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法相莊嚴:品中國古代木雕佛像之美

佛陀以慈悲度人,我等應以平常心待物;菩薩示現以美,吾儕必以誠心敬之。古正法時佛教布道,不立文字,不設偶像,心心相印,衣缽傳燈。佛涅槃後五百年,有大王者阿育王出世,願造等身佛像以長供之。

“像法”之時,佛教複興,東移震旦,盛於隋唐。複經歷代,至今不衰,良有以也。常見者,金銅及石玉偶像,殊不知,木質雕像良非一般,因易腐爛損毀,難以保存。因此,不殘者稀少,精美者難覓。木像雖以宋元為盛,但珍品存世量極少,且多被國外各大博物館收藏,以為鎮館之寶。

在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記載:東晉名士戴逵曾耗時3年,為會稽山(今浙江紹興)靈寶寺以整棵樹雕成一尊一丈六尺的木無量壽佛像。據考證,木雕佛像最早出現在漢代,在歷代佛教造像中佔有重要地位,然而,由於木器易於腐朽,能留存至今的早期木雕佛像屈指可數。

由於時代、地域文化的差異,在我國產生了風格迥異、各具特色的木雕藝術,並已成為散布在全球各大博物館的藝術珍寶。

1900年,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在新疆尼雅寺廟廢墟發現一尊漢代木雕立像,被視為我國目前較早的木雕佛像,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現存較大的木雕佛像為河北承德普寧寺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通高27.21米,也是世界上較大的金漆木雕佛像。

作為古代佛教造像重要組成的木雕佛像,在歷經歲月磨礪和戰亂浩劫之後,目前存世的作品已屬鳳毛麟角。尤其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木雕佛像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浩劫。由於木雕造像造型精美,輕便易於攜帶,在戰亂之際,深受海內外古董商和藏家珍愛,引發古玩商們在全國各地古寺大肆探搜,大量精美木雕流失海外。

20世紀上半葉,北平達古齋古董商霍明志就曾在法國巴黎舉辦高古木雕佛像展銷會,一次性轉手木雕造像達38尊。據業內人士介紹,在當下國際藝術品市場上偶然見到的木雕佛像中,多半為霍明志舊藏。2002年,英國倫敦中國藝術品古董商艾斯肯納齊出手的一件高142厘米的金代木雕加彩菩薩立像,即為霍明志所藏,而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的金代木雕加彩菩薩立像也為霍明志捐贈。

在全世界中的藝術博物館中,都珍藏有精美的中國木雕佛像,尤以美國各大博物館的數量和質量為最。

比如,美國的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珍藏的一件遼金木雕水月觀音坐像,可視為遼金木雕佛像代表作,其藝術價值可見一斑。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館藏中國文物約有3.5萬件,其中,較為珍貴的當屬以懷履光命名的中國寺廟藝術,以寺廟壁畫和木雕藝術為主。懷履光於1909年至1934年間在中國河南傳教,回到加拿大後,成為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遠東部主任,後將藏品捐贈到博物館。

此外,美國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英國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以及法國巴黎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皆珍藏有數量、品質都頗為可觀的中國高古木雕造像名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