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自成宣揚“闖王來了不納糧”,他真的沒向老百姓納過糧嗎

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在被明軍合力圍剿後,最後只剩下十八騎逃到商洛山一代。後來,謀士李岩給他出了個“均田免賦”的主意,並且還編成歌謠,“殺牛羊,備酒漿,開了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讓人四處傳唱。

由於當時明朝應付兩線作戰,同時國庫吃緊,因此,明朝的征稅非常重。而李自成卻宣傳不征稅,不納糧。兩相比較,這對老百姓是多大的誘惑啊。所以,李自成在短短的一年多一點的時間裡,部隊就擴容到上百萬。這樣數量龐大的隊伍,讓明王朝措手不及。很快,李自成就打進北京城,逼迫崇禎皇帝自殺,明朝滅亡。

那麽,李自成既然進行了這樣的宣傳,他真的不收稅納糧嗎?

我們知道,稅收是一部國家機器能夠正常運轉的基本保障。因為有了稅收,才能供養皇帝及相關王公貴族過上奢侈的生活,才能給各級官員發放工資,才能給守衛邊關平定天下的部隊提供糧草。如果沒有稅收,那麽整個國家機器都無法動彈了。

關於稅收,老百姓只會有交得多交得少的區別。比如在“文景之治”的時候,讓老百姓上交的稅收就比較少。當然了,交得少,前提是皇帝要節約,王公貴族也要節儉,不能鋪張浪費,不能大興土木。比如漢文帝準備修一個宮殿,聽大臣一算账,覺得太貴,立馬就取消了計劃。

除此之外,天下還不能動刀兵,不能打仗。當年漢景帝的時候,曾經因為一件事和周亞夫發生了矛盾。有五個匈奴將軍投降漢朝,漢景帝便準備封他們為侯,當時周亞夫不同意,說,這種投降分子,不能這樣做。但漢景帝的眼光顯然更高一點,因為提倡休養生息,不能增稅,因此就不能動刀兵。如此一來,用“封侯”的辦法引誘匈奴人投降,就是最好的做法。

既然收稅是一個政府運轉的基本條件,那麽,李自成為什麽敢說這樣的大話呢?他究竟征沒徵收過稅呢?

我認為,實際上,李自成在整個起義的過程中,確實沒有收過稅。

沒有收過稅,那麽,李自成的政府機構,以及軍隊糧草,依靠什麽來保障呢?

李自成的糧草,都是依靠“打土豪”和“開倉”獲得的。

實際上,很多農民起義者,在早期都是依靠這兩項來征集糧草,維持日常開支的。比如隋末農民起義軍瓦崗軍,就曾經多次打劫富戶,同時,瓦崗軍還攻破了隋朝最大的糧倉回洛倉,因此獲得大量的糧草。

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小說《水滸傳》,裡面都是採用這樣的辦法,收集糧草的,而不是收稅。

這種辦法收集糧草,對於農民起義軍來說,好處是很大的。貧苦百姓都有仇富心理。同時,很多富戶的糧食,都是從老百姓那裡搜刮來的民脂民膏。把富戶的糧食給收繳了,老百姓自然非常高興,因此非常擁護起義軍。同時,古代的朝廷都有國家糧倉,比如回洛倉就是一個最大的國家糧倉,裡面的糧食直接供應東都的需要。瓦崗軍打下回洛倉後,就開倉賑糧。而這個做法,一下獲得老百姓的大力支持,瓦崗軍的人馬迅速就壯大起來。

李自成在打進北京城之前,也是依靠這兩個辦法征集糧草和錢財的。

當李自成打進北京以後,實際上他也沒有收稅,而是繼續堅持之前的政策,所以,他要拷掠百官富戶,想從明朝百官富戶那裡獲取糧食和錢財。而京城裡的百官富戶,也幾乎被他拷掠了一個遍。

李自成採用這個辦法,確實也獲得了不少糧食和銀兩,但是,這卻讓他在北京城大失民心。最終當他逃出北京城的時候,幾乎得不到任何支持。

李自成之所以要拷掠百官,也是他信守當初“不納糧”的承諾。但是,這個承諾到京城後,顯然是不能繼續使用的。因為京城就那麽大一點,糧食、銀兩也就那麽多,你搶光了,就再也沒有了。最好的辦法,還是應該征稅。

我相信,若是李自成能夠打敗清軍,他接下來還是只能走征稅這條路。不過因為被清軍和吳三桂軍隊聯合打敗了,他不得不逃出北京城,最終他永遠沒有征稅的機會。

這也算是李自成信守承諾吧,不知道這是不是黑色幽默。

(參考資料:《明史》《明季北略》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