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京東亞洲一號無人倉露面 0.2秒算出680億條路徑

0.2秒算出680億條路徑  亞洲一號無人倉首次公開露面

IT時報記者   吳雨欣

    5月24日,位於上海嘉定區的京東亞洲一號無人倉大門前熙熙攘攘,京東物流首次向媒體公開展示無人倉。從2017年10月投入使用,經歷雙11訂單高峰壓力的無人倉即將迎戰京東自家的618電商節。

在參觀無人倉的過程中,《IT時報》記者認識了鄒瑞,這個1994年出生、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的小夥子已經是一位無人倉的管理工程師,在無人倉規劃建設不到1年的時間裡,鄒瑞現在能憑借機器人運轉的聲音就能判斷出其故障,陪伴無人倉中的智能機器一同成長。

機器人穿梭快如普通人小跑

亞洲一號內部分為無人倉和分揀倉,在這裡,立庫穿梭車、運輸機器人、分揀機器人才是倉庫的“主人”,數百個分揀機器人帶著包裹有序穿梭,速度比普通人小跑還快。鄒瑞是無人倉的工程師,他告訴《IT時報》記者,倉庫從管理、控制到配送資訊都全部智能化,在這裡,連包裝紙盒都無需工人動手,一切都由機器自動打包。工作一年多,鄒瑞對打包、存儲等環節的機器人性能、參數了然於心,他也因此成為京東物流在自動化方面的重點培養對象。

陳楊勇是京東無人分揀業務的負責人,管理著無人分揀區域的300個“小紅人”分揀機器人的運營,上海市53個配送區域的許多商品都是從此處完成分揀的。“小紅人”是無人倉的網紅,看“小紅人”如何分揀包裹一度成為外界對於無人倉的第一印象。以前,每個分揀員一天要彎腰3000次以上,“小紅人”的引入讓他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了出來,也有更多的時間思考如何優化無人分揀的流程和管理。

如今,300個“小紅人”井然有序地進行取貨、掃碼、運輸、投貨等動作。依靠視覺識別和智能導航技術,“小紅人”能以最優線路完成商品的揀選,出現常規故障,它也能在短短30秒內自動修複,而無人倉“智能大腦”能在0.2秒內為“小紅人”計算出680億條可行路徑,並做出最佳選擇。通過運營數字化,這些設備相當於無人倉的“大腦”“眼睛”“胳膊”和“腿”,使無人倉變成“人工智能”。

日均分揀能力20萬單

在這個約40000平方米的倉庫內,各種機器人多達上千台,智能設備的使用密度加上自動立體式存儲、3D視覺識別、自動包裝、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兼容並蓄,實現了各種設備、機器、系統之間的協同。京東物流首席規劃師、無人倉項目負責人章根雲告訴《IT時報》記者,無人倉日均分揀能力達到20萬單,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龐大系統,最能體現其智慧化的地方,並不是其按照指令進行操作、執行的能力,而是其自主決策、判斷、糾錯以及自我修複的能力。對京東而言,無人倉大幅度減輕了一線工人的勞動強度,“無人倉的效率是傳統倉庫的10倍,也能更好地管理人員和降低成本。比如每到電商節日,物流公司要招大量的臨時工,還要做上崗培訓。”章根雲說。

事實上,無人倉的表象是無人操作,背後是技術與智慧系統的結合體,雖然行業裡關於無人倉的應用很多,但實質上因為發展層級的不同有著天壤之別。章根雲介紹,傳統倉庫的特點是使用輸送機、叉車等設備,採用WMS倉儲管理系統,行業中大部分使用自動化系統的倉庫均屬於這類層次,這之後依次是智能型倉庫、少人型倉庫和無人型倉庫。目前,京東天狼倉、地狼倉亞洲一號中的shuttle倉(存貨)均屬於智能型倉庫。無人倉的特點是大部分業務類型實現了全流程(收貨、存儲、揀貨、包裝、分類、發貨)無人作業,在B2C行業,京東亞洲一號無人倉屬於無人倉這一最高層級。

一位無人倉內的普通工作人員向《IT時報》記者介紹,京東亞洲一號無人倉覆蓋的產品多是手機及手機配件,在未來,無人倉的作業模式會覆蓋到所有品類、所有業務類型的無人作業。與此同時,京東也在改變倉儲系統的人才需求結構,為物流人才的轉型、成長提供了更大的發展太空。比如,推出雲梯計劃,讓大量的產業工人不再只是從事搬搬箱子、打個包這樣的枯燥且重複性的勞動,而是要轉型為掌握新技能的產業工人,讓人管理機器人並承擔機器人不擅長的工作,人與機器組成新的“物流CP”。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