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流浪卵巢

我們出生在一個挺好的年代,有較為不錯的癌症篩查手段和比較完善的衛生保健系統。與此同時,醫學和生物科學也有了進步,多數腫瘤患者預後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年輕患者的生存率也大大提高了。當然,發病率的升高和死亡率的下降導致治療後年輕惡性腫瘤患者絕對數的累計增加。也正是因為年代不錯,除了努力抵禦腫瘤之外,我們還可以再要求些別的什麼——保障年輕女性腫瘤患者的生育能力

除了腫瘤本身,傳統的腫瘤治療模式(手術和放化療)也常常對年輕患者的生育力和內分泌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 手術 手術切除陰道、子宮、卵巢、輸卵管治療惡性腫瘤勢必要破壞生育能力;盆腹腔腫瘤,例如腎母細胞瘤、橫紋肌肉瘤的減滅術也有可能造成盆腹腔粘連、不育、盆腔痛、性功能障礙及瘺道的形成。

  • 放療 卵巢組織對於放療高度敏感,盆腔放療可以導致卵泡丟失、卵泡成熟障礙、卵巢皮質損害,一般認為,單次超過5Gy的盆腔放療劑量就能造成卵巢功能損傷從而引起遠期的生育功能缺失。

  • 化療 烷化劑類化療葯對於卵巢功能損害最為顯著。另外,性腺受損程度與患者年齡和性成熟度呈正比。也就是說,化療時年齡越大,今後卵巢早衰的風險越高。

比起坐以待斃,我們選擇掙扎到底。懷揣著希望,「卵巢流浪」計劃開始實行。

卵巢的能量補給系統??

目前常見的性腺保護劑為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a)、抗氧化劑和分子靶向試劑等,其中GnRH-a作為經典的卵巢保護劑,目前認為僅適用於輕度性腺毒性的化療藥物的性腺保護。而其他抗氧化劑和分子靶向試劑仍處於摸索階段。

逃離「太陽系」 前往新家園??

對於即將要接受盆腔放療的患者,卵巢懸吊術將卵巢從放療區域中移開可能提供一定的保護作用。研究表明,將卵巢移位後,可以降低95%卵巢異塵餘生劑量,從而使60%-89%的小於40歲的癌症倖存者維持卵巢功能;使15%的癌症倖存者維持生育力。

航出「銀河系」 返場現鋒芒??

對惡性腫瘤治療前保存生育力的方法,得益於生殖醫學和冷凍技術的發展。對於女性而言,胚胎、卵母細胞、及卵巢組織冷凍為主要策略。

  • 胚胎冷凍 將胚胎採用特殊的保護劑和降溫措施進行冷凍,是目前臨床上常規實用的保存生育力的方法,解凍移植後妊娠率約40%,適用於已婚女性。

  • 卵母細胞冷凍 因細胞體積大,含水豐富,紡錘體再冷凍或復甦過程中易被冰晶破壞,冷凍保護劑影響細胞骨架,並增加卵母細胞非整倍體的發生率,冷凍後透明帶硬化,使受精困難。以上原因使得卵母細胞在復甦後妊娠率在10%以下,故未廣泛應用於臨床。

  • 卵巢組織冷凍 適用於青春期前女性以及腫瘤需立即治療而無時間通過促排卵獲卵的患者,共有卵巢皮質(組織塊)冷凍、全卵巢(帶血管蒂)冷凍、分離卵泡(未成熟卵母細胞)冷凍三種方式,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


在治療年輕的惡性腫瘤患者的過程中,仍然有許多難題需要攻克:如何在治療前充分評估患者生育力保存的可能與風險及選用最合適的生育力保存方案?治療中如何為患者選擇個體化的保護生殖功能的腫瘤治療策略(手術方式及術後的放化療方案)?在治療後又應選擇怎樣的最佳時機給患者提供相應的助孕策略?

「新的一年,希望也許還在路上。人生不易,更別輕言放棄。有些事情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看到希望。」正是這一份希望,讓我們決定將「流浪卵巢」計劃進行到底。

備註:感謝「良醫清聲說」的授權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