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南都專訪AI領軍人物Duffy博士:AI發展最大障礙是人才

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未來智能城市會是什麽樣子?4月16日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的2019互聯網經濟峰會上,安永全球人工智能服務主管Nigel Duffy博士為現場來賓剖析人工智能如何促進優質的市民互動和建立更理想的社會環境,締造更人性化的未來智慧城市。作為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智能醫生、遠程醫療等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運用讓人印象深刻。人工智能還將為人類社會帶來哪些革命性變化?其發展目前最大的障礙是什麽?針對這些問題,Nigel Duffy接受了南都記者的專訪。

Nigel Duffy博士

人工智能有助改善城市化所帶來的問題

Nigel Duffy被稱為人工智能領域最具前瞻思維的領導者之一,曾作為人工智能領軍人物參加2017年在廣州舉辦的《財富》全球論壇。

在2019互聯網經濟峰會現場,他多次提及,在發展人工智能的同時,必須兼顧人性化和人道化,從而提升人類的生活質量。他表示,全球許多地方正進行城市化,涉及大量人口遷移,許多人期望遷至城市有更好的工作、教育及醫療等等,借以提升生活素質,但往往失望而回。“因為他們發現,城市生活環境並不如想象中好。”

面對這樣的情況,Nigel Duffy指出,人工智能有助改善人口稠密所帶來的問題。例如居住較偏遠的人士在乘車途中,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連接至工作、娛樂等資訊,讓他們能善用時間。

城市化引發另一個現象是獨居問題,尤其是獨居老人。要改善衍生的問題,可利用人工智能的機器人陪伴獨居老人以防止意外發生,緩和老人癡呆症病征及減少抑鬱症。

在Nigel Duffy的介紹中,醫療是人工智能另一個可大大改善生活素質的範疇。他介紹,以美國為例,有三千萬人沒有獲得醫療服務,而人口愈多的地區,醫療服務往往愈差,而在醫療領域應用人工智能將影響醫療行業發展,提升醫療服務水準,人們也將享有更加廣泛的醫療服務。

未來將衍生更多能聽懂雙方“語言”的人才

醫學數據的邏輯、建模、分層非常複雜,因此醫療AI的門檻很高,而算法專家和醫學專家關注的方向不同,兩者之間如何聽懂各自的“語言”成為一大難題。對此,Nigel Duffy認為,任何兩個技術領域之間的合作都會存在障礙和困難,這需要兩個領域的專家花時間學習各自的語言來增強溝通交流,以此縮小知識上的差距。

他指出,人工智能並不是準確無誤的,儘管錯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少。如果兩個技術領域之間溝通出現差錯,將導致診斷或者產品出錯,因此做好風險控制必不可少。“不僅僅在AI醫療領域,在金融科技等方面也是需要謹慎而為的。”

談到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應用的發展,Nigel Duffy表示,AI並不會取代醫生的角色,反而可能相應地衍生一些跨界的新行當。這些人既掌握圖像識別、大數據處理、深度學習等領先的技術,又在傳統醫學行業有所積累,有能力在風險出現時及時進行處理。

安永2018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安永對122位商界領袖的調查發現,雖然人工智能有望重塑傳統工作場所,但超過一半(52%)的受訪者認為這將對創造就業產生積極影響。事實上,大約三分之一(32%)的受訪者表示,隨著人工智能的實施,創造的就業機會將超過失業人數,另有20%的人預計人工智能將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刺激經濟。

Q&A

亟須完善對人工智能的管制和風險把控

Q:您在演講中提及了人工智能很多積極的方面,它有負面的影響嗎?你怎麽看?

A:我認為人工智能的積極影響肯定會比負面大。就目前來說,比談論人工智能負面影響更緊急的是完善對人工智能的管制和風險把控,這樣我們才能保證我們所授權給人工智能的這些決策是正確的。

人工智能發展最大的障礙是人才短缺

Q:您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目前最大的障礙是什麽?

A:雖然當下人工智能已在消費市場佔有一席之地,但對很多行業來說,人工智能在企業應用層面上仍處於探索和研發階段。對於人工智能的研究,大多數企業才剛剛起步,尚未對人工智能的潛力進行開發。而其中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對人工智能可能帶來的機遇和效益的了解不足,尤其是大型企業領導層的了解不足。另外一大阻礙因素是人才短缺。很多人熱衷於AI但卻沒有足夠的業務知識去讓AI去助力業務,現在最迫切需要的是一些擁有技術技能而且能與業務相結合從而提升業務價值的人才。

人工智能很可能成為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

Q:在採用人工智能技術時,組織機構如何衡量其投資回報率?最好的方法是什麽?

A:人工智能很可能成為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因此盡早採用此項技術的企業將會佔據顯著優勢。對於新技術,企業有學習的過程,且這一學習過程是開啟業務轉型的第一步,因此十分必要。但僅僅關注投資回報率方面,可能會錯過這個發展好時機。與其他公司其他活動一樣,人工技能技術的投資回報率都是由客戶滿意度、成本是否減低、效率是否提高等方面衡量的。企業需要立即行動起來,在採用人工智能時要保持耐心和學習意願,因為這是一個複雜和漫長的過程。

京東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何曉冬博士:

AI能識別客戶情感化訴求零售從交易升級為體驗

人工智能的應用推進了新零售經營模式的普及。京東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深度學習及語音和語言實驗室主任何曉冬博士在論壇上表示,目前京東的人工智能最廣泛的應用之一是和人工客服的結合。在去年“雙十一”購物節期間,京東的智能客服處理了超過1630萬個客戶服務查詢,其中90%完全由機器人處理。

何曉冬介紹,零售的全過程包含多個與顧客互動的環節,各個環節均有人工智能介入的空間。“將所有想買的商品擺放在收銀台上,不需要逐一掃碼,也不需要費心安排每一件商品擺放的位置,就可以實現自動準確識別及快速結算。”這樣的智能結算技術,在香港兩家Circle K便利店已經成為現實。

何曉冬解釋,智能結算的“秘密”基於京東AI領先的圖像識別技術實現自動商品識別。商品的入庫拍照系統配合自動旋轉台,360度拍照,采集入庫商品的多個面信息,將采集的圖片信息通過AI識別算法增量式地添加到現有的識別系統模型中,短時間內就可以實現一批新商品的入庫和建模,識別系統便可以基於更新後的模型支持新商品的實時識別。

“智能結算台在便利店的使用,對於零售商來說,應用門檻低、可以顯著提升運營效率,增加店內交易額。對於消費者來說,可以減少排隊時長,提升購物效率。”何曉冬說。根據統計,智能結算台單次識別多個商品耗時小於1秒,可使便利店內消費者平均結账效率提升三成以上。

何曉冬強調,零售不僅僅是一種交易,還是一種體驗。在演講中,他還介紹了京東如何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驅動零售從簡單的交易轉變成更富有體驗感的對話式服務。比如客戶要在母親節時購買一款電視機作為節日禮物,在線下選購時,如果覺得AI推薦的電視偏貴,系統會從其表情、語言等多個信息中作出判斷,從而解釋為何會選擇推薦該款產品。“比如說機器會解釋,這塊電視螢幕更大,音響效果更好,更適合老人家。”何曉冬表示,人工智能可勝任大規模複雜場景,不僅能迅速解答顧客的問題,亦能對情感化的訴求提供安撫與引導,給客戶帶來暖心又高效的購物體驗。

采寫:南都記者 夏嘉雯 主辦方供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