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衛哲VS投行女,秋後算账是阿里的企業文化嗎?

編輯 | 於斌

出品 | 於見(mpyujian)

提到馬雲,大家都會想到淘寶,阿里,也都期待阿里巴巴的馬雲爸爸能夠給我們免單,從而省去我們每天為錢煩惱的後顧之憂。雖然今天要吃的瓜是有關阿里的,但是並不是關於馬雲爸爸的,略感失落,不過今天的故事還是值得品味的。

故事的開頭,先介紹下今天的主人公。

衛哲,公開資料顯示,1993年,23歲的衛哲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並進入萬國證券成為“證券教父”管金生的秘書。隻用了3年,他成為萬國證券資產管理總部的副總經理。經歷了1995年震驚業界的“3·27”事件後,衛哲進入普華永道。1998年,29歲的衛哲成為普華永道史上最年輕的合夥人之一。32歲時衛哲出任百安居中國區總裁。36歲加入阿里巴巴,擔任阿里巴巴B2B公司CEO,一年後帶領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2011年,衛哲因為身陷供應商欺詐事件,從阿里引咎辭職。此後,他成立了“嘉禦基金”。還曾被《亞洲金融》雜誌選為“中國最頂尖的首席執行官”之一。衛哲的過往經歷,著實讓人羨慕!

Margaret Mi,另一位主人公,本科就讀北京大學經濟學專業,後轉學至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曾在摩根士丹利紐約辦公室擔任投資分析師,加入道衡前擔任派傑投資銀行副總裁、高宏投資銀行董事。其自己介紹已經有14年的投資銀行經驗。年紀輕輕,就能夠做到副總裁的位置,也必然有自己的過人之處。

看似,毫無交集的兩個人,怎麽會有所牽連?

據悉,業內有一個非營利組織CFEI,全稱為Chinese Financial Executive Institute,中國金融管理學會的意思,每季度在上海和北京輪流舉辦業內分享會,邀請一些大公司的高層交流分享。道衡公司是本次分享會的銀牌讚助商,Margaret Mi作為公司聯絡人也因為這次機會參加了會議。

而衛哲則是被當做邀請人來參加了這次會議,而每次會議必然少不了發言,衛哲的發言中本著調節氣氛的意思,自黑說數學不太好,本來就是一笑了之的插曲,但沒想到Margaret Mi立刻發難:“你數學不好是怎麽當上CEO的?”這個時候,衛哲當時並沒有反應過來,思索片刻,回答道:“我數學是不好,但是比你強啊!”

本來以為,事情就此結束,沒想到Margaret Mi也不是善茬,立刻說自己是北京市文科第三名、康奈爾大學本科畢業,衛哲的憤怒暴露無遺,整個場面相當尷尬。

衛哲的演講被迫草草結束,Margaret Mi仍然不肯善罷甘休要提問,最後,主持人把這件事情暫時壓了下來,也就是說事情並沒有結束。

事後雙方都很不爽。衛哲認為自己被冒犯了,立即要求道衡公司和Margaret Mi本人書面道歉,Margaret Mi不能再參加CEFI,還要求道衡公司匿名向CEFI捐贈10萬美元,並且表示這是自己的底線,絕不會讓步。道衡公司為了息事寧人,選擇直接解雇了Margaret Mi,而這位女精英一方面公開解釋了事情經過,同時真的給衛哲寫了一封“道歉信”,但看起來說是吵架信更為合適。

在信中,Margaret Mi聲稱衛哲害得她,一位絕望的單身母親,準備在一家土耳其酒店內自殺,對方手上已經沾滿了自己的血,整個行業都會震驚的。

這封信的抄送範圍更驚人,既有高瓴、IDG、鼎暉、KKR、TPG、PAG、紅杉、摯信、賽富、軟銀、凱雷等等頂尖PE/VC基金,也有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美銀美林等大型投行,還有哈佛、史丹佛、哥大等國際名校。但據本人所述,這封信隻抄送給了衛哲、他公司的HR和我們公司的David Lu(即呂海歌)。

另外在時間說明和信中,Margaret Mi將衛哲的英文名David Wei故意寫成了“Dick Wei”。

這封信的內容翻譯如下:

晚上7:41

我個人生活中的不幸事件,加上一些誤傳的醫生讓我試圖通過混合處方藥來平衡我的心理健康。我一生都是一個直接的人,臉上都帶著所有的情感,但是藥物的意外效果讓我非常憤怒和瘋狂好鬥的。一時的判斷失誤和措詞不當,導致我在我自己公司讚助的一個活動上找到了一位客座演說家。我可能會在他的同胞面前不尊重卡特爾的老闆。我、我的老闆和朋友們,無論我怎麽道歉、懇求同情或原諒,都不能改變他對他準備好的懲罰。他決心用他的除非我們的首席執行官給他寫一封道歉信,而我的公司還得向他被邀請參加的活動的組織者捐贈10萬美元,否則我就能讓我失業,讓我失業。他自稱“傑出的演說家”,他似乎是一位成功的“宇宙大師”,在相對年輕的中國一家大型零售商的首席執行官,在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擔任更高的CEO職位,現在是一家風險投資公司的創始人。但我突然意識到,他是在利用他相當多的資源和影響力來威嚇我,而不是去為他的消費者服務。但我從來不用我的私人問題,我的醫療條件是我錯誤的借口,他是在尋求報復賠償。他決心把我打倒在地因為他相信他能,好吧,他大錯特錯了。我會為我的錯誤道歉,但我拒絕被欺負。我這麽說不是因為我是個愚蠢的母親,他想在一個男性主導的行業裡成功優待;我這麽說是因為如果他這樣對我,他過去一定對無數的人做了同樣的事。我想成為那些被欺負但又不敢說出來的人的代言人;我想讓全世界看看DW(衛哲)的真實面目;我想讓那些賦予DW權力的人看看你授權誰;我想讓那些投資他的人知道你投資的是誰。正如你所知,我想讓你看到真正的DW,因為他認為他可以摧毀我,而不是你所知道的明星傳記。

從信中,不難看出,主人公想表達的是本意是無心之舉,卻被衛哲無限放大,步步緊逼,最終導致Margaret Mi只能離開老東家,最終落得個無業遊民的下場,雖然表面上表示道歉,但實則字字誅心,控訴衛哲的所作所為,對她傷害極大!

但不管怎麽說,經此一役,Margaret Mi開始火了起來,實現了自己10歲許下的願望,她的社交軟體Linkedin原來只有300多人看,今天已經有7000多人關注了,下邊的評論中有人跟她求婚、有人想跟她做生意,也有人說她的照片不符合自己的審美標準,好壞參半,但總體看來,她的網絡熱度是有了,雖然讓衛哲丟了面子,但為自己贏得了知名度!

抑鬱?土耳其,新的家

Margaret Mi是一名單親媽媽,有兒子要養,道衡的工作帶給她的薪水福利制度還是很可觀的,這次失去工作對她的打擊不可謂不嚴重!也正是因為害怕失去工作,所以在這封道歉信公開之前,Margaret Mi在6月18日,就給衛哲寫了一封道歉信,但是衛哲並沒有接受,反而要求道衡大中國區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呂海歌親自與其溝通,在溝通兩周左右,溝通過程不是融洽,衛哲最後回復了一封郵件,到了7月4日,Margaret Mi收到的辭退信,公司方面給出解釋違反職業操守。也代表著她在道衡的好日子結束了,成為了失業大軍的一員。

從她的口中得知,她的下一步打算是去土耳其,但並不是像傳聞那樣,因為這件事情,讓她感到抑鬱,準備去土耳其自殺,其實,是因為她在土耳其擁有投資項目,土耳其有一個特別有名的景點是卡帕多奇亞,全世界熱氣球最多,風景怡人,歷史悠久,打算跟朋友在那裡開設一個7星級酒店,總共7間房子,如果順利並且資金充足的話,酒店成立後,想來很多人會排隊預定,為了在土耳其享受下生活的幸福,體會下生命的美好!那麽,她的生活也不會因為工作辭退,如同大眾想象的那麽糟糕。

趕盡殺絕,與阿里無關?

看遍世間滄桑!一個人的氣質,藏著他看過的書,走過的路和見過的人。你經歷過的苦難、你包容過的世事、你走過的歲月,都會歷練成睿智、優雅、大氣、溫柔,成為你一生的面相。這句話也詮釋了衛哲做出決定的原因,畢竟每個決定都是過去自己的經歷和感悟結合當時的環境做出的!

衛哲在2013年離開阿里前,經常參與阿里高層的決策,而在相處過程中,必然影響到他的所作所為!

互聯網圈子向來一家獨大,我們不得不接受這個現實,互聯網實時性和傳播速度快的超乎想象!

區別於實體經濟,不存在區域性經營,只要產品優秀,一夜之間所有國人都可以下載使用。

而也正緣於此,一直以來,互聯網平台的競爭就沒少過!

從滴滴和快滴大戰,逼迫司機師傅二選一,到最後的合並。

外賣界美團逼迫餐飲業商家二選一,和餓了麽展開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而阿里的二選一,其實在2012年就拉開了序幕!

2012年“雙11”之際,阿里發函表示:近年來各電子商務網站積極參與的促銷日“雙十一”,天貓就“雙十一”商標享有專用權,希望各網站不要在廣告、活動中用到“雙十一”的字眼,以免承擔連帶法律責任。

2013年6月,媒體報導天貓平台要求商家進行“二選一”抉擇,標誌著該政策從“雙11”延伸到“618”;2015年8月,天貓宣布與迪卡儂、Timberland等20余家國際品牌簽署獨家合作協議,產品需要在天貓平台獨家銷售,這意味著“二選一”行為不僅限於“雙11”、“618”等短暫性的節日時點,而是成了年度常態。

2017年雙11前夕,京東首席執行官劉強東公開嗆聲某公司“二選一”,疑似矛頭直指阿里巴巴。“二選一不是一家公司牛X的表現,其實是一種無能的表現,不過,任何一種下三濫的競爭手法都不會贏到最後!”阿里當時做出的回應是:“火不侵玉、邪不壓正”。進一步表示:“稱品牌商選擇獨家銷售是自由選擇,而京東等電商公司一旦遇到競爭,就把“二選一”當做有效的碰瓷手段。”對於此事,阿里的態度模棱兩可,但結合2017年6月淘寶商家深夜收到阿里的電話,告知其如若不采取“二選一”政策,簽訂“獨家合作”協議,將會調低排名,降低競爭力的做法來看,阿里當時的確做出過逼迫商家選擇的行為!

而緊跟著2018年,拚多多平台3年慶主會場幾乎所有品牌商家遭遇“強製二選一”(天貓和拚多多的戰爭),拚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在個人微信朋友圈下還發布了相關商家的聊天信息,還對於天貓關於此事的回應進行了預測,封住了阿里給出借口的後路,到最後阿里的回應是“不予置評”!

先是京東對天貓平台表示不滿,而後拚多多也進一步透漏天貓對商家的“潛規則”,種種表現都說明了阿里的平台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完善和修補。因平台“流量之爭”而上熱搜的阿里,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而實際上,“二選一”的行為,已經貶低了平台企業的社會形象,特別是許多企業在壯大到一定程度後,企業家更需要承擔社會責任,這不僅是道德上的要求,而且是企業家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家作為戰略決策者,承擔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而且,“二選一”的行為,也是超級平台壟斷企業的做法,本質上限制市場的自由競爭,侵害了同行業的公平競爭權益,最終超級平台想要把定價權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讓消費者服從商家的定價,損害了消費者的多元化選擇權利和利益。回到現實,如果平台,只剩下天貓一個電商平台,消費者的消費選擇途徑必然要減少,電商寡頭製,只能讓消費者承擔更高的購物成本!

衛哲對這次“數學”事件的處理,不難看出來帶著阿里企業的影子,而只不過其他平台的位置變成了Margaret Mi,難以抉擇的商家由道衡公司來擔任,新的“二選一”局面,再度形成。這次博弈的結果,就是Margaret Mi被踢出場外,衛哲取得了勝利,但是這一次衛哲運用手中的權利逼迫道衡公司低頭,道衡公司權衡之後,覺得衛哲的作用大於Margaret Mi的價值,但是衛哲如果故技重施,下一次還會成功嗎?同樣的道理,天貓商家一直想一家獨大,逼迫商家做出選擇,如果有一天商家的利益減少,那麽還會繼續留在天貓嗎?

據悉,那些選擇了與阿里獨家合作的商家,總運營成本已經達到了40%,若按照50%的毛利計算,15%到20%的推廣費用就已經很多了,一家傳統企業一年做到1個億,2000萬就要給平台,就相當於為平台打工了!除了正常運營成本之外,商家還要提防價格戰,各大電商的價格戰頻繁發動,商家只能進一步降低成本,為了留住市場份額;說到底,簽約天貓後,商家利潤並不能保證穩步上升,反而趨於下降,長久來看,如果天貓在推出新的措施,惹急了商家,商家必然會選擇魚死網破,同歸於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