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技術進校園,個性化教育還會遠嗎?

大數據、AI等技術正越來越多地融入到學校教學中。 圖/視覺中國

老師利用移動端生成的學情報告,捕捉每個學生的動態學習過程,完善改進教學;學生通過查看電子錯題集,了解對每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及時查缺補漏……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正逐漸影響並改變著傳統的教與學。

從教學場景、教育手段到教學方式,伴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學校正在發生怎樣的變化?技術如何影響學校教育?記者到學校進行了實地探訪。

人工智能技術進入中小學教學

“道德與政治學科的學習理解力最強,達到0.77分(滿分1分);應用實踐能力和遷移創新能力在語文學科表現最為突出……”通州區一名小學生的“智慧學伴”app上,清楚地記錄著他在各學科關鍵能力要素的表現。

自2016年11月開始,智能教育公共服務平台“智慧學伴”落地通州、房山等地的學校,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了解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和學科優勢,幫助老師及時發現問題,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

新技術促進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此前,未來學校的建設重點在於學習太空設計、未來學習方式變革、未來課程體系再造、未來學校組織創新等維度,如今,隨著新技術融入教學,大數據支持下的課堂教學成為新增維度。”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禹說。他觀察發現,助力學生均衡全面發展和促進教育個性化,是新技術影響傳統教育的兩大方面。

記者採訪了解到,目前,北京不少中小學在教學、測試、評價等環節引入了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人大附中西山學校探索“1對1數字化未來學習”,師生每人配備一台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學生可以使用雲平台上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料,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進度。同時,教師也可以運用多種教學app,實現對每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並及時優化。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國際學校則利用O2O(online to offline)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如開展合作學習、項目式學習等,提高課堂效率。

不僅如此,一些學校也在硬體設施上下了工夫。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建設了智能科學與技術實驗室和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驗室。其中,人工智能機器人實驗室軟硬體裝備涵蓋VEX機器人等多個平台,學生可開展人機互動、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

拒絕拿來主義 建立校本特色數據庫

從頂層設計上,人工智能技術也“進”了校園。今年10月,北京市育英中學宣布與科大訊飛合作建立人工智能應用特色校。北京市育英中學校長徐素霞介紹,雙方將從建設人工智能環境、提升師生人工智能應用能力、培養師生人工智能思維三大方面開展合作,打造智慧型學校。“除了在新校區建設上投入使用相應的軟硬體設施外,還將通過培訓教師,提升老師的人工智能應用能力、使用熱情;培養學生,開展適合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學習的人工智能課程等。”

在徐素霞看來,能否充分利用技術,為教育減負增效,需要以數據作為支撐,建立智能、快速、全面的教育分析系統。

徐素霞認為,不同學校的學生存在差異,一定要結合自身校情,進行數字化教育資源補充。“目前市面上相應的產品很豐富,不能一味‘拿來主義’。我們希望能夠更多關注課堂生成,快速進行學情分析,並在此基礎上,通過完善學校自己的數據資源庫,針對學生需要補充完善的知識內容,為他推送個性化的學習資料。”

目前,育英中學已初步建立了記錄教師動態教研過程的數據庫,記錄了老師在課題研究、教研活動的發展路徑、頭腦風暴碰撞出的火花,未來還通過更完備的技術手段記錄學生的數據,描繪出學習軌跡和思維發展路徑。

張禹認為,隨著技術發展,進一步實現便捷、高效、個性化的教育未來可期。“但無論怎麽變,技術都只是為老師、學生所用的工具,不能喧賓奪主。”徐素霞也認為,技術不能代替教學,教育始終是老師為主導的育人過程。

教師角色從知識性教學轉變為育人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目前停留在初級階段。張禹表示,目前,技術在教育領域的運用主要停留在了解和嘗試使用的層面,如利用技術輔助進行校園安全管理等,部分學校還沒有深入教學。

徐素霞認為,教育資源有待進一步開發。“平台居多,但資源較少。比如地理課件的開發,地震是怎麽發生的?橫波和縱波到底有什麽區別?一些抽象的表示都可以借助影像、影片形式表現出來,輔助教學。”

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對老師也帶來挑戰。張禹將未來老師的技術應用技能比作開車,一定要考駕照,應成為必備技能。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執行主任余勝泉表示,人工智能支持下的未來教師角色將發生很大變化,教師知識性的教學角色將會被人工智能取代,育人角色將變得越來越重要。“未來的教育,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審美能力、寫作能力、知識的情景化/社會化應用能力是教師所關注的核心和重點。”

問答

未來的學校教育是什麽樣?

張禹:學生獲取知識的來源更加開放和多元,課堂不再僅僅局限於校園的一畝三分地。無處不在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隨時隨地獲取知識。

徐素霞:應該是無處不在的“學習場”,合作學習的“互動場”。首先,在環境建設方面,做到有線無線的高速覆蓋,任何一個太空都可以是學生的學習場;學校和社會之間非常順暢地連接,如校內學習資源和校外資源打通,學生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各種教育資源。其次,未來的課堂,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的互動場,合作學習、交流分享將成為主流,學生能快速獲取學習資源,老師能實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實施個性化教學。最後,學生的校園學習和社會學習能形成自然的銜接,老師、家長實時互動。

余勝泉:未來教育的供給將越來越個性化;教育服務會越來越社會化,學習的圍牆正在被打破,學生和家長可以完全組合來自學校或互聯網的教育服務,設計個性化課程和活動;未來教育的業態會是虛擬結合的,人際交往、個性養成等問題的解決,需要實體、實在的太空,而知識的講解、傳播、分享等,在虛擬太空或許可以做得更好、更有針對性;未來教育的形態將是泛在的、終身的,因時、因地、因需而發生,終身學習顯得更加重要,未來教育將是更加可持續的教育。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方怡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