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杜洪毅:流浪漢被捧為“大師”諷刺的是誰?

杜洪毅

近日,一名原本極普通流浪漢在某視頻社交平台走紅,因此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引發諸多爭議。

其實這種現象並不足為奇,網絡經濟環境需要以熱點事件為行銷動力,需要人為製造網紅來活躍氛圍。我們可以將這看成一種網絡文化現象,但其根本成因卻是為利益所驅動。在一個流量與金錢收益直接掛鉤的環境中,人文關懷很自然的退居次要位置,或者被當作為一種盈利工具使用。這麽多人跑去圍堵一名流浪漢,顯然不是出於那點點假惺惺的善意,更不是因為尊重知識,而是為自已漁利。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不僅僅帶來信息傳播方式的巨大變革,而且還促成了新的文化、經濟生態形成。但這種建立於快捷傳播基礎上的經濟文化生態,也必然滋生許多浮躁、虛脫的東西。這種起哄式圍觀行為的一再上演,恰恰也是在證明生存於這一文化背景下人們精神世界多麽的空虛。

從另一個視角來講,一個普通的流浪者能被人戴上“大師”的桂冠,也折射出今日社會人們精神生活上是怎樣的底氣不足。綜合各類媒體報導和視頻內容來看,沈蘶先生熱愛學習、有點文化修養是不假,但就其真實水準來說與一名普通學者相比仍有差距,這對一名接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的人來說真還算不了什麽。即便這與他選擇的生活方式存在一定反差,也並沒有多少驚人之處。怎就值得那麽多人去追捧呢?

很顯然,正是因為當下社會大多數人精神追求缺失,讀書學習便成了一件看似移奢的事。而偏偏就是這樣一個普通流浪者,在個人文化修養和精神追求上,遠超過許多人,與他們形成鮮明的反差,便有那麽點引人注目了。那些追堵、圍觀沈蘶先生的人,不管是出於什麽樣的動機,其行為本身就是對自己進行的一種莫大嘲諷。

沈蘶先生不願工作,把在流浪中讀書和分揀垃圾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原本只是個人行為,不必對其有過多的質疑。但是,如果硬要將這種個人選擇無限放大,甚至推上某一道德高位,那就太過荒唐了。我們知道,即便一個人博覽群書、學養甚豐,如果不能將自身才華轉化為創造力量,就談不上對社會的貢獻,也不值得我們去膜拜。不管沈蘶先生學識水準有多高,他如今的躥紅,最多也不過為人們增添點茶余飯後的消遣內容罷了。

換一個角度來講,一個流浪漢之所以能受到這樣追捧,也說明大眾對文化精英階層早已喪失了信任。那句“大師在流浪,小醜在殿堂”能如此得人心,就是最好的證明。正是那些身居廟堂之高的精英名流,不但無法擔當起引領文明進程的職責,還常常爆出眾多醜聞,才讓人們對其喪失了基本信任。與其說人們是在追捧一名流浪漢,更不如說大家是在借“流浪大師”的名義,來諷刺那些表面光鮮、身居高位的精英之流。

事實上,無論這名流浪漢當下多麽的紅,帶給人們的最多不過是一場短暫的娛樂性狂歡,別無更多。在我們生活的時代,原有經典文化早被衝擊得支離破碎,無法擔當起引導人們精神生活之重任。而互聯網技術促成的多元文化生態,雖然也帶來些許文化活力,但過多碎片化信息,只能讓人暫時填補心靈空缺。所以說,我們現在真正所需的,並不是這種麻醉神經的短暫娛樂,而是要重建文化理想,尋找屬於當下和未來的人文精神回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