天已經暗示後人,自己將來要入葬乾陵。

同時,我覺得武則天雖然和長安之間的關係很微妙,但是她對長安的感情很深。682年4月,武則天隨著唐高宗李治離開都城長安去了洛陽,有20年的時間沒有回過長安(直到701年9月),但是她始終忘不了長安。因為長安讓她感受過入宮的喜悅,受到冷落的寂寞,感受過削發為尼的淒苦和受到寵幸的喜悅。這樣一個地方自然會讓她印記深刻。701年10月至703年10月,武則天回到了長安。兩年時間裡,兒子李顯和李旦陪伴在她的身邊。這時候,她與自己親生骨肉的關係有了明顯改善,人性中親情的因素越來越重。她不斷地通過自己的行為提升和鞏固太子李顯的地位。情感的因素讓她慢慢向李唐的軌道上回歸。

“祔廟、歸陵,令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其王、蕭二家及褚遂良、韓媛等子孫親屬當時緣累者,鹹令複業。”這樣的遺製恰好體現了武則天一個高於常人的情懷。

武則天放棄另建一個陵墓,為什麽卻要和丈夫高宗李治葬在一起

乾陵乳闕

要讓她以妻子的身份入葬乾陵,朝廷裡反對的聲音很是高漲。雖然女皇武則天生前很是器重大臣嚴善思,可這回嚴善思從情理兩方面提出了不同意見。在他看來,女皇武則天不能和先皇高宗李治葬在一起。一是有《葬法》在先,“尊者先葬,卑者不合於後開入。”也就是說,作為尊者的唐高宗李治已經入葬乾陵,按照《葬法》的規矩,作為地位稍微低一點的武則天不宜再開帝陵葬入。嚴善思認為這種做法犯了“以卑動尊”的忌諱,這要驚動龍脈。二就是當年武則天給先帝高宗李治修建乾陵時,把地宮建設得很堅固,“臣聞乾陵玄闕,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隙,鑄鐵以固其中”,如果現在打開地宮,必然要下大氣力鐫鑿,這會造成對乾陵的破壞。如果另開一個墓道,實際上也會造成損害。第三個原因是,漢代的時候皇帝和皇后基本上不合葬,在魏晉以後雖然有合葬的情況,但是都給家國運勢造成了很大影響。

嚴善思固執地堅持“於乾陵之旁,更擇吉地,取生墓之法,別起一陵”。他認為,這樣做既符合葬製禮儀,又能夠佑護江山社稷,就連神靈知道了,都會理解這種做法的。

武則天放棄另建一個陵墓,為什麽卻要和丈夫高宗李治葬在一起

乾陵翁仲

但唐中宗李顯沒有因此而違背母親的遺願,他下令“準遺製以葬之”。706年正月,他親自陪護母靈還京。5月18日,武則天葬在了高宗李治的身邊。唐中宗李顯滿足了母親的最後一個願望,“葬則天大聖皇后於乾陵”。

那麽武則天為什麽不在洛陽修建一個陵墓,或者在乾陵旁邊另起一陵?如果這樣,“祔廟”的願望落空,她享受不到子孫的萬年香火,成了一個沒有人祭祀的幽魂。若不“歸陵”,恐怕她還逃脫不了墳墓被盜掘,屍骨遭鞭笞的厄運。

假如以今天的現實情況來考量,武則天的決定實在是很有眼光的事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