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CF40:理財子公司來了 如何攪動資管這池水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機構 四十人論壇 CF40研究部子玉

  6月,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已正式揭牌開業,隨後中銀理財也獲批開業。7月初,首家城商行理財子公司——杭銀理財獲準籌建。對於理財子公司的相繼成立,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將面臨怎樣不同的挑戰? 

  對資管行業的整頓已經一年有余,期間也歷經陣痛不斷,資管行業現狀如何?取得了怎樣的成效?如何評價《資管新規》的頒布?

  6月,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已正式揭牌開業,隨後中銀理財也獲批開業。7月初,首家城商行理財子公司——杭銀理財獲準籌建。對於理財子公司的相繼成立,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將面臨怎樣不同的挑戰? 

  資管行業透視

  為全面、統一的監管各類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業務,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去年我國頒布了《資管新規》、《理財新規》、《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等監管文件,對資管行業的治理重點包括打破剛兌、嚴格非標資產投資要求、禁止資金池、消除多層嵌套、抑製通道業務等。

  資管行業的整頓已經一年有余,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具體來看:

  一是存量風險減少。2018年資管規模存量有序降低,總規模較2017年壓降了6%。其中,銀行表外理財規模總體平穩,資金信託、券商資管計劃、基金及其子公司資管計劃規模收縮明顯。

  二是嚴控增量風險。2018年,銀行新發行淨值型理財產品4481隻,新發行封閉式非保本理財產品加權平均期限同比增加20天至161天,建立了資管產品統一報告制度和信息系統,新發行資管產品的剛性兌付、期限錯配、資產池行為被打破。

  三是去嵌套初見成效。資金信託、券商資管計劃、基金及其子公司資管計劃規模收縮部分多為資金嵌套。2018年,資金信託中的單一資金信託、券商資管計劃中的單一資管計劃、基金及其子公司資管計劃中的單一資管計劃,在該類資管產品中的佔比由2017年45.7%、85.2%和75.1%降低至43.3%、82.3%和73.8%。

  四是“資金空轉”“脫實向虛”現象明顯減少。截止2018年底,全市場金融同業類產品存續餘額1.22兆元,較2017年初減少5.43兆;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3.8%,較2017年初下降19.08個百分點。 

  如何評價《資管新規》的頒布?

  2018年,中國經濟經歷了“穩中向好”到“穩中有變”的轉變。對此,市場對《資管新規》的頒布存在質疑和誤解,認為影子銀行和非標資產的存在具有合理性,資管行業治理忽視了其補充正規融資渠道不足、服務實體經濟的屬性。對影子銀行的治理節奏過快且存在“一刀切”問題,導致社融增速持續下滑、非標融資急劇萎縮,加劇了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對股市和債市帶來衝擊。

  但細數整頓前的資管行業,具有幾方面特點:

  一是利用分業監管格局下、同一類型業務受到不同監管機構的監管要求來進行監管套利。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銀信合作”“銀證合作”等多層嵌套的方式,規避貸款投向限制、貸款額度管理、利率限制、杠杆約束等監管要求。

  二是加大了系統性金融風險。剛性兌付導致信用風險累積,非標準化債券類資產投資催生影子銀行風險,多層嵌套加劇金融風險傳遞,資金池操作加大流動性風險,非金融金鉤擾亂資產管理市場秩序。

  三是相當部分資管行業募集資金進入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房地產行業以及“兩高一剩”行業,助推了資產價格過快上漲和產能過剩現象。

  四是拉長了銀行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鏈條,增加了進入實體經濟的成本。通過通道業務和層層嵌套,資金在金融體系內自我循環,最終增加了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2017年百兆的資管規模,扣除重複計算(嵌套)部分後,市場估計資管規模為60兆。

  因此從資金的需求和供給來看,我們無法通過資金需求方的合理性來證明供給方的合理性,無法否認資管行業存在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和監管套利行為,無法掩蓋資管行業的發展不當帶來了資源錯配和融資成本增加的問題。另外,資管新規也並非完全切斷影子銀行和非標資產發展,商業銀行理財投資允許公募資管產品投資非標資產,但要求期限匹配、不得多層嵌套。資管新規的頒布推動資管行業的發展更加統一、規範和透明,防範化解了重大系統性金融風險,以期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 

  銀行理財子公司為資管行業帶來哪些挑戰?

  截至目前,已有31家商業銀行披露了理財子公司籌建計劃。其中,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銀行等六大國有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3家股份製商業銀行,以及首家城商行杭州銀行的理財子公司全部獲準籌建。6月,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已正式揭牌開業,隨後中銀理財也獲批開業。如果說2018年是“資管新規”之年,那麽2019年則是“理財子公司”元年。對於理財子公司的相繼成立,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將面臨怎樣不同的挑戰?

  對銀行理財子公司帶來的挑戰:

  理順銀行理財子公司與母行之間的關係。理財子公司要實現業務剝離、獨立運營、自負盈虧、與母行風險隔離,需要開展全方位的準備工作,包括人力資源補充、組織架構調整、制度流程完善等。理財子公司要盡可能多的承接母行的的理財產品,承接老產品的挑戰在於要將其轉換為符合新規的產品,則需通過底層資產轉換、新產品承接、回表等多種手段綜合解決。由於龐大的理財存量資產處置比較複雜,新產品的發行又較為緩慢,因此理財子公司應該充分對接母行的客戶資源、分支機構以及品牌形象,充分繼承和發揮原有業務的核心競爭力。

  淨值型理財產品發行緩慢老百姓風險偏好低、不喜歡波動,對資產的收益性、流動性和安全性方面,更偏向安全性。投資者教育尚需要時間,銀行推行淨值化產品存在一定壓力。另外,銀行理財處於新舊產品轉型的過渡期,淨值型產品與預期收益型產品並存,可能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加劇淨值型理財產品推進的困難。

  投資能力有待提高。銀行理財產品在淨值化管理和打破剛兌後,理財子公司的投資應由持有到期為主向策略投資為主轉變,這需要強大的投研能力。傳統銀行理財在債券、非標等固收類產品投資上具有明顯優勢,但是在股票、股權等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投資方面存在明顯短板。如今非標投資受到限制,理財子公司將會在股票等標準化資產上加大配置力度,這對投研人員的資產配置能力帶來考驗。相對應,理財子公司的人才管理體系需要完善,包括在投資研究、市場行銷、風險管理、交易運營等方面的人才需求。

  全面的風險管理體系亟待建立。傳統銀行理財產品由於“剛性兌付”的特徵,銀行資管業務風險管理更偏重於對底層資產信用風險的考量。在資管新規打破剛兌之後,風險管理應與投資業務相匹配,加強對投資的量化風險監控,推動理財子公司轉向全面的風險管理。 

  對其他金融機構帶來的挑戰:

  理財子公司成立給基金、信託等金融機構帶來一定壓力。按照《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規定,理財子公司可以發行公募和私募理財產品,可配置的資產廣泛,包括股票、非標債權、未上市股權、債券、同業、黃金及衍生品等,加之強大的獲客能力,將會對公募、私募基金公司、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帶來競爭。但理財子公司與基金等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應該是大於競爭的,因其有著不同的市場定位。銀行在固收投資方面具有優勢,但是權益類投資方面則是基金公司的優勢,監管也應鼓勵金融機構之間差異化發展,減少同質化競爭。

  監管標準不統一。銀行理財子公司未來的主要業務是以公募理財為主,包括貨幣型理財、債券型理財、股票型理財等,性質上與公募基金相同,但受不同的法律和監管規定。公募基金受到《證券投資基金法》的嚴格監管,理財子公司發行同樣性質的公募產品,卻沒有受到相對應的在流動性、杠杆比例、集中度、久期等方面的限制,這容易帶來新的監管套利,並加大市場的不公平競爭。

  私募股權與創投基金缺乏長期資金來源。《資管新規》實施以前,私募股權與創投基金的資金多數來源於銀行理財以及其他資管產品,佔比高達83%。CF40理事、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指出,VC/PE是創新資本形成的重要載體,是市場化最充分、最具活力和效率的創新投資活動。但我國私募股權與創業投資基金的資金來源中,長期資金佔比較低,社會保障基金、慈善捐贈類社會公益基金等出資佔比合計僅為0.5%,遠低於美國各類養老金計劃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中高達32.7%的出資佔比。因此需要適時考慮長期資本培育問題,提供有利於長期資本形成的制度激勵。

  資管行業仍需關注的問題

  2020年過渡期後,實現理財存量表外轉表內、非標轉標存在困難。一是銀行理財存量業務轉型中,會存在銀行缺乏充足資本金對接、未到期資產承接中缺乏合理估值、淨值型新產品發行存在壓力等問題。二是部分非標資產由於自身屬性,難以轉化為標準化資產。三是要考慮到影子銀行整頓中給市場帶來的陣痛以及局部風險,整頓過程要把握節奏和力度。

  警惕銀行的結構性存款成為保本理財產品的替代。資管新規規定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表內資管業務。為對接銀行表內保本理財,銀行結構化存量規模出現明顯增長,導致結構化存款實為保本保收益的剛性兌付產品,加劇了金融風險。

  金融市場缺乏市場估值與風險定價能力。我國金融資產定價多是根據負債來確定的,是由資金的成本來決定資產的收益,而對底層資產的敏感程度較低,基於企業主體信用的風險評估及定價機制尚不成熟。

  投資者培育。隨著平均收入水準的提升,居民有廣泛的資產配置需求。需要考慮通過制度設計,加強投資者教育與分級,讓風險偏好高、投資期限長、且具有較強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增加長期資金供給,為市場提供長期資金。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營利性的專業智庫,定位為“平台+實體”新型智庫,專注於經濟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