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聽說腎臟病還會和高血壓「狼狽為奸」……

不想錯過界妹的推送?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當高血壓與腎臟病「狼狽為奸」,臨床醫生又該如何面對?

前言

腎臟是調節血壓的重要臟器,又是高血壓最常損害的靶器官,腎臟病可引起高血壓,長期高血壓也可以造成腎臟的損害。

高血壓腎病是由原發性高血壓引起的腎臟結構和功能損害,而腎性高血壓是由腎臟實質性病變和腎動脈病變引起的血壓升高。

臨床上,由於病史詢問不清,患者表現不典型,情況複雜,但治療原則又各不相同,因此,醫生需要仔細區分兩者才能確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高血壓導致腎病

長期高血壓造成的腎損害,往往為良性小動脈性腎硬化。早期患者僅有夜尿增多,伴微量白蛋白尿,繼之出現蛋白尿(一般為+至++),部分患者可出現少量紅細胞尿。

如果發生了高血壓危症,也就是惡性高血壓伴隨高血壓靶器官的損害,腎臟損傷的表現稱為惡性小動脈性腎硬化,臨床表現包括急性發生的蛋白尿增多、血尿(顯微鏡下血尿甚至是肉眼血尿)、血肌酐迅速升高,短期內可發展為尿毒症。

診斷要點
  • 年齡在40~50歲以上,出現尿蛋白前一般有5年以上的高血壓病史

  • 常伴有其他靶器官損害和並存的心血管疾病,如視網膜病變、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等;


  • 蛋白排泄通常<1~1.5g/24小時,伴有明顯蛋白尿者常常有重疊的腎血管疾病。鏡下有形成分少,一般不出現明顯的血尿,白細胞、透明及顆粒管型少見;


  • 進行性腎功能不全,腎小管功能損害先於腎小球功能損害。除非出現心臟合併症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尿量減少不多見,即使發展到腎衰竭時尿量減少也不明顯;


  • 除外各種原發性腎臟病和其他繼發性腎臟疾病,腎活檢可幫助確立一個正確的診斷,但很少有必要。

腎病導致高血壓

在臨床上屬於繼發性高血壓的範疇,主要是由於腎臟實質性病變和腎動脈病變引起的血壓升高,各稱為腎實質性高血壓腎血管性高血壓

按病理生理學又分為兩類,容量依賴型高血壓和腎素依賴型高血壓。前者見於90%的腎實質性高血壓,由於水鈉瀦留和血容量擴張所致,後者見於10%的腎實質型高血壓和腎動脈狹窄,由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升高所致。

診斷要點

  • 腎實質性高血壓患者通常年齡較輕,沒有高血壓家族史,腎小球疾病引起高血壓的患者蛋白量往往較大,血尿可以比較突出。腎小球腎炎、狼瘡性腎炎、多囊腎等疾病常伴發高血壓,而腎結石、腎盂積水、單純腎盂腎炎產生高血壓的機會較少,但這些疾病一旦發展到影響腎小球功能時常出現高血壓。


  • 腎血管性高血壓可表現為30歲前突然出現高血壓或50歲後長期高血壓突然加劇,約半數患者可在上腹、患側腰背部或肋緣下,聽到一連續的血管收縮期雜音,或伴輕度震顫;影像學檢查能發現腎血管的異常


  • 有些患者可能是高血壓和腎損害同時發現,平時又沒有測量血壓,以前也沒有做過腎臟病相關的檢查,這時候鑒別起來比較困難,可通過腎活檢協助診斷。

治療各不相同

高血壓腎病

治療原則:積極有效控制高血壓,減免或減輕靶器官損傷。

早期、輕度高血壓和尿常規大致正常者可給予非藥物治療,包括減輕體重、規律運動、限制鈉鹽攝入量、限酒、戒煙等

藥物治療方面,可供選用的降壓藥物有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製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鈣通道阻滯劑(CCB)、β受體阻滯劑和利尿劑等。其中ACEI和ARB類降壓藥較其他降壓藥更有腎臟保護性

若合併腎功能不全時,除了適當降壓外,還要參考腎功能不全的治療。

腎性高血壓

治療原則:治療原發病,積極降壓,保護腎功能。

  • 腎實質性高血壓

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無論是否合併糖尿病,推薦ACEI和ARB作為優選降壓藥物,尤其出現蛋白尿後更加推薦。CKD3-4期患者可以謹慎使用ACEI或ARB,建議初始劑量減半,嚴密監測血鉀、血肌酐及腎小球濾過率(GFR)的變化,及時調整藥物劑量和類型。

二氫吡啶類CCB尤其適用於有明顯腎功能異常、低腎素活性或低交感活性的高血壓患者。其降壓作用不受高鹽飲食影響,特別適用於鹽敏感性高血壓患者。

噻嗪類利尿劑可用於輕度腎功能不全者(CKD1-3期), eGFR<30ml/min/1.73m2,推薦 袢利尿劑保鉀利尿劑可應用於CKD1-3期, eGFR<30ml/min/1.73m2慎用,且常與噻嗪類利尿劑及袢利尿劑合用。

難以控制血壓的患者可採用ACEI或ARB+CCB+噻嗪類利尿劑組成的三葯聯合方案。

某些腎臟疾病引起的高血壓,在給予針對性治療後,如果患者疾病明顯減輕甚至完全緩解,有些患者的血壓和尿蛋白都降至正常水準,停用藥物後如果仍能維持正常,即可停用降壓藥。

  • 腎血管性高血壓

藥物治療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CCB較為安全有效故為首選,可與β受體阻滯劑等其他降壓藥聯用。ACEI和ARB是最有針對性的藥物,但對於單側腎動脈狹窄者需謹慎使用,而雙側腎動脈狹窄禁用。

如果發現嚴重的腎動脈狹窄且藥物治療後血壓控制欠佳,可以進行介入治療,治療後很多患者的降壓藥可以減量,甚至部分患者可停用降壓藥,特別是腎動脈肌纖維發育不良者。

腎動脈狹窄、腎臟已無功能並伴頑固性高血壓者可採用腎切除術,但外科手術創傷大,嚴重併發症發生率高,目前已不作為治療首選

期精彩文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