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全球並購交易3.4兆美元,奢侈品牌呈集團化趨勢

全球並購浪潮之下,2018年也是時尚行業間並購爆發的元年。並購、重組、集團化擴張,今年行業並購關鍵詞能讀出放緩大勢下的應對策略。

作者 / 道爺

2018全球並購市場持續升溫,進入井噴期。

匯豐銀行(HSBC)奢侈品行業分析師Erwan Rambourg指出:縱觀整個奢侈品行業 ,很多家族控股的品牌和企業,會選擇通過兼並收購的方式來確保基業長青。

貝恩公司《2018全球並購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戰略並購交易金額為3.4兆美元,較2017年的2.9兆美元企穩反彈,接近歷史最高點。

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亞太區兼並購業務主席梁靄中先生表示:“過去三年的並購增強對全球並購市場有深遠意義。隨著越來越多的管理者在投資企業增長措施和能力建設時選擇並購而非自建,我們預計交易將保持持續增長。“

不過,在中國,兼並購情況則與全球大勢略有出入。

根據貝恩發布的《2018中國企業境外並購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境外交易總額為220億美元,較2017年同期的567億美元和2016年上半年的1187億美元大幅下降。

貝恩認為,中國企業境外並購交易的減少受諸多因素影響,包括貨幣貶值,中美貿易摩擦等。此外,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和其他市場的投資限制以及中國政府對境外投資嚴加管控,均對並購交易產生不利影響。

時尚行業向來與全球經濟跳動脈搏一致。在全球並購浪潮之下,2018年也是時尚行業間並購爆發的元年,據時尚頭條網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12個月內,全球時尚產業一共發起了100起投資和收購案,是上一年的3倍,平均每月8起收購。

複盤過去幾年的一系列收購案,以LVMH為首的奢侈巨頭集團,中國國內以山東如意為代表的時裝財團,以及MK, Coach為主的輕奢集團分別代表集團並購擴張的三種模式。

奢侈巨頭並購:提高行業壁壘

作為奢侈行業龍頭LVMH靠並購起價,其業務範圍涵蓋5大板塊,72品牌覆蓋成衣,美妝,媒體行業等方方面面。2018年,LVMH斥資26億買下奢侈旅行品牌Belmond,進軍生活方式。

可以看出,LVMH的並購遵循多品牌矩陣打法模式。由於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奢侈品行業步入新常態發展期,未來預計持續動蕩。麥肯錫預計2019全球時尚行業增長速度將放緩至3.5%到4.5%。富比士早前曾指出,到2025年,各奢侈品牌將橫跨傳統領域競爭,品牌發展的模式要麽是專注某一類別成為專家,要麽是多元化品牌定位發展。

門道此前分析從奢侈行業橫向坐標分析,LVMH構建了以寶格麗為頭陣的珠寶腕表梯隊,6個珠寶腕表品牌以“組合拳”打法觸達不同特徵人群,以保持集團在高級珠寶市場的一席之位。

在奢侈品縱坐標來看,LV、Dior充當LVMH集團第一梯隊“排頭兵”,在奢侈品主戰場時裝與皮革領域擴張發展。以新Celine、Loewe、Givenchy等品牌構成了第二梯隊。Kenzo、Fendi、Moynat、Marc Jacobs、Rimova等組成多層次矩陣,讓LVMH集團得以稱霸奢侈時裝領域。

Sanford C. Bernstein高級分析師Mario Ortelli指出,並購領域最活躍的公司當屬奢侈品集團,而其中規模最大的企業集團最有可能通過兼並收購推動增長。

據德勤2017年公布的奢侈品公司排名,LVMH2015年以超過第二名的歷峰集團近兩倍的銷售額越居榜首。同為綜合性公司的開雲,銷售額的排名僅有第六名。2017年,LVMH年主要營收更是高達426億歐元,在全球經濟低迷的狀態下同比增長13%。

中國時裝企業並購:瞄準全球化

伴隨著國內品牌不斷更新,海外收購是中國企業擴大影響力的首布。

其中山東如意集團勢頭最猛,原本以紡織為主業的山東如意近年來通過不斷收購尋求轉型,其收購的品牌包括Renown, Sandro, aje等法國輕奢品牌母公司SMCP;2018年,山東如意再次以7億美元收購瑞士奢侈品牌Bally。

另一值得矚目的本土企業事複星國際。目前,複星國際已經投資許多國際知名品牌,如美國的St. John Knits, 希臘的Folli Follie, 2018年,品牌更是先後買下了法國奢侈品牌Jeanne Lanvin 和 Wolford。

時裝業觀察者分析曾指出,國內企業通過並購方式購買品牌主要是由於中國市場的特殊性。中國消費者崇尚歐洲時尚的大眾情緒不輕易改變,“洋品牌”“洋名字”在中歐市場更吃香,以至於購買國外品牌成為企業很現實也很合理的運作思路。

此外,中國的時尚行業幾乎是一夜之間飛速發展,其弱點在於缺乏從零開始做好一個品牌的土壤,收購擁有國際知名度和全球市場的品牌,對於本土時尚的發展確實有帶動作用。

不過,問題在於,買下品牌僅僅是中國本土企業拓展市場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對收購品牌進行本土化。不可否認的是,相較於意大利,法國等歐洲奢侈品公司,國內的品牌運作經驗相對薄弱,本土企業能否真的將外來品牌化為己有還有待觀察。

輕奢領域並購:集團化轉型戰略

輕奢行業風光不再,Coach, MK等輕奢頭部品牌都在向高端路線轉型,力求與全球幾大奢侈品集團競爭。

其中, MK在過去一年動作頻發。2018年,Michael Kors更名為Capri Holdings,踐行集團化發展戰略。

與此同時,公司宣布以21億美元收購范思哲。MK更名的舉動預示它正努力進軍奢侈品領域,拜託人們早已熟知的廉價手袋的品牌形象,如果說MK去年斥資12億美元收購鞋類品牌JimmyChoo是其向高端轉型的第一步,那麽與范思哲的交易則為其進軍歐洲高端奢侈品市場提供了一個直接跳板。

不過,對於輕奢品牌吞並高端品牌轉型一舉,業界並非沒有質疑。美國William Blair金融服務公司分析師Dylan Caren表示,以Coach, MK為代表的輕奢品牌要想成為業務齊全的大集團,必須從自身強項做起,如果不穩定核心品牌,盲目拓展並不利於公司發展。”

從2018年的情況來看,輕奢轉型之路並不樂觀,以Mk為例,集團股價從年初65.03美元跌至年末39.72美元,市值一年內蒸發36.54億美元。可見,危機四伏的輕奢品牌需要集團化收購擴張,以獲取新增長,並且分攤風險。

並購真的是奢侈行業增長法寶嗎?

未來,並購潮還將持續。匯豐銀行的分析指出,隨著現金流的增加,利率降低和商業模式轉變,未來業內將出現更多並購交易。

此外,經濟學家分析指出,適逢奢侈行業寒冬,在經濟下行期間,奢侈品牌並購頻發也是正常之舉,奢侈品集團希望將風險分散到多個品牌,抵禦經濟不景氣帶來的衝擊。

黎巴嫩高級定製女裝品牌Elie Saab負責人Elsa Berry也表示:“未來,收購活動仍會繼續,但會呈現一種兩極分化的狀況。一些收購者會選擇等待,而另一些收購者則會更加積極地開展收購活動。未來奢侈品行業並購的推動力將主要分為四類:尋求增長,尋求千禧一代等新客戶,尋求進入和開發中國市場,還有防禦性的收購策略。”

然而,儘管並購呈現欣欣向榮局勢,要想成功整合並非易事。

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大中華區兼並購業務主席周浩表示“並購交易成功或失敗,很大程度取決於收購方的交易經驗與能力。企業在追尋以增長為目的或是為轉型而獲取能力的交易時,必須及時調整整合方案,才能實現成功的並購交易。”

騰訊時尚旗下時尚商業評論

《門道Fashion》

(微信號:mendaofashion)

每天5分鐘 秒懂時尚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