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零售新物種的狂歡派對裡,家樂福們丟了自己的舞鞋

作者為阿爾法工場研究員

導語:本次蘇寧的並購給了外資零售巨頭一個體面的退出方式。

2019年6月24日,蘇寧易購(SZ:002024)公告將以現金48億元現金的對價,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權。

同中信股份聯合財團並購麥當勞中國和香港區業務一樣,本次蘇寧的並購給了外資零售巨頭一個體面的退出方式。

實際上,近幾年這些零售餐飲巨頭們,在中國混得著實不怎地。我們能看到在新物種的狂浪之下,外資零售巨頭們無論是收入規模、增速、效率上都不佔優。

那麽,蘇寧為什麽要並購虧損的家樂福?擴充新零售戰線,與其自身的業務有一定協同是顯性的原因。但這其中,也未嘗沒存著給京東和國美一些壓力的動機。

未來蘇寧的市值會怎麽走,參考中信股份並購麥當勞中國後股價橫盤的走勢,我們認為歸根接地還是要改造好並購的業務。然後,蘇寧自身還要打破目前持續扣非虧損的狀態——只有做到這這些,市值才有大幅增長的空間。

01 最後的體面

這幾年,外資零售餐飲巨頭們在中國過得並不好,可以說是每況愈下。

2017.8.4,麥當勞中國和香港的業務正式交割給收購方中信股份、中信資本和凱雷組成的財團,前者主要資產包括12萬名員工、全年為10億人次提供服務的2400家麥當勞餐廳;

2019.3.28,沃爾瑪年報顯示近兩個財年國際業務銷售額CAGR(複合增長率)為3.8%,處於停滯或者說永續增長狀態;

2019.6.24,蘇寧宣布48億現金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權,後者2017年虧損10.99億元,2018年虧損5.78億元。

眾多服裝快消品牌都放慢在中國的擴張步伐,沒辦法業績實在是沒法看。唯一保持雙位數增長的優衣庫,擴張計劃是在中韓以外的亞洲和大洋洲增加門市。

一個時代悄然落幕,根源清清楚楚的擺在那裡,消費者結構以及互聯網的普及正發生不可逆的變化。

外資零售巨頭們過去所有的成功經驗,可能都成為前進的絆腳石,被日新月異的中國新經濟勢力打垮。在這種情況下被並購退出,無疑是外資最後的體面,經濟上也是可接受的(數額巨大的收購款+少數股權博未來收益)。

話到這裡,醉心於快消品的投資者要發表反對意見了:

“唬誰呢,外資零售餐飲巨頭還會怕你中國新經濟?一切只是周期,過兩年駱駝仍會變得更肥更壯”。

02 新物種狂浪下的塵埃

早年,進入中國的傳統零售餐飲巨頭這樣乾就能佔領消費者心智:

鋪天蓋地的廣告行銷,一線明星代言,央視到地方衛視再到戶外條幅、牆體和LED等全天候廣告轟炸;無死角的渠道覆蓋,黑河到騰衝,只要有人的地方貨就能鋪過去;再加上洋貨的品牌力,對於消費者殺傷力是巨大的。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互聯網帶來的改變很現實:

消費人群和消費習慣的變遷,Y世代(1980年-2000年)和Z世代(1995年-2010年)活在互聯網裡,他們的喜愛與上一代有明顯的代際。X世代(1966年-1980年)和年齡更大的人群正努力跟上互聯網的節奏,他們需要更好的服務(比如在盒馬鮮生上買菜半小時就送到了),以及認知互聯網好跟下一代交流;

信息接收渠道的分散化,各種媒介如雨後春筍冒出來,娛樂形式的多樣式,消費者根本沒時間接受你的廣告信息,這使得廣告效果被無限稀釋;

電商改變了貨品的擺列與獲取方式,小鎮上開家沃爾瑪ROI(投入產出比)一定不合適,但電商通過快遞把無窮的SKU(庫存量部門)覆蓋過去卻毫無壓力。

接下來我們用數據說話,對比家樂福、京東和阿里巴巴在中國的開業時間和2018年收入:開業早了八、九年的家樂福收入300億元,只有京東656億元的一半,跟阿里的2367億元就完全沒法比了。

(點擊可看大圖)

像家樂福這樣的商超巨頭不止是收入規模比不過,效率也比不過,我們對比一下坪效:

家樂福沒太多數據,就用效率更高的沃爾瑪國際的替代,算出坪效為2.6萬/m2(收入1208億美元、面積3.44億平方英尺,轉換匯率與面積部門);

盒馬鮮生去年有過統計,17家營業一年半的店鋪坪效為5萬/m2;

小米之家的坪效林斌(小米總裁)曾透露高達26萬/m2(比奢侈品Tiffany20萬/m2左右還要高)。

那我們要問了,這樣的家樂福蘇寧買來作何用?

03 對京東和國美影響最大

其實關於蘇寧易購的基本面,去年三季報之後,我們發過一篇報告:《蘇寧易購十年不漲,有時候堅韌並不能換來回報》。其實該講的都講了,比如它主業並不賺錢,拿掉投資收益後,2018年全年和2019年Q1的扣非淨利潤仍是負數。

這裡只是把蘇寧的邏輯再展開一點,把基本面裡的變化說一下。

顯然,若收購得以完成,蘇寧的生態布局前進了一大步。畢竟家樂福中國包括210家大型綜合超市、24家便利店和6大倉儲物流中心。

藉此,蘇寧輸出智慧零售場景能力,打通線下與線上超市頻道,實現O2O數字化經營。

除了超市業務的無縫對接,其他業務在理論上也存在協同的可能,蘇寧家電家具、蘇寧紅孩子、蘇寧極物、蘇寧金融等都可以在線下的家樂福開店中店。

蘇寧與阿里的新零售戰略更加豐滿,作為蘇寧二股東的阿里前兩年就開始狂掃(參股、控股、戰略合作或孵化)線下零售:蘇寧、永輝超市、高鑫零售、盒馬鮮生、聯華超市、百聯集團、新華都、三江購物、銀泰百貨、居然之家、紅心美凱龍。國內線下商超收的七七八八之後,蘇寧再拿下外資的家樂福,終究還是新零售戰略的延續。

本次並購家樂福中國之後,蘇寧未可見得改頭換面(利潤以及心心念念打造的智慧零售場景),但可見的是對死對頭京東和國美電器的影響。

蘇寧和京東的業務範圍比較相似,如果不突破目前“零售在線化”的圈子,核心比拚的還是服務能力。京東大件商品要從幾個大倉發貨,本來和蘇寧比物流效率就低,現在蘇寧有了覆蓋51個核心城市的家樂福中國更是如虎添翼。蘇寧更多的觸點可能讓線上超市、3C等業務今後佔到上風。

國美電器可就有點“悲催”了,2008年前國美、蘇寧收入規模還相差無幾,此後黃老闆“進去”後遙控指揮十多年差距就拉大了,眼看2021年2月就要“出來”,蘇寧來了這一手看樣子攪和了國美的戰略:2019年4月國美宣布與家樂福全面合作,7月前完成在中國區210個家樂福開店中店。

04 蘇寧:並購後仍需冷靜

分析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對市值的影響之前,我們可以先先看之前提到的一個案例:中信股份收購麥當勞中國和香港業務的例子。

交割完成後,中信股份的兩份年報裡都有涉及:

2017財年,麥當勞中國大陸和香港業務自2017.7.31-2017.12.31為本集團貢獻收入和利潤分別為95.15億港元,1.37億港元;

2018財年,麥當勞中國大陸和香港業務發展迅速,門市快速增加,為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這塊業務屬於“其他”分部,收入增長24%至1009.2億港元,淨利潤卻減少78%至20.49億港元(包括一次性收益重估和分享北京國安等聯營公司的虧損)。

總的來說中信股份業績沒有太大的改觀,這種情況下,接近兩年的時間股價沒怎麽漲也就理所當然了。

(點擊可看大圖)

如是,以上並購案例說明了,收購一般的資產如果不能妙手回春,股價並不會有很靚麗的表現。

回到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問題就很明確了,怎麽盤活目前處於虧損階段的家樂福中國,以及蘇寧自身怎麽突破扣非虧損的狀態是關鍵,顯然:

通過運作削減開支(大力砍掉與銷售無關的非策略性成本),解除家樂福中國的虧損狀態是首要的;

然後才是考慮各項業務之間縱向整合,發揮協同作用,提高坪效,提高利潤率;

更重要的是,重新梳理關鍵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設法再造業務及改善流程,打破目前持續扣非虧損的狀態。

只有做到這這些,蘇寧的市值才有大幅上升的空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