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土木堡慘案是場意外?看過這些戰前奇葩事就明白

土木堡慘案是場意外?看過這些戰前奇葩事就明白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明代戰爭史上,敗得最出乎意料的一仗,當屬正統十四年(1449)的土木堡慘敗:正值盛世的大明王朝,明英宗朱祁鎮親自統帥的數十萬大軍,雲集曹鼎張輔等能臣能將,卻被數萬瓦剌鐵騎揍得稀裡嘩啦,最後在土木堡任人宰殺,數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連天子明英宗也淪為俘虜。如此意外之恥,明代的有識之士們,也常見捶胸頓足,連呼想不到。

那麽問題來了,看似強大的明王朝,遭遇“土木堡慘案”是否意外?至少,下面幾樁發生在“土木堡慘案”之前的奇葩事,就能給出更客觀答案。

一:兩支後悔藥

瓦剌犯邊後,明英宗朱祁鎮為何會做出“禦駕親征”的蠢決定?直接的原因,就是這位“軍事票友”,對瓦剌的虛實兩眼一抹黑,滿以為可以去虐菜,卻被人拿著當菜虐。不知他在土木堡淪為俘虜時,是否想起過之前幾支特殊的後悔藥:瓦剌的巨大威脅,早有人提醒過他。

其實,早在土木堡慘案爆發近兩年前,即正統十二年十一月,瓦剌大將阿爾脫台冒死投奔明朝。這位阿爾脫台將軍,曾跟隨瓦剌太師也先南征北戰,堪稱天賜明朝的“活寶貝”。

而這位“活寶貝”,歸附明朝後也十分實誠,張嘴就把瓦剌的軍力虛實和盤托出,更告知重大機密:也先早就盤算對明朝發動大規模南侵,可韃靼可汗脫脫不花不同意,兩人面和心不和,早明爭暗鬥多年。如此重大情報,明英宗看過後卻全然無感,擺擺手扔一邊。

直到明軍在土木堡被虐慘,明英宗朱祁鎮淪為俘虜,這份沉睡近兩年的情報,才引起了明王朝高度重視。後來的北京保衛戰勝利,以及大臣楊善去瓦剌撈回明英宗,全有這份情報立大功。明英宗當初若多重視一點,或許就不會有被俘之禍。

不過,比起明朝大臣劉球來,阿爾脫台還是幸運的。早在明朝正統八年六月,這位深謀遠慮的明朝大臣,就從瓦剌使團的入貢採購等細節上瞧出麻煩,判定明朝與瓦剌之間,必有一場驚天大戰。誰知這封眼光精準的奏折,送上後就惹明英宗生氣。忠心耿耿的劉球被投入錦衣衛大獄,淒然死於獄中。

就憑這昏聵的眼光,“軍事發燒友”朱祁鎮不被俘受受教育,真心說不過去。

土木堡慘案是場意外?看過這些戰前奇葩事就明白

二:太監賣軍火

從土木堡慘案前也先犯邊起,到後來浴血廝殺的北京保衛戰,瓦剌的作戰表現,卻叫明軍連呼不適應:以弓強馬快著稱的瓦剌大軍,竟然也用上高科技的火器了!

瓦剌犯邊後,也先大軍對明朝邊地衛所的進攻裡,就多次以銅火銃開路,後來大舉進攻北京,更以凶悍火器猛轟紫荊關等要地。瓦剌大軍什麽時候有了這“高科技加持”?其實,大戰開打前,這就是大明九邊要地上,早已心知肚明的“走私大生意”。

早在正統六年時,明朝大同巡撫羅亨信,就憤怒揭發已經冒頭的武器走私:每次瓦剌使者到了京城後,京城的駐軍常偷偷把手裡兵器賣給瓦剌換錢,發展到正統十一年時,更成了強大產業鏈;京城到邊鎮,都有了“交易黑市”;每次瓦剌使者從京城返程時,各大黑市早已虛席以待,連火器工匠們都拋頭露面,把大批精良火器一字排開,大搖大擺跟瓦剌使者們討價還價,賺得盆滿缽滿。

土木堡慘案前的那幾年,瓦剌使團每次來明朝入貢,就是這樣走一路買一路,甚至連瓦剌使團隨身帶的酒壇子裡,都塞滿了買來的明朝箭簇火藥甲片。大批明朝精良武器,八年如一日流入瓦剌。在土木堡活捉明英宗的瓦剌精騎,就是這麽武裝出來。

更嚴重的是,也是借著這火爆買賣,處心積慮的瓦剌太師也先,早已在明朝內部密布情報網,明朝邊塞要地,全有瓦剌奸細活動,以至於開戰以後,明朝大軍的每一步動向,瓦剌竟都能及時得知,這才有了明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包餃子的囧事。

土木堡慘案是場意外?看過這些戰前奇葩事就明白

如此嚴重案情,明英宗真一無所知?其實他不但知道,而且年年下達嚴令,甚至還下令錦衣衛集合人馬,從居庸關一路到宣府大同嚴查。但查完之後,邊境的武器走私更是火爆!因為這火熱買賣的幕後大黑手,就是明英宗最寵信的大太監王振。

自從掌握大權後,王振發財的癮頭就越濃,需求旺盛的武器走私,更叫他借機狠撈。他派到各地邊鎮的監軍太監們,更是掌握了當地的走私買賣。那些交易火熱的“黑市”,幾乎每一筆買賣,都有鎮守太監們分紅。特王振的親信大同鎮守太監郭敬,就是邊地走私的出名“大戶”。以至於“恃王振庇之,故上(明英宗)不知之,知亦不問也”。後果嚴重的武器走私,就這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以這個意義說,明英宗淪為俘虜的恥辱一幕,也是被這些發走私財的太監,活活“賣”到瓦剌去的。

三:明軍穿水貨

當瓦剌使者在明朝“武器黑市”上拚命買買買時,明軍的裝備水準又如何呢?

早在正統二年時,明朝陝西副都禦使陳鎰,就給明英宗算過經濟账:陝西邊地的屯堡士兵,理論上每個人身上的盔甲,該用四十斤鐵來打造,打造完刨去消耗,理論上該重二十斤,實際卻隻重八九斤。中間偷工減料的費用,全被各級官員層層扒皮貪佔。可憐身處抗擊瓦剌前線的明軍士兵,就穿著這種“水貨”盔甲作戰。

邊軍如此,那麽代表明軍最高裝備戰力水準的神機營呢?正統四年時,明朝軍器局一次發給神機營武器盔甲六萬四千多件,結果士兵們大呼“多不如法”,也就是一大半都是瑕疵品。曾經跟隨明成祖橫掃漠北的京軍三大營,在明英宗年間時,一度缺馬都到了近三萬匹。儲存在明朝東西廣備柯瑞的明軍衣襪,明英宗有次心血來潮查了查,結果一查嚇一跳:短窄紕薄不堪用者十三四萬——十多萬件軍衣不合格。

也就是說,土木堡大戰前的明軍,哪怕是最精銳的部隊,能夠穿上靠譜軍衣盔甲,拿著靠譜武器作戰,都算是奢求。更何況也先犯邊前,明軍三大營裝備靠譜的精兵,大多已調到西南東南,平定麓川之亂與鄧茂七之亂。出征土木堡的幾十萬明軍,更是不靠譜的空架子。

土木堡慘案是場意外?看過這些戰前奇葩事就明白

換句話說,土木堡慘案,就是拿著劣質裝備的明軍,與擁有精良明朝盔甲裝備的瓦剌精銳在作戰,慘案看似意外,其實卻沒懸念。叫明朝蒙受奇恥大辱的,不止是明英宗昏聵的決定,更有已越演越烈的腐敗。

而在土木堡慘案後,於謙等力挽狂瀾的明朝名臣們,做的另一個重要大事,就是整頓明朝軍備:北方大批瓦剌奸細被處決,軍隊的裝備武器陸續更新,這才有了十五世紀下半葉,一度痛擊韃靼的明朝邊軍。土木堡的慘禍,確實也催生了明朝邊軍的幡然重振。只是代價,太過慘重!

兩位漢初牛人,沒上過戰場,卻是漢朝戰勝匈奴的幕後功臣

中國古代三場經典“貿易戰”,每次都改變歷史走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