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把便」 VS 如廁訓練,到底哪個更適合自己的寶寶?

現代家長對於「把便」有過多的擔心和指責,認為這種傳統的排便方式可能引起非常多的不良後果。希望讀完這篇文章後,家長可以理清一些沒有依據的觀點,減少不必要的內疚和擔心。

1

什麼是「把便」?

「把便」大概是這樣子:家長兩個手分別握著孩子的大腿,然後稍分開,暴露孩子的肛門和生殖器,讓孩子半坐於大人的膝上,同時發出「噓噓」聲或者「嗯嗯」聲鼓勵孩子排尿或者排便。

「把便」和目前權威機構主張的如廁訓練的區別在於:

  • 開始時間:「把便」一般是從出生後或者在出生幾個月內就開始了,而如廁訓練的建議開始時間為不早於18個月;

  • 方式:「把便」時嬰兒被動固定於特殊體位,如廁訓練時幼兒主動蹲坐於坐便器或者馬桶上。

「把便」的迷思

孩子如廁的問題在於,我們不知道何時用何種措施才能更符合他們的需求,往往要靠大人去猜,猜的結果不一樣就容易有爭議

近幾年,對主流如廁訓練方法質疑又多了起來,一些人重新開始關注「排便交流」這種更傳統的方式,也就是從出生開始就關注孩子的身體語言、聲音和排便模式,有信號時就幫助孩子對著水池、便盆排便,類似於我國的「把便」,甚至有專門的組織在推動。

2

「把便」的危害有那麼嚴重嗎?

「把便」的危害

就在一些人在重新關注「排便交流」這種傳統的方式時,國內的「把便」卻被貼上了「陋習」的標籤。種種聳人聽聞的危害流傳甚廣,但事實卻多為沒有根據的臆想:把屎把尿會導致便秘、肛裂、痔瘡、直腸脫垂、關節損傷,會導致尿床、心理問題……雖然沒有有品質的研究,也沒有相關數據,但並不妨礙一些專家傳播一些令人驚恐的觀點。

更多人則是先入為主地把「把便」認定為一種強製的過早排便訓練方式,然後把強行的如廁訓練產生的問題都加到了「把便」頭上,進而給把便貼上「陋習」的標籤。

研究的結果

「把便」是一種很早就開始的如廁訓練,有些人認為過早訓練會導致便秘等問題但這是無根據的猜測。國內「把便」這麼常見,但兒童便秘的發病率約為4.73%,並不比很少「把便」的發達國家高。在一項針對1000多名孩子的問卷調查裡,美國黑人孩子排便訓練比白人孩子更早,但他們之間的排便習慣並沒有區別。

至於說這種「把便」的體位會導致肛裂、痔瘡、直腸脫垂更是憑空想像,把便的體位對孩子來說和蹲坐在馬桶上並沒有太多區別,肛裂主要和便秘有關,直腸脫垂更多和先天發育、營養不良有關,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證實它們和把便有關。兒童痔瘡更是極少見,成年後的痔瘡不歸咎於幾十年不良的生活排便習慣卻歸咎於嬰兒期短短的「把便」時間更是思維奔逸。

至於心理的影響,只要不是強製給孩子「把便」,不是在公共場合把便,孩子也沒有任何不良情緒的表現,這種擔心也是多餘的。美國兒科學會雖然推薦18個月後進行訓練,但其旗下的科普網站裡也說了,只要不強迫、虐待孩子,在18個月之前訓練也不太可能給孩子造成任何傷害。

3

究竟要不要「把便」?

「把便」的道理

有人認為太小的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括約肌,新生兒排尿是脊髓反射的結果,所以不建議太早開始訓練。

但事實可能並不是這樣,即便是新生兒,排尿排便也是受大腦控制的。通過腦電圖追蹤,發現哪怕是新生兒,在排尿前大都會有大腦喚醒活動。只不過孩子在18個月之前膀胱和外括約肌之間的協調不那麼好,會導致排尿間斷或不完全,所以排尿次數多,大約每小時就會排尿1次,容易給人不能控制小便的印象。

可能也正是因為孩子自己能感知便意,所以孩子才會有扭動身體、哼哼唧唧、哭鬧這些反應,讓家長注意到排便信號。孩子有了排便信號,而且能自己控制括約肌,當他把大人的把便動作、聲音這些刺激和排便關聯起來,他就能主動配合排便,「把便」才有可能成功,而不是每次都是碰巧把出來的。

如廁訓練VS「把便」

與「把便」不同,以孩子為導向的如廁訓練強調的是尊重孩子的意願,所以建議在孩子能語言表達想或者不想之後再開始。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更確定孩子的意願,但不好的地方就等於在孩子還不能說話時就忽略他們的排便意願。

具體對比,讓我們看看這張表:

從上面的分析大家可能也可以看出,「把便」並不是一無是處的。就當前的證據而言,建議還是按照主流的方法給孩子進行如廁訓練,但在國內有「把便」這個養育傳統的大環境下,別人要「把便」也無須進行過分反對。

需要強調的是,不管是「把便」,還是按照主流的方法給孩子進行如廁訓練,前提都是不要強迫孩子,照顧孩子的隱私,不要在公共場合隨意把便

「把便」的建議

如果你真準備要「把便」,可以參看下面的建議:

  • 首先要觀察孩子是否有排便信號,如果有,可以給他準備一個小便盆,在他有排便信號時扶他坐在便盆上。

  • 善始善終,不要一會兒把一會兒不把,讓孩子無所適從。

  • 了解了孩子的排便模式後,再按孩子的意願來輔助排便。不要在孩子不配合的時候還強行把便,也不要圖自己方便,非要孩子在某個時間排出來,更不要強求孩子一定要在什麼年齡能大小便自製。

  • 不要在公共場合把便,影響公共衛生和別人的觀感,也毫不尊重自己孩子的隱私。

  • 在孩子完全大小便自製前,不要輕易脫離尿褲。孩子出門要穿紙尿褲,孩子有排便信號時找衛生間。

  • 如果觀察不到孩子的排便信號,或者沒時間、精力和信心去堅持觀察排便信號、輔助他排便,就建議不要嘗試「把便」

主流的如廁訓練

主流的如廁訓練方法是美國兒科學會推薦的,也是目前在西方國家應用比較多的方法,加拿大兒科醫生協會(CPS)推薦的方法也類似。

當孩子能模仿大人的行為,能用語言表達意願,能自己在坐便器上坐下站起,同時孩子能保持紙尿褲乾燥較長時間,那說明他已具備了開始如廁訓練的條件。通常孩子要到1歲半到2歲半才能達到這些要求

當家長評估孩子已經準備好了,可以給他準備一個坐便器,放在他玩的地方讓他熟悉,並告訴他這是他用的東西。在此期間可以給他講故事或者吃東西讓他習慣在座椅上安坐,如果孩子坐不住也由著他

過了一周或更長的時間,當孩子已經習慣了坐便器,可以每天試著讓他不穿紙尿褲坐著,但這時還不要試圖讓他在上面排便,可以給他換紙尿褲後把紙尿褲扔在坐便器裡,並告訴他這就是臭臭去的地方。

當孩子理解了這些並對坐在上面排便有興趣了,就開始讓他嘗試,一旦成功了就可以每天帶他去幾次,每次排便成功要表揚鼓勵他,如果每天都能在上面排便幾次,就開始試著一段時間不用紙尿褲改穿內褲,然後逐漸過渡到白天脫離紙尿褲,最後到晚上也不用。

這個過程不一定是一帆風順的,隨時可能遇到挫折,這時不要著急,也不要給孩子施壓,過分施壓往往會導致孩子對排便感到恐懼,反而導致憋便、便秘和心理問題

無論怎樣,健康的孩子遲早能訓練好

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在孩子下次生病前》 程景民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