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走進畫家:畫家如何畫精靈?

Edward Robert Hughes《Midsummer Eve》,1908年

前段時間《精靈旅社3》上映,憑借出色的視覺效果與明快的故事節奏博得了大眾的關注與喜愛。電影圍繞著人與各類吸血鬼、精靈、怪物居住著的旅社展開,探討了“接納”的主題。其實在文學、藝術作品中,精靈、仙女的形象早已出現。

精靈起源於日耳曼神話,他們往往被描繪成金發尖耳、手持弓箭的樣子。而仙女作為歐洲民俗文化中一種超自然的存在,她們借助翅膀飛行,並能施展魔法。仙靈畫派(Fairy Painting)便是以此為特色誕生的一種繪畫、插畫流派,儘管其內容異想天開,但卻深深植根於浪漫主義的文學和戲劇之中。

William Blake《The Song of Los》,32×24cm,1795年

捕夢者與幻想家

John Simmons《Titania Sleeping in the Moonlight Protected by her Fairies 》,50.5×59cm,1860-1869年

仙靈畫派的幻想主題常常圍繞著浪漫主義文學,主要的有Edmund Spenser的《仙靈奎恩》(The Faerie Queene)、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以及《暴風雨》(The Tempest)等。

John Simmons《Scene from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72.5×95.5cm,1873年

仙靈畫派集中了許多維多利亞時代的精神對立元素,如對靈異事物的熱衷,對擺脫沉悶艱辛生活的迫切渴望,對被宗教教條扼殺的新性態度的抗爭,以及對攝影發明潛在的反感等。

Moritz von Schwind《The Prisoner’s Dream》,53×42.5cm,1836年

雖然,仙靈畫派在當時作為對文化變革的反抗並沒有被大眾普遍接受,但這並不妨礙欣賞這些畫作的藝術性與趣味性。

John Anster Fitzgerald《Titania and Bottom 》,19.7×27.6cm

John Anster Fitzgerald《Sea Sprites》

較早嘗試涉足仙靈畫派的藝術家亨利·富賽利(Johann Heinrich Füssli )便以《仙靈奎恩》為創作靈感,創作了作品《Prince Arthur and the Fairy Queen》。

Johann Heinrich Füssli《Prince Arthur and the Fairy Queen》

與仙靈畫派密切相關的藝術家還有理查德·達德,他以仙女、精靈等超自然生物為題材,擅長描繪東方場景和神秘風俗,並以細節描繪精巧細膩著稱。

Richard Dadd《Titania Sleeping》,1841年

然而在1843年的春天,理查德·達德精神病發作從而殺死了自己的父親,之後在逃往法國的途中,又試圖用剃刀殺死一名遊客。最終,他被警察逮捕並送進了精神病院,他最為人所知的一些作品也都是在那裡完成的。

Richard Dadd《Fairy Feller’s Master Stroke》,54×39.5cm,1855-1864年

畫中極其豐富的想象和誇張的比例處理,集中體現了仙靈畫派的特色。將微小的人物放置在巨大的花朵、灌木叢中間,荒誕又平衡。同時,作為理查德·達德畫作標誌的深淵恐懼以及對細節的沉迷,也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作品獨有的特點。

Richard Dadd《Contradiction·Oberon and Titania》,1858年

維多利亞時代的肖像畫家約翰·安斯特·菲茨傑拉德(John Anster Fitzgerald),因他的繪畫主題總是圍繞仙女、精靈展開而被稱為“Fairy Fitzgerald”。他自學成才,繪畫時常常使用高飽和度的顏色。

John Anster Fitzgerald《The Captive Robin》,1864年

John Anster Fitzgerald《The Fairy Bower》

菲茨傑拉德常常憑著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進行創作,作品也只是隨意取一個標題而不點明主題。藝術品經銷商和收藏家經常需要將他的作品反覆研究繼而重新命名,因此,他們發現其不少作品都是圍繞著仙靈畫派的母題《仲夏夜之夢》展開的。

John Anster Fitzgerald《The dream after the masked ball(The stuff dreams are made of)》

莎士比亞的作品《仲夏夜之夢》,是其眾多戲劇中最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一部。劇中仙女之王奧伯倫(Oberon)與他的妻子泰坦尼亞(Titania)是超自然力量的代表,也是互相抗衡的對象。“泰坦尼亞”這個名字,取自奧維德的 《Metamorphoses》一書,之後常用於童話中女王的名字。

Edwin Landseer《Scene from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Titania and Bottom》,82×133cm,1848-1851年

Henry Fuseli《Titania and Bottom》,1790年

蘇格蘭藝術家約瑟夫·諾埃爾·佩頓(Joseph Noёl Paton)根據《仲夏夜之夢》中描繪的森林童話場景,創作了兩幅布面油畫,分別是《奧伯倫與泰坦尼亞的爭吵》與《奧伯倫與泰坦尼亞的和解》。

約瑟夫·諾埃爾·佩頓《奧伯倫與泰坦尼亞的爭吵》,99×152cm,1849年

畫作對細節描摹入微,與故事情節也如出一轍。仙王奧伯倫與他的妻子爭吵,於是命令一位名叫Puck的精靈去采集製作魔藥的材料。魔藥名為“枉然之愛”,將此藥滴在眼睛中的人會愛上睜開眼後見到的第一個人,借此捉弄泰坦尼亞。然而,卻因Puck的失誤引起了之後一系列的混亂。

Henry Fuseli《Puck》,1810-1820年

作為莎士比亞四大喜劇之一,《仲夏夜之夢》的結局如同佩頓所畫一般美滿,仙王奧伯倫與他的妻子泰坦尼亞和好如初。

約瑟夫·諾埃爾·佩頓《奧伯倫與泰坦尼亞的和解》,76.2×122.6cm,1847年

此外,英國畫家威廉·布萊克也曾描繪過最後一幕的美好情景。畫中左側是和好了的奧伯倫與泰坦尼亞,一旁則是開心地舉著雙手的Puck與頭戴花環起舞的仙女。

威廉·布萊克《Oberon、Titania and Puck with Fairies Dancing》,1786年

《仲夏夜之夢》主要的情節在森林中展開,其中生活著的精靈代表了自然界的生命力,這激起了以此為創作背景的畫家內心的浪漫主義情懷,他們的幻想得以充分的發揮。

歌德的魔王

精靈是浪漫主義藝術的一大主題,它們是高度人格化的自然之靈,如同整個自然的化身,操縱土地的肥力,掌控萬物的生長。但精靈並不總是好的,他們的形象常常在正邪之間變化。

Johann Heinrich Füssli《Nachtmahr》,1781年

《精靈王》(Erlk?nig)是一首由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創作的敘事詩,因其中略帶邪惡的形象,常被譯為《魔王》。詩歌講述了一位父親帶著他的兒子在夜晚騎馬奔走,兒子在與魔王焦慮的對話中受到攻擊而死去。

Albert Sterner《Der Erlk?nig》,1910年

整首詩傳達的暗黑緊張氣氛受到了畫家與插畫師的青睞,從而衍生出許多精彩的畫作,如晚期浪漫主義畫家Moritz von Schwind,他的作品《Erlkoenig Schwind》常常與那首詩歌一起出現。

Moritz von Schwind《Erlkoenig Schwind》,1871年

相比Moritz von Schwind作品的強烈敘事性,德國生理學家、畫家卡爾·古斯塔夫·卡魯斯(Carl Gustav Carus)筆下的魔王則空靈了許多。虛化的魔王、沒有實體的魔女,以及驚慌的馬,均營造出一種魔幻的緊張氛圍。

卡爾·古斯塔夫·卡魯斯《Der Erlk?nig》

以山水風景畫聞名的俄羅斯畫家Julius von Klever也曾嘗試畫過這個題材。他筆下的魔王與霧氣化為一體,只有一雙具象誇張的大手向男孩逼近,雖沒有實體卻更為可怖。

Julius von Klever《Der Erlk?nig》,1887年

在德國浪漫主義文學中,童話也佔據著重要一席。在德國浪漫主義運動創始人路德維希·蒂克(Johann Ludwig Tieck)的作品《Phantasus》中,有一個描述精靈世界的故事——“Die Elfen”。

August Malmstr?m《?lvalek》,55.5×38cm

故事中提到的“Fairy Ring”,即圍成圈舞蹈的精靈們,常常出現在繪畫裡。瑞典畫家August Malmstr?m筆下朦朧的晨光裡,精靈們圍成圈在水面上舞蹈,動感又詩意。

August Malmstr?m《Dancing Fairies》,90×14.9cm,1866年

精靈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自被創生之時起,就被賦予了自然的靈性,卻也有人類複雜的情感,似夢似幻地照亮了真實世界中隱匿在陰影下的另一面。也許這就是精靈被藝術家與作家樂此不疲地作為創作對象的原因之一:努力還原一個不知名的夢境。

[編輯、文/陳思圓]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