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銀隆生病:訂單下降導致產能過剩 部分生產線停工

  銀隆生病

  ■本報記者 盧曉 北京報導

  一年多前,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投入全部身家的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後簡稱“銀隆新能源”)還在風光無限地到處拿地。而進入2018年,銀隆的經營風波持續不斷。

  近日,銀隆新能源各大園區電池訂單減少、工廠停產的消息持續發酵。5月30日,還有媒體報導稱銀隆新能源投入150億元建設的洛陽工業園區進展緩慢。

  產能過剩伴隨著訂單減少。而訂單減少則讓銀隆新能源的激進擴張後遺症凸顯。銀隆已經完成了從創始人魏銀倉到具備格力背景的長官班子的權力交接。進入整頓期的銀隆,2018年會怎樣呢?

  訂單減少與經營風波

  停產風波最先從河北銀隆曝出。

  近日,位於河北省武安新能源產業園的河北銀隆率先傳出訂單下降導致產能過剩,部分生產線停工、員工被放假的消息。而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工廠減產、員工被放假的情況在銀隆新能源的多地園區都有發生。

  此外,銀隆的在建工程也不太順利。正在建設的銀隆洛陽工業園區此前傳出建設施工速度緩慢,工程或無法按期完成的消息。

  《華夏時報》記者就上述相關問題向銀隆相關負責人求證。但截至記者發稿,都未收到銀隆相關負責人的回復。

  但銀隆新能源的微信公眾號在5月31日發布的文章中稱,銀隆正處於生產旺季。而在該公眾號5月30日的文章中還提道,投產不足一年的天津銀隆在5月接到大批訂單。

  事實上,進入2018年,銀隆就一改此前到處拿地的高調氣勢。今年1月,銀隆被曝出拖欠供應商約12億元貨款。其中,銀隆還與其供應商之一珠海思齊電動汽車設備公司鬧到“法院見”。

  銀隆電池訂單減少被認為源於旗下整車廠廣通汽車的訂單減少。據記者了解,2017年銀隆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一共配套了59款產品,其中僅3款產品不是銀隆自己生產的。

  事實上,2017年銀隆的新能源汽車已經遠低於預期目標。銀隆相關負責人此前曾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銀隆2017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為8712輛,全國排名第三。但銀隆此前宣布2017年的目標是3萬輛。

  除了整個行業受補貼新政影響出現市場增速放緩外,銀隆力推的鈦酸鋰電池技術始終在業界存在爭議。真鋰研究的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電動汽車市場中,鈦酸鋰電池實現裝機533.4MWh,僅佔鋰離子電池整體裝機量的1.59%。其中,珠海銀隆的裝機量佔到國內鈦酸鋰裝機市場的95.3%。

  從整個國內新能源行業來看,銀隆幾乎是唯一力推鈦酸鋰電池技術的企業。鈦酸鋰電池技術被認為適合在公車場景落地。銀隆官網顯示,其生產的銀隆鈦·廣通車已在全國80多個城市運營。

  但在公交場景下,銀隆電池技術的密度短板依舊顯現。此前有消息稱,廣通汽車電池支撐的行駛裡程約為30公里,司機抱怨需要頻繁充電。還有報導稱,由於續航裡程短導致各種不便,河北省武安市已經將一些跑鄉鎮的銀隆電動公車又換回燃油公車。

  而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純電動客車的續航裡程普遍在150公里到200公里。他表示目前更多企業採用的是三元鋰電池技術。

  產能大躍進

  雖然銀隆新能源汽車在2017年的銷量大幅小於預期,但銀隆在全國多地的產能大躍進卻沒有停止。

  在拿到董明珠等明星企業家的30億元投資後,銀隆新能源開啟了快速擴張。據《華夏時報》記者粗略統計,2017年銀隆新能源在蘭州、天津、攀枝花、珠海等7地簽下了投資規模高達800億元的新能源產業項目。而加上這些新規劃的項目,銀隆新能源在全國布局的產業園區將高達11個。

  洛陽產業園區就是銀隆產能擴張的縮影。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銀隆計劃實現年產1萬輛純電動商用車、年產5000輛純電動特種專用車、年產5000輛新能源環衛車,以及新能源皮卡車、純電動農機具等多個新能源車型。

  高頻率的投資節奏考驗銀隆新能源的資金能力。但銀隆相關負責人此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銀隆的數百億投資規模是戰略性規劃,要通過比較長的時間來進行。他認為目前外界對這方面的解讀有些過度。

  但銀隆新能源主管財務的副總裁李志此前曾對媒體稱,由於目前多個產業園同時在建,並且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資金未到账,銀隆2017年確實入不敷出,總的資金差額為40億元左右。

  上述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銀隆的銷售模式大多是先交車,再分期回款,對企業的現金流會造成一定影響。此外,銀隆的銷售對各地政商關係有較多依賴。而李志則在上述採訪中稱,2017年的80多億總銷售回款中,十幾億是當年訂單的銷售回款,數十億是2016年訂單回款,還有十幾個億是2015年國家補貼資金。

  銀隆2017年未經審計的年報顯示,其當期實現營業收入87.52億元,淨利潤為2.68億元,同比下降近七成。此外截至2017年12月31日,銀隆的負債總額為237.67億元。

  “格力系”改造銀隆

  董明珠已經許久不曾為銀隆在公開場合月台。

  董明珠在入股銀隆新能源後,常與魏銀倉一同露面參加活動或調研。但在2017年8月與洛陽當地政府簽訂新能源方面的合作協定後,《華夏時報》記者尚未查到魏銀倉與董明珠一同出席活動的公開記錄。

  但在董明珠不為銀隆公開月台的同時,具有格力背景的高層逐漸取代銀隆創始團隊,掌握話語權。

  工商資料顯示,銀隆新能源的法人代表在去年11月28日由魏銀倉變為孫國華。孫國華同時還是公司總裁。而目前,銀隆新能源的總裁、法人代表則是曾擔任過格力電器(鄭州)有限公司總經理的賴信華。

  目前,魏銀倉全資控股的珠海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依舊是銀隆新能源的大股東,持有近26%的股份。董明珠以近17.5%的持股比例位居第二大股東。

  上述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格力系力量進入後,銀隆目前正處於內部整頓期。此前已有消息稱,銀隆的供應商反映銀隆現在工作中照搬冷氣機行業管理供應商的辦法,要求供應商簽品質保證協定,頻開罰單。

  事實上,董明珠也在今年3月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銀隆的企業文化存在管理粗放等問題。她還稱,“這並不是冷氣機企業管汽車企業合適不合適,而是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達到消費者的滿意為標準。”

  銀隆新能源的公眾號文章也顯示出其正在品質方面加強。該號發布的文章顯示,珠海產業園整車廠陸續制定發布了《三大紀律 工作禁令》等管理條例。該文還稱,篩選檢驗部副總經理林水春提道,2018年共同努力將品質打造成公司的新名片。

  資深家電產業觀察人士劉步塵認為,銀隆有些像新能源產業中的樂視,董明珠扮演的角色則同孫巨集斌一樣。他認為銀隆的技術路線出現偏差,“如果電池沒有續航裡程做前提,安全就沒有價值。”他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責任編輯:李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