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足協杯爆冷後的冷思考:不正常與畸形發展的全面疊現

足協杯冷門跌爆足協杯冷門跌爆

  來源:馬德興 德興社

  
2018年足協杯第四輪角逐已經結束,繼上輪比賽中12支中甲球會遭“滅”之後,本輪爆出的最大冷門無疑是衛冕冠軍上海申花隊以2比3被中乙球會南通支雲隊所淘汰,加上長春亞泰以及河南建業,三支中超球隊完成了“一輪遊”。而且,目前已經可以確定的是:南通支雲將在1/8決賽面對淘汰了長春亞泰隊的四川九牛隊,這確保了今年的足協杯八強中將肯定出現一支乙級隊面孔!從積極的角度來說,足協杯是低級別球會實現“逆襲”的最好舞台。但在“冷門溫床”的背後,足協杯賽將當前中國足球發展過程中的某些“不正常現象”甚至是“畸形之勢”全面顯現出來了。

  1

  沒有外援

  中超一片狼藉

  “中超靠外援!”這是中國職業足球20多年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鐵律”。今年亞冠聯賽小組賽結束之後,中國在亞足聯的技術評分體系中排名首位,尤其是代表中超征戰的四支球會表現整體不錯,進一步擴大了對其他亞洲國家的領先優勢。這當然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但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中超球會之所以最近幾年來在亞洲賽場上的表現尚可,根本在於各球會拚命“砸錢”引進世界級大牌,一家俱樂部一個賽季的投入幾乎相當於近鄰韓國聯賽所有12家球會一個賽季投入的總和,一名外援的總費用相當於日本球會兩三個賽季的運營總成本。如此高昂的支出,取得些成績顯然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外援的加盟,是否意味著中超聯賽的整體技戰術水準已經有明顯提升?儘管這樣的話題一直存在著爭議。但是,今年足協杯賽第四輪比賽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給出了最好、最具說服力的答案,因為足協杯賽恢復至今,從未像今年這樣有11支中乙球會以及1支業餘球會闖入到第四輪中。

  按足協杯賽的相關規定,在外援的使用上,高級別球隊需要遵循低級別球隊所在聯賽的相關規定,即中乙和業餘聯賽不得使用外援。於是,中甲球隊在對陣中乙及業餘球隊時不能使用外援,中超球會同樣不能使用外援。於是,在第三輪比賽中,沒有了外援的12支中甲球會遭“團滅”,恐怕就不是一個巧合。在這些被淘汰的中甲球會中,或許存在著個別球會選擇戰略性的“放棄”、派遣替補或預備隊球員出戰的情況,如同在本周的第四輪比賽中河南建業隊因為深陷保級區、前主帥剛剛下課,助理教練馬寶剛率替補與預備隊球員客場作戰,結果被中乙的沈陽城建隊所淘汰。像長春亞泰隊也是派預備隊出戰。

  但這樣的情況未必具有普遍性。就像上海申花隊雖然外援沒有出場,但陣中最好的國內本土球員從門將李帥到秦升、榮昊、艾迪等基本都出戰了,像毛劍卿也替補出場了。而江蘇蘇寧隊憑借最後時刻對方的烏龍球1比0險勝中乙的四川安納普爾那隊、上海上港隊1比0險勝中乙的陝西大秦之水隊、北京人和隊通過互射點球淘汰海南FC隊等,幾乎都派遣上了征戰中超聯賽的主力球員;廣州恆打隊也幾乎是半主力半替補陣容,勉強以1比0取勝中乙的寧夏山嶼海隊;等等。

  “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中超球隊沒有了明顯的優勢,雙方的實力差距也沒那麽大了。所以,我覺得一切皆有可能,這個結果也是我們意料之中的。”淘汰了申花隊的南通支雲隊主教練魏新賽後如此點評,實質是點破了低級別球會“逆襲”的本質。相信N多球迷都還記得一年前上海上港隊面對蘇州東吳隊時的狼狽情景。雖然上港隊最終互射點球淘汰了對手並最終闖入冠亞軍決賽,但擁有多名國腳壓陣的上港隊也未能在實戰中表現出多高的技戰術水準。換而言之,中國當下的本土球員水準,除了個別球員像鄭智、武磊等確實技高一籌、無人可以替代之外,其他有特點的球員屬於鳳毛麟角,誰也未必就比誰肯定高出一大截。

  所以,過去這些年來,中國國家隊緣何技戰術水準不高、在洲際賽場上的成績與表現每況愈下?根本就在於中國本土球員的品質在大幅度下滑!沒有了外援的骨乾作用與引領作用,本土球員所組成的國家隊不可能有實質性的改變。裡皮到來之後,中國隊在俄羅斯世界杯12強賽後半段雖然表現有很大改觀,但某種程度上就只是打了針“雞血”一樣,一個“中國杯賽”立即讓中國隊原形畢露。而在高薪強力外援加盟之後,中超球會亞冠賽場上表現不錯,並不意味著中超聯賽的技戰術水準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今年足協杯第四輪比賽已經作出了最好的闡釋。

  2

  U23新政催生

  “高薪低能”

  U23球員必須首發已經今年中國足壇強製性規定,足協杯賽也不例外。由於“U23新政”的全面實施,今年國內球員轉會市場上出現了一個全新的情況,即各中超、中甲球會中眾多已經不符合“U23政策”的球員大量“往下走”,紛紛加盟中乙球會。這使得今年中乙聯賽以及中乙各隊的整體實力與水準較往年有明顯提升。所以,在第三輪比賽中,11支中乙包括屬於業餘球會的武漢楚風合力隊“團滅”中甲球會也就再正常不過了。譬如,像去年還為國安征戰中超的杜明洋如今已是楚風合力的核心級球員了;南通支雲隊本賽季引進了在上港不受重視的朱崢嶸,正是後者的助攻,讓南通隊攻破了申花的球門並掀起了逆轉的高潮。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可以列舉出很多。但問題在於:U23新政的頒布,本意是希望更好地培養年輕球員,但在所謂的“市場行為”遊戲規則下,一名U23球員在中超輕易就可以拿到3、400萬元年薪,而一名當打的球員在中乙最多也就百萬年薪左右。但年薪真的就是技戰術水準的標誌?看看廣州恆大隊與寧夏山嶼海隊的比賽中恆大隊高價引進的那些U23球員之表現,在給於他們如此高之薪水,意義究竟何在?

  中超、中甲職業聯賽的“畸形”也就體現於此:一方面,各俱樂部投入如此巨大,不止是給外援支付天價薪水,更給本土球員支付離譜的高薪,而整體水準相比中乙球員也未見得就明顯高出一截;另一方面,所謂的新“U23新政”讓N多當打球員受製於出場機會,甚至不得不讓位於技戰術水準遠不夠格U23球員,無法在最高級別聯賽中出戰;而低水準的U23球員卻可以堂而皇之地登上最高級別的聯賽。這樣的聯賽又何以顯現出真正的價值?

  一個足協杯第四輪一輪比賽,將中國足球當下發展的“畸形”全都打了出來!這或許才是足協杯賽最大的意義與價值。

  本账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账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