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紹興為何盛產師爺?是有歷史原因的

紹興一地自古以盛產足智多謀的名謀而聞名天下。至清代,更是形成一個特殊的幕僚群體—紹興師爺。昔年的紹興師爺既以飽學博識、睿智精明、處事周全作為從幕資本,又大多秉性耿介、剛直不阿,以匡扶正義為己任。如曾任明代抗倭名臣胡宗憲幕僚的徐(渭)文長,入幕意在抗倭,而非圖升官發財。時督府威勢森嚴,一般幕客皆“膝語蛇行,不敢舉頭”,惴惴然惟恐獲罪。

惟徐文長卻始終戴敞烏巾,侃侃而談,旁若無人,“矯節自好,無所顧請”。紹興師爺雖系幕僚,但他們“儼然以賓師相處”,恪守“盡心”、“盡言”、“不合則去”之從幕“三準則”。“盡心”即傾全力為幕主做事,不存異心;“盡言”即暢所欲言,不時糾正幕主在政務中之差錯;“不合則去”,則指一旦幕主處事不公,雖經反覆勸阻仍毫無轉變,便可自行拂袖棄幕主而去。他們絕不會拘泥於某一幕主,為獲取蠅頭小利而傷天害理。他們大都心存天理、國法、人情。紹興一地,自春秋越王勾踐爭霸始,在大夫文種(此公應該是紹興師爺的“祖師爺”。當年他向勾踐獻“七術”,最後僅用“三術”即滅吳,同時也引來殺身之禍)等的倡導下,便重視發展教育。

西晉末葉,晉室南遷,是為東晉。山清水秀的紹興招來眾多北方士人聚首,文學流風由此應運而生,歷南北朝而不衰。紹興開始形成重讀書的風尚,對求功名趨之若鶩,經隋唐、兩宋的進一步強化,得以最終確立。所謂“無論文武,總以甲為重,謂文以途,否則胸懷韜略,學貫天下,皆目為異路”,讀書求仕成為一代又一代紹興人畢生的奮鬥目標。至清代,這股求仕之風更盛,從清順治至宣統元年,紹興一地中進士者多達六百三十八人次,中舉人者二千三百六十一人次。如此眾多獲功名者,便產生產生兩個結果:一方面官職有限,中士者只能候官補缺,期間,便大量作幕僚,使幕僚群體日益壯大;另一方面進一步剌激人們去苦下功夫讀書,因為,一旦中舉,可由清貧布衣走向高官厚祿。

紹興師爺群體的出現,還有一個特殊的歷史背景,即從順治至乾隆四年屢興文字獄。尤其是在處理汪景棋、查嗣庭一案時,突然詔停浙江鄉試、會試,一時堵塞發紹興學子登科入仕的通道。大量學人只得放棄科舉,轉向學律從幕。於是,日漸形成一個以家庭、鄉土為紐帶的幕僚群體。紹興籍師爺龔萼在《雪鴻軒尺牘》中說:“吾鄉之業於斯者不啻萬家。”他們遍布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衙門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地域性“師爺幫”,彼此聲援,相互提攜。其他鄉籍的師爺也紛紛轉投之,以“紹興師爺”自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