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馬最美影后竟遭盜墳!夫婦骨灰不翼而飛

7月12日中午時分,一名48歲的高姓男子來到香港跑馬地天主教墓地祭拜,卻赫然發現墓地一處雙人骨灰龕的碑面遭人用硬物打爛,骨灰已經遺失,遂報警。警方趕到,經調查,發現除了遺失了墓主人的兩份骨灰外,還遺失了一串念珠。

香港是一個經常發生“奇案”的地方,但這樁“奇案”尤其令人矚目——無它,只因這裡安葬的兩位先人是富商高福球和他的妻子畢玉儀。

尤其,這位畢玉儀還有個更為名動天下的藝名,她就是曾被稱為“香港的珍珠”的一代玉女巨星尤敏。

畢玉儀是尤敏的原名。

當同事得知此事,告訴我時,真的,心情是極為震驚的。

固然,尤敏之於今天的影迷已經是極為陌生的名字;她1952年加入邵氏,後在電懋大紅大紫,卻在1964年初28歲嫁入高家息影,一入侯門深似海,從影黃金期只有短短十年出頭;她主演的影片也幾乎從未在內地公映過——

但即便如此,隨著華語電影史信息的逐步挖掘開放、內地各類香港影展的策展選片、DVD數字修復出版的推動,尤其是民間迷影收藏文化交流的興盛,尤敏正在越重新為內地影迷所“熟識”。

1953 邵氏公司第一部3D電影《黑手套》為尤敏拍攝

圖源:奇愛葛格的收藏

我在2009年之後,逐步把研究方向從外國電影轉向中國電影,並選擇了冷戰時期華語電影歷史與批評(主體部分從抗戰勝利至六十年代中期)作為主要興趣點,一開始並非因為對這個領域有多少認識(相反這一時期的影像資料和文圖資料都極為匱乏,相比民國電影,五六十年代華語電影的資料即便在國圖、上圖都是很少的),僅僅是因為這個領域乏人問津,似乎更容易從學術角度填補空白。

但一進入這個領域,我便覺得如劉姥姥進了大觀園,隻覺得滿園春色,繁花似錦,太多的美麗看不過來。很多電影史上的表述,都值得因為冷戰華語電影史的發掘而修正、乃至重寫。

更讓人興奮地是,這一時期的華語電影乃是中國女明星最興盛無二的黃金季節。翻閱這時期的雜誌,無論是電影類的,還是社會家庭類的,甚至新聞類的,不分政治態度分野,封面大多被曼妙的電影女郎所佔據,並呈現出明顯的陰盛陽衰的情景。

這當中我個人最喜歡的,除了夏夢,還有的就是尤敏

夏夢:左派長城公司頭牌

但平心而論,尤敏或許是一個沒有突出特點的女明星。

她似乎既不像“曼波女郎”葛蘭那般能歌善舞,才藝全能(早期尤敏在電影裡也有歌唱的戲碼,但似乎並不出眾);也不似張仲文、夏厚蘭、鍾情那般“熱情噴火”,男人與她們四目相對,往往便被一口吞下去;也不像鄭佩佩那般,有著特別出眾的一技傍身,可以化身為武俠皇后。

尤敏的定位,是玉女,這一稱號從她進入影壇,便如影隨形,直到息影從未有過改變

1953年 初出茅廬的尤敏

圖源:奇愛葛格的收藏

《南國電影》第6期(1958年)便對她定義道:“作為一個天主教徒,尤敏平日生活淡泊自持,勤於進修。‘ 銀壇玉女’之稱,一部分便是頌揚她私生活方面的潔身自好。”

影評人司馬芬在《中國電影五十年》(1983年)中,也總結說:“在近三十年的香港影壇女明星中,尤敏予人印象最好,長得清秀可愛,十足的玉女型風味,當年她算是電懋的當家花旦,在聲譽地位上,足與邵氏的林黛分庭抗禮。”

玉女,這種稱呼今天似不少見,不過真能被定位為“玉女明星”樣式的,其實並不多。50年代的時候,有尤敏、夏夢;後來有林青霞,再往後有王祖賢、周慧敏。

張柏芝剛入道時,演《星願》那會兒算得上玉女明星,但是並未能堅持多久。

《今日世界》 104期 1956年 嬌羞的尤敏

圖源:奇愛葛格的收藏

這種明星樣式,除了如上述所言,需要五官清秀,清秀乾淨到能夠打破時光,永遠地充當“影迷情人”的角色;私生活也要低調罕有緋聞,這在今天信息爆炸、需要奮力博眼球的造星業,即便明星自己願意,經紀公司估摸著都未必同意(不信諸位看看屢屢因結婚離婚上微博熱搜的明星們,他們何曾征求過我們的意願!);以及——

塑造的銀幕角色,要符合玉女的要求

非常可惜,由於DVD出版物的原因,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尤敏作品,都集中在電懋時期,比如《星星月亮太陽》《小兒女》等等;條件好一點的朋友,也有機會去香港電影資料館看到更多一點的尤敏作品;尤敏在邵氏父子公司期間拍攝了近20部影片,目前尚無一部被修復出版,這是極為可惜的。

王天林導演、張愛玲編劇《小兒女》

奇愛葛格收集的由尤敏主演的電影小說

好在作為華語電影的收集愛好者,我個人收集了眾多當年出版的“電影小說”、本事及戲橋(一種小型的宣傳頁)。當中基本可以看出,“玉女”明星所呈現出的兩種主要模式:一類是時裝劇,像《紅塵》《好女兒》《癡心井》《龍鳳配》這類;一類是時代劇,如《人約黃昏後》《月落烏啼霜滿天》這類。

無論哪類,是扮演都市白領,抑或是村姑,這批影片基本上屬於在50年代香港影壇最盛行的“小夫妻”“小兒女”的女性情節劇樣式。而對於玉女尤敏來說,她所扮演的,通常都是嫻靜美好,溫柔善良,抑或被侮辱和被損害的弱者形象。

《今日世界》第80期 1955年

圖源:奇愛葛格的收藏

以她當年最常搭配的男明星來說,如成熟穩健的嚴俊,或是瀟灑帥氣的趙雷,尤敏在他們身旁大多飾演傳統的、依附性的、符合仁義禮智信等儒家文化思想的角色。

對比一下當時左派陣營的夏夢。夏夢在《新婚第一夜》《新寡》中所反映出的女性覺醒與抗爭無疑是更為進步的,但我們需要承認,編導在這些電影中也往往加入了傅奇、鮑方這類“男性引領者”的形象。這距離女性的真正獨立尚有很大距離。

因而,總體而言,尤敏是屬於傳統中國的

奇愛葛格收藏:尤敏簽名照

這種模式在今天看起來,或許是不夠的,卻也是最令人憐愛、最令當時男性女性影迷瘋魔的銀幕策略。

連民安、吳貴龍是香港兩位資深的電影資料搜集者和研究者,在他們所著的《星月爭輝:五六十年代國語片演員剪影》一書中,寫道:

認識尤敏實是拜《號外》所賜,還是十六開時代的《號外》,有一期以一幀影星照作為封面,照中人樣貌清麗端秀,原來就是息影女星尤敏。也是這一期《號外》,教筆者從此積極搜尋《國際電影》,特別是尤敏作封面的期數。

然而真正得睹她的演出,要到九十年代後期觀賞她與日籍影星寶田明合演的《香港之星》,能夠在銀幕上得見偶像,那一刻的激動至今難忘。

記得當天在日記寫下這幾句話:“今夜沒有星,都躲到雲裡去,唯獨這一顆,卻永存在我星空!”事隔多年,如今回想,尤敏仍是筆者心中一顆不滅的星星!

當真,我是含著感動和笑,讀這段文字的。

因為作為研究者和電影資料搜集愛好者,大家的心態都是那麽的一樣和真誠!

尤其我們雖無法親眼目睹五六十年的尤敏,卻能在幾十年後因為陰差陽錯的際遇再次和她相逢,這怎麽能不說是一次美好的緣分!

圖源:奇愛葛格的《國際電影》尤敏封面期刊

尤敏與寶田明合演《香港之星》

連民安等提到的《香港之星》,是我個人針對尤敏,最感興趣、卻也難度最大的一個觀察切入角度。

尤敏是五六十年代香港國際知名度最大的中國明星

這主要有賴於她個人先天的優秀條件,以及製片廠對她的力捧,因此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她得以參加多部影響較大的國際合拍片創作。我在近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策展中,提出了“亞洲優先”的策展思路,就是針對近年來朝氣蓬勃、雖然經受地緣政治影響,卻還在努力整合中的“電影亞洲”(Film Asia)現象而來的——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你好,之華》《妖貓傳》《在乎你》以及“薩德”入韓前湧現的一批中韓合拍項目。

“電影亞洲”合拍的典範

而“電影亞洲”的先導和歷史傳承,就從尤敏和她的時代而來

作為當時製片業中的紅星,她得以可以和幾個大公司同時簽約服務(這種特權在當時幾乎只有李麗華、林黛、夏夢幾個大明星具備)。1959年在她進入電懋前(因合約問題,同時兼拍邵氏電影),她完成了中日韓三國合拍的愛情劇情片《異國情鴛》(1958)。這個影片據說現在已無存中文版拷貝,2016年7月底我在韓國出訪時,正好碰上韓國電影資料館布展,展出了《異國情鴛》的原始劇本。

由於語言障礙,以及看不到原始影像,這對我們研究這部電影的歷史價值,造成了很大的障礙。

《異國情鴛》韓文劇本封面,

2016年韓國電影資料館展出

尤敏的事業巔峰,發生在1961年到1963年

這幾年,她在電懋相繼拍攝《星星月亮太陽》《小兒女》等傳世之作,對外則參與了電懋和東寶的合拍三部曲《香港之夜》《香港之星》以及《香港,東京,夏威夷》,尤其後三部影片讓她在日本聲名鵲起。

按照現有的史料記載,在《香港之夜》之前,日本大映老闆永田雅一已經在和“電懋”主要負責人鍾啟文洽談尤敏的合拍項目——這個合作的背景,是基於尤敏在第六屆、第七屆亞洲影展中憑借《玉女私情》(1959,尤敏第一次與電懋合作)《家有喜事》(1960,王晶父親王天林導演)連獲最佳女主角後的人氣躥升。但不曉得,中間出了什麽岔子,最後卻是東寶先聲奪人——也或許是,電懋與日本諸公司的談判都在同步進行中使然。

這三部影片均由尤敏和日本英俊帥氣的年輕影星寶田明合作

出於彩色寬銀幕電影本身的魅力,以及跨國機構間的合力宣發行銷,尤其是尤敏-寶田明這對異國情侶生發出的巨大魅力,讓影片大獲成功。(導演千葉泰樹後來更依樣畫葫蘆地搞出了張美瑤和日本男星出演的《曼谷之夜》)

尤敏更是由此瘋魔了整個東京!

2019年6月,我在上海國際電影節看了矢口史靖的新作《與我共舞》(2019),當中和女主角三吉彩花(1996年出生)搭對手戲的,就有寶田明。

老爺子已經85歲了,還這麽能演!

可惜,這個時候,尤敏已經離開我們23年了

寶田明在2019新作《與我共舞》中

尤敏的銀幕生涯並非沒有爭議。

如果大家有機會翻看一下五六十年代的電影雜誌,關於尤敏的報導可謂汗牛充棟,事無巨細,這為我們了解和研究當時的明星生活,提供了難得的一手材料。出於演員與所屬公司之間商業競爭考量,針對特定公司明星的“輿論戰”,是難以避免的

尤敏和林黛是當時電懋、邵氏的各自頭牌

兩人均曾同時服務於香港兩大影業巨頭

《今日世界》 第82期 1955年 尤敏與邵氏合約問題

圖源:奇愛葛格的收藏

這當中最明顯地,乃是針對尤敏“連莊”亞洲影展影后所傳出的“內定風波”。報紙雜誌連篇累牘的報導、分析、猜測、澄清,軟文和硬文交相輝映,實在是令今人大開眼界的事情。

不過獎項爭議的背後,所清晰投影出來的,乃是商業公司,尤其是邵氏、電懋兩右派巨頭公司激烈廝殺、頻頻製造“雙胞慘案”的真實歷史一頁。

大家都知道冷戰時期香港影壇有左右之分。但相比較左右之間的暗潮湧動,右派公司之間的競爭才是真正的刀刀見血!

《今日世界》 第174期 1959年 電影界掀起微波

圖源:奇愛葛格的收藏

1964年4月,尤敏拍完兩部並不太成功的古裝片《深宮怨》(此片乃明顯仿拍朱石麟《董小宛》,水準卻不及)以及《梁山伯與祝英台》(此片被邵氏李翰祥搶拍偷襲得手,在台灣爆紅),便與香港富商高福球飛到英國倫敦注冊結婚,隨即息影。

有研究者認為,尤敏的息影與電懋老闆陸運濤1964年6月飛機失事事件,有直接的關係;這是必然有關聯的(尤其再加上同年7月17日林黛自殺),但在我看來,避開世俗的煩擾,重新過上安靜的生活,或許才是尤敏的本心!

《星星月亮太陽》中的四位巨星:

尤敏、張楊、葉楓、葛蘭

1962年,尤敏憑借《星星月亮太陽》中的“星星”阿蘭,獲得首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開創了歷史新的一頁。

在《星星月亮太陽》原著徐速所撰寫的人物小傳中,他是如此定義“阿蘭”的:

一個真誠、樸實而身世淒楚的鄉下姑娘。由於家庭環境與愛情環境的壓迫,養成她憂鬱、孤獨、忍辱負重的氣質。作者以星星象徵她的性格,也象徵了中國女性傳統的優美典型。在愛情的觀點上,她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的偉大精神,直令人一掬同情之淚。她從意識到行動,都超出了一般庸俗的佔有欲,達到了真正愛情的最高境界。

這簡直就是為玉女尤敏量身定做的劇本

《今日世界》第96期 1956年/第173期 1959年/第196期 1960年

尤敏兩奪亞展影后 圖源:奇愛葛格的收藏

在我看來,這與其說是對她在這部影片中表演的褒獎,更可以算得上是對她玉女生涯的總結性表彰

2013年正逢金馬50周年的時候,金馬組委會出了一本《那時·此刻》的集子,著名影評人陳煒智用“油然而來,我見憂憐”來形容尤敏,他寫道:

導演易文曾在《星》片特刊裡,稱許這位他習慣直呼小名“露露”的影后“蘊藉含蓄、謙虛斯文,一種油然而來的表演方式,想來觀眾早有讚賞”。日本影壇更贈她一個“可憐女優”的別號,這絕非嫌她“可憐”,而是嘉許她值得珍惜、我見憂憐。

尤敏首屆金馬獎獲獎照片

1996年12月29日,60歲的尤敏因心髒病發猝然離世。《星星月亮太陽》裡另外兩位女主葛蘭(同時也是尤敏的妯娌,86歲)和葉楓(82歲)至今健在。

從年齡的角度看,尤敏過早的離世已然“我見憂憐”,時光來到今日,竟然又發生了墳墓遭破壞的事件,無論盜賊出於何種目的,這總是令我們在世者(尤其是全球各地喜愛尤敏的影迷們)感到感慨和義憤的。

由衷地希望,尤敏——這位我心中最美麗的玉女明星,能夠早日魂兮歸來,永享安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