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氣血在四季的不同養生法

春天的時候,人的氣血從內向外走,整個自然界也處於萬物生髮的時候,在這個季節裡, 一定記住要「夜臥早起,廣步於庭」「夜臥早起」,就是要早睡早起,有助於陰氣的閉藏,恢復氣血,「廣步於庭」,就是要經常到外面去散散步, 感受一下大自然萬物生髮的氣息, 和自然界構成一種和諧的狀態。

中醫說五臟裡面,肝在對應的季節為春,也就是說肝在春季對人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肝有疏發的作用,它能夠調節氣機,讓體內的氣血有序運行,肝氣的特徵就像春天一樣,要求調達、升氣、疏發,如果精神不暢快,氣機不升發,人就容易鬱悶,從而使氣血上湧,嚴重的時候會引起吐血、嘔血, 基至昏厥,也會傷到脾胃,引起脾胃消化功能的失常。

唐代藥王孫思邈曾講:「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按照藥王所示,春天可適量吃些大棗、 蜂蜜之類滋補脾胃的食物;還要多吃蔬菜,如芹菜、菠菜、白菜、油菜、萵筍、綠豆芽、胡蘿蔔等,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也可吃些蔥、薑、蒜、韭菜, 祛陰寒且助陽氣升發。

春天宜食的食品還有山藥,山藥「溫補而不驟,微香而不燥」,具有健脾補胃的作用,晩春氣溫日漸升高,飲食應注意清淡,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以防體內積熱,邪熱化火,導致疔瘡癤腫等疾病。 總之,清淡爽口的飲食利於春季養生。

到夏天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容易心情煩躁,動輒可發脾氣。這是因為夏天人體內部的氣血不足,這時大家一定注意,要「晩臥早起,無厭於日」,夏季應晩睡(最好不超過23點)早起,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同時適當午睡以補充睡眠的不足,也能有效預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臟疾病的發生,午睡一般應在午餐後15~30分鐘,來取臥姿,時間以30分時為宜。

夏天養心安神之品有茯苓、麥冬、小棗、蓮子、百合、竹葉、柏子仁等,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小米、玉米、豆類、魚類、樣意、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蘆筍、南瓜等,少吃動物內臟、雞蛋黃、肥肉、魚子、蝦等,少吃過鹹的食物, 如鹹魚、鹹菜等。以下幾種夏日常見養心瓜果,適宜多食, 一是西瓜:除煩止渴、清熱解暑,二是黃瓜:皮綠汁多脆嫩鮮美,含水量約為97%,是生津解渴的佳品;三是桃子: 生津、潤腸、活血、消積適用於煩渴、血瘀、大便不暢,小便不利, 脹滿等症,四是苦瓜:能除熱邪、解疲勞、清心明目,工作勞累的人可以多吃些。

到秋天的時候,養生之法應該是「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就是說我們的生活規律要跟著雞走,雞進窩了就睡覺,雞出來了就起來。這時候,人的氣血正好是從外向內收的時候,而白天人的陽氣都在外面,晩上陽氣歸於內,如果按照與雞俱興、早臥早起的生活方式,那麼人的氣血就會保持良好狀態。俗話有「一夏無病三分虛」之說,因此在秋季應該注意適當進補,在飲食上遵守少辛增酸的原則,以養肝氣,以溫、淡、鮮為宜,不吃過冷、過辣、過黏的食物,多食芝麻、核桃、糯米、 蜂蜜、乳品、梨、甘蔗等食物,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粥、紅棗糯米粥、黑芝麻粥等都是秋令飲食佳品。

在水果中,秋季食養首選梨,梨有百果之宗的美譽,入肺、胃經,具有兩大效用, 一是滋陰潤肺,二是清熱化痰,生食或搗汁飲服,或熬膏調服都可,古代就有針對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晩晩蜜湯」。 白天喝點鹽水,晩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

到冬天的時候,大家一定注意,要早臥晩起,必待日光,大意是冬天的三個月,是天地之氣閉藏的季節,是生機潛伏,萬物閉藏的時令,我們應該順應這一季節的變化,不要擾動人體閉藏的陽氣, 安事操勞,適宣早睡晩起,最好待到太陽升起後再起床,要使神志深藏於內,安靜自若;要遠離寒冷,接近溫暖,避免頻繁出汗,以免人體陽氣不斷損失,這是適應冬季的氣候而保養人體閉藏機能的方法,違逆了冬季的閉藏之氣,就要損傷腎臟,使提供給春生之氣的條件不足,春天就會發生手足軟弱無力而逆冷的疾病。

冬季食補佳品有胡桃肉、桂圓、牛肉、狗肉、大棗、蓮子、羊肉、栗子、花生、黑木耳、豆漿等。冬三月忌食和少食綠豆、生藕、香蕉、蒓菜等,另外,由於白酒具有調和氣血、舒筋活血、 抵禦風寒的功效,加入補益強壯的人蔘、鹿茸、海馬、杜仲、肉桂等中藥服用,更具有溫補健身之效,不過切記要適度。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四者是相互關聯、相輔相成的,當季養生不當, 必然會影響到下一個季節,現在我們知道該如何健康地度過每個季節了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