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且說收藏:中國人為什麽喜歡玉

地球上到處都是石頭。每個文明都曾經歷過石器時代。世界各地的石頭文化也都很發達。但是到了新石器時代,在中國的土地上,漸次出現了以玉為代表的石製禮器。從那時候開始,中國的石文化與其他文明的石文化產生了差異,並最終確立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屬性。

在大量接觸、利用、加工、處理石頭的流水線上,我們的先人面臨一個難題:如果石頭過於柔軟,方便加工,卻不耐磨損,不能夠長時間使用;如果石頭過於堅硬,耐磨損,可以長時間使用,加工卻異常困難。在面臨選擇時,大部分人傾向於一個折中方案,即選擇硬度適中,不過於堅硬,相對符合使用目的、耐磨損的石頭進行加工。也就是說,過於堅硬的石頭會被淘汰。但是,社會分工的進程中,對更為堅硬的石頭的加工,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漸漸突顯出來。我們的先人發現,這種需要花費更多人力和物力成本加工出來的物品,本身就蘊含與花費相等量的價值,並且作為這種價值的形式載體,可以做等量的價值交換。隨後,這種交換逐漸演變為大家彼此認同的一個觀念——對類似石器的佔有,等於對生產力的佔有。於是加工類似石器的意義就被改變了:其使用價值開始逐步降低,甚至消失,沒有實用價值的付出,反而開辟出一個可以接納更多其他意義的空間。

除去堅硬、細膩、耐打磨的特性,那些多彩、溫潤、有特殊肌理圖案的美石,也在大量加工石器的過程中被挑選出來,並且漸漸成為製作禮器的專門材料。這就是玉。美石被稱為玉的時候,並不如同現在是某種石頭的特指,而是符合以上特徵的、產自當地的、所有美石的代表。玉的地位得到確立,完全是因為其自身的多重特性——這些特性讓我們的先人深信,玉是可以容納信仰、權力、財富、審美,甚至天地的最佳代表。在中國遼寧紅山、浙江良渚、四川金沙等眾多的文化遺存中,都出土有高品質的玉製禮器。它們如萬花筒一般,折射出當時社會生活的各種信息。

被製成禮器的玉,既承接於禮,也落實為器。先民賦予一些代表性器物以特定的性質,比如神聖性,器物也由此獲得了自身的意義,並仿佛是其內在屬性一般,反過來支配著人們對待器物的態度——儘管這種屬性是人賦予器物,再經過聖人制定繁雜的禮製之後,又被器物所吸納的。由此,從個人修為到“治國平天下”,以及仁義道德等倫理規範,都可以依附於具體的器物而存在。我們的先人讓“藏禮於玉”就此成為可能。

“藏禮於玉”,再加上采玉的艱險和采玉環境的神秘莫測,不但讓玉價格高昂,而且披上了信仰的外衣。在漢代,出產玉的地方已經被認為是有仙人居住了。昆侖山神話、西王母信仰、玉葬、食玉、大量玉雕的仙山仙人、園林裡的海上三山等,都與此有莫大的關係。中國歷史上玉文化的巔峰時刻就此到來。即使隨後趕上了“禮崩樂壞”,玉不再成為權力的象徵,“藏禮於玉”也可以迅速為“藏信仰於玉”“藏財富於玉”,直到為“藏情感於玉”所替代。以後2000年的歷史也以事實說明,玉的意義空間不降反升。中國人更加喜歡玉。

玉在中國文化中再也回不到自然淳樸的本原。從美石在石頭中被選擇出來,到地方玉在美石中異彩紛呈,最後是和田玉從所有玉中脫穎而出。然後,以和田玉為代表的玉,反過來代替所有的石頭,以及它們背後的自然、歷史、文化、政治。這一脈絡幾乎涵蓋中國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玉的影響力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甚至中國人的血液中,成為中國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禮的發展,讓玉和類玉的石頭,得到中國人特別的青睞。《管子》《荀子》《禮記》《說文》等,都提到玉有各種美好的德行。除了講到玉的一些自然屬性,這些文字實際是在強調,一個高尚的人與玉之間擁有共同的文化內涵。在孔子“君子比德於玉”思想的感召下,這些被祖先喜愛的石頭,不僅被賦予神秘色彩,也在歷史的不斷演進中,生成豐厚的審美屬性。

首先是中國人喜歡像玉一樣的人。我們很容易找到一些以玉來比喻和形容人的詞,比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玉樹臨風”“亭亭玉立”“寧可玉碎,不能瓦全”等,它們都在深層次上證明石之美者與中國人的緊密聯繫。然後是中國人喜歡像那些最高尚的人一樣的石頭。從喜歡玉,到喜歡像玉一樣的人,再到喜歡像那些最高尚的人一樣的石頭,這三個遞進關係,仿佛在昭示中國石文化的歷史真相——即,在保留石頭那些優秀的自然屬性的前提下,中國人喜歡像自己一樣的石頭。

那些像玉一樣的人,必定被禮所包裹。中庸、混沌、溫良、內斂是玉的氣質,也被後來推崇玉的儒家所看重。許多權力都依附在儒家理論上,成為中國以後社會發展的基礎。由像玉一樣的人組成的社會,必定如玉一般,超常穩定、堅固與平和。還有那些可以刻在石頭上,也刻在我們大腦裡的“金科玉律”。

如需參與古籍相關交流,請回復【善本古籍】公眾號消息:群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