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大重陽發布來華留學教育發展報告

5月29日,人大重陽報告第55期《培養全球棟梁之才:來華留學事業70年進展、潛力與建議》在京發布。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絲路學院院長杜鵬,教育部國際司處長毛冬敏等出席發布會。

報告全面回溯了70年來,來華留學與海外人才教育事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發展進程主要可分為三個階段:最早的是1949-1978的新中國艱辛探索期,而後是1979-2012的改革開放蓬勃發展期,從2013至今則進入了新時代全面推進期。報告通過詳實的數據分析清晰展現了來華留學教育的進展、結構與趨勢。第一,70年來,留學生數量、生源國數量、接受院校數量均逐年增長。第二,留學生生源國以發展中國家為主,近年來“一帶一路”效應凸顯。第三,加入WTO以來,中國已從留學“邊緣國”發展為全球第二大留學目的國。第四,中國為世界培養了越來越多的棟梁之才。比如,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就培養了5位總統、1位副總統、1位總理、8位國防部長。

王文表示,報告中有幾個數據值得關注。目前中國已經有一千多所大學在接收留學生;從2016年開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留學生目的地國,亞洲第一,超過日本、韓國成為第一大;過去6年時間,中國招收的留學生23%是來自於發達國家,77%來自於發展中國家,23%來自於發達國家已經高於發達國家人口在全世界人口的比例,說明有更多的中國留學生來自於發達國家。

進入新時代,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教育的對外開放迎來了歷史性契機。六年來,“一帶一路”合作國家的學生對來華留學明顯更加積極踴躍,來華留學生規模持續擴大,生源質量與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來華留學生教育事業在保持較高速度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質量提升。然而,當前來華留學事業的開展也存在一定不足。比如,從生源國分布來看,來華留學生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而發達國家則較少;中國高等教育在有效提升來華留學生“知華”能力上仍有巨大潛力;來華留學生就讀高校在中國的地域分布上仍欠均衡;就業支撐體系、獎學金效用、留學生教育質量亟待提升。

為此,報告提出四點建議。第一,建議更多的智庫人才投入到國際人才培養的教學與管理工作中。2013年以來,一批有科研實力、有豐富國際交流經驗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脫穎而出。智庫科研人員本身對中國國情、全球發展大勢等重大議題有長期、專業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與學術影響力。這些智庫人才中有不少也長期活躍在中外人文交流的第一線,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熟悉外國國情、民情,知道如何與不同職業、背景的外訪人員打交道,並有效地將中國理念、中國故事潛移默化地進行國際傳播。第二,建議加強中國國際教育的品牌特色塑造。第三,建議穩中求進、寧缺勿濫地提升來華留學事業。第四,建議著重改進教學模式、提升師資水準。

(經濟日報 記者:孫昌嶽 責編:胡達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