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女大避父過時了!男孩越大越要遠離媽,女孩越大越應親近爸

文 | 幸孕姐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雙方的共同努力,孩子性別不同,父母教育的方式也略有差異,老一輩人所說的「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其實從某一程度上來說,就是指差異化教育,最近有不少教育學家提出了「兒子越長大越要遠離媽媽,女兒越長大越要親近爸爸」,來看看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吧——

配圖均源於網路,圖文均無關

一、男孩越大,越要遠離媽媽

嬰幼兒時期,男寶寶對媽媽有一種先天依戀之情,會很難接納爸爸,長期如此,孩子的性格和行為模式會受媽媽的影響,將來整體氣質會偏陰柔,缺少男子氣概,容易遭到其他男生的取笑,進而出現自卑心理。據國外研究調查分析,每天與父親接觸時間超過2小時的男孩,與那些一周內與父親接觸不到6小時的男孩比,抗壓能力、受挫能力更好,人際關係更融洽。

此外,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男孩在3~6歲左右,會出現第一戀母情結(青春期會出現第二戀母情結),從此時開始,母親需要與兒子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宜過於親密,否則容易加重孩子的戀母傾向,在心理上與母親病態共生,從而易患上焦慮症或神經症。

因此,從孩子3歲開始,父母要對其進行性別教育,此時要讓孩子多與父親相處,學習父親身上的男子氣概,學會用男性的角度和思維與考慮及解決問題。

二、女孩越大,越要親近父親

在女孩的心中,父親是第一個接觸的異性,她們渴望得到甚至獨享父親的關愛,大量研究表明,與父親接觸時間少的女孩,普遍存在著焦慮、自卑、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礙,專家稱之為「缺少父愛綜合症」。

尤其是1~6歲的女童如果缺少父親的陪伴與鼓勵,進入青春期後,會出現兩種狀況:一是自我保護過度,俗稱「玻璃心」,容易患得患失,與異性相處時,渴望被愛有害怕受到傷害;二是容易出現早戀和「戀父情結」,她們渴望缺失的父親能在另一個男性身上得到滿足,所以會不惜一切代價與大叔戀愛,遇上異性的示好就會迷失自我,往往很容易受到欺騙和傷害。

這兩種隱性傷害,其實也是女兒兩種需求未獲得滿足的投射。因此,父親應經常與女兒親近,給予她們高品質的陪伴和充足的鼓勵,可以樹立女兒的自信心,將來無論身處何地,都有獨立前行的勇氣。(lyj)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