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周朝先民的愛情觀是什麽樣的?從《詩經》中就可瞥見一二

自古以來,愛情一直都是文人墨客永恆的歌頌主題。無論是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蘇軾的“十年生死兩茫茫”、張先的“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還是納蘭性德的“人生若隻如初見”,在讓人感動落淚的同時,無不牽動了我們那顆嚮往愛情的心。說起來,中國人最早最純真的愛情,大概是從《詩經》開始的。《詩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涉及到男女愛情的詩歌總集,是周朝人民(尤其是周朝女性)愛情觀念的最生動體現。從《詩經》中,不難發現周朝人在愛情觀念方面有三點共同之處。

第一,重視禮教,講究循禮而行。古代是十分重視家庭和禮教的,周朝更是極重視倫理道德,基本上都是循禮而行的,不會越禮而為。比如開篇的《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體現了男子的擇偶觀,需要說明的是,“君子好逑”中的“逑”的意思是配偶,指的是一位成熟優雅的淑女,而不是像現代人所誤解的那樣。在周朝,只有認定這位女子是自己合適的配偶,人們才會去追求。

第二,天真爛漫、自然流露本性。在《靜女》中便真實表現了一對熱戀男女真摯純潔的感情:“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以為美,美人之貽。”男子的情人給他送了彤管、茅荑等信物,這讓男子欣喜若狂。這首詩深刻體現了少男少女天真爛漫的感情和不矯揉不造作、真摯自然流露本性的約會經過。

第三,擁有自主意識。《氓》講述了一位古代的婦人從戀愛、結婚到被拋棄的經過,但這位婦人遭到遭棄後卻沒有屈從於命運,而是勇於表達了自己內心的不滿。“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不得不說,這在古代男尊女卑的時代背景下,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另一方面,《詩經》之中還有大量描繪女子主動向男子示愛甚至大膽追求愛情的詩歌,這也衝破了長期以來女性所受到的桎梏——傳統觀念認為女性應當深居簡出,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從《詩經》之中我們可以發現,並非所有人都會選擇順從和屈服,有許多女性敢於表達自己的愛情和意志,這是當時女性自主意識的體現。但遺憾的是,這種自主意識在儒學大一統下逐漸被磨滅。

由於《詩經》中有太多關於愛情的詩歌,而且都非常直白乾脆,因此宋朝理學家們認為其內容有傷風化。不過孔子本人對《詩經》的評價是很高的,認為“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甚至還高度總結“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孔子認為“詩三百”都是思想健康的作品,不過受到傳統儒學影響,《詩經》長期被傳統儒學家否定。當然到了現代,這些過時觀念已經被掃進歷史垃圾堆,不過子淵認為,《詩經》中那種純真樸素的愛情觀是我們應該努力繼承和發揚下去的。

參考資料:

《詩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