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個暑假花8萬!無處可逃,成為虎媽、雞血媽,就是你的命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

01

中國有個萬眾關注的體育項目,搞了很多年,花了很多錢,但效果越來越差,陷入了“破鼓萬人捶、是人皆可罵”的悲慘境地,大家都知道,這就是中國足球。

解決的辦法大家也都有共識:青訓。

但是具體實施起來,真的挺難,貓哥家的小娃踢球,所以知道這裡面最大的阻力——孩子們焦慮的父母。

日本的青訓效果大家有目共睹,日本同齡的孩子基本每天都有固定的兩個小時訓練,同時一年至少有超過100場的比賽,周末的時間,這些孩子基本都用來踢球,過去20年,日本學生從以前的“熱血拚學業”改為“快樂教育”,課業壓力陡然減少,養成一代“平成廢物”但卻在足球領域異軍突起。

足球有一個不可替換的硬成本——時間投入,借無數次的重複養成肌肉記憶然後在間不容發的比賽瞬間發揮效力,沒有足夠好的肌肉記憶,像咱們有些國腳停球十米遠也挺正常的。

但中國有多少家長願意自己的孩子每天高強度的訓練兩個小時呢?

那意味著語數英的全面落伍,從而在學業競爭中徹底失敗,好像階層跌落的命運也不可逆轉。

拿孩子的未來做賭注,除非天賦異稟,多數家長會選擇更穩妥的學業,也會因此改變時間的投入。

所以你看咱們的孩子,課余時間不是在補習班,就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

02

熱錢也關注到這樣的趨勢。

k12(小學到高中)人口1.7億,養活了40萬家培訓機構,人均學員只有475人,但每家都過得有滋有味,即便大如新東方,也只有4%的市場份額。

有家地產公司早些年在北京頤和園附近推出豪宅項目,因為數量不多、價格昂貴,所以基本瞄準富豪榜擬定客戶名單,結果最後大半房子被不知名的培訓機構老闆買了去,行業多金,人所共知。

暑假到來,這些培訓機構也迎來了旺季,父母的錢包相應大幅縮水。

貓哥周圍的父母,給孩子的安排都很緊密,語數英是標配,樂器、圍棋、拉丁、繪畫、書法、足籃球、游泳、體能訓練……各種主題的夏令營只有想不到,沒有辦不到的。

還有很多孩子參加各種遊學項目,便宜的一兩萬,三四萬屬正常,好些的要五六萬,粗粗一算,一個假期花5-8萬都不算多。

在70、80後的父母群裡,大家都不時感慨現在小孩碎鈔能力之強,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的暑假,好像就是三部曲:

瘋狂玩+瘋狂看電視+瘋狂補作業

西遊記看了無數遍,補習班是什麽?好像都沒上過。

想想我們的父母,在孩子教育的付出上比我們真的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時間隻過了二三十年,為什麽差別這麽大,新一代的父母為什麽如此焦慮?

03

有很多父母不堪忍受,但沒有五套房,哪有氣定神閑的勇氣呢?難道只能在虎媽、雞血媽的拚殺中沒有退路、一路向前?

美國的兩位經濟學家:法布裡奇奧·齊利博蒂(Fabrizio Zilibotti)和馬賽厄斯·德普克 (Matthias Doepke)用經濟學理論對育兒話題做了深入研究,並就此出版了一本書《愛、金錢、孩子,育兒經濟學》。

結論悲劇:成為虎媽、雞血媽,是新一代父母的宿命,無法逃避!

為什麽會是這樣?我們來給大家解釋下。

從古到今,總結世界各國的育兒行為基本可以分為三種:

1)專斷型:父母要求孩子絕對服從,並且對孩子施加嚴格控制。父母用一系列行為準則塑造、控制並評估孩子的行為和態度,而且不容反對;

2)放任型:遵循自由放任的方式,讓孩子們自主決策,鼓勵他們獨立;

3)權威型:像專斷型父母一樣,權威型父母試圖影響孩子的選擇,但不是通過命令和約束,而是通過說理和努力塑造孩子的價值觀來達到目標。

成為什麽樣的父母,選擇什麽樣的育兒方式,背後都有經濟動因。

兩位學者的研究結論可以概括為:

精英的自我複製不可避免,貧富差距越大、教育的回報越大,父母成為虎媽的概率越高。

04

70、80後們小時候,家庭收入有多少,看看父母的年齡、職務也就大概清楚了,房子基本都是公租房,部門分房是大事,出行基本都是自行車,差別無非就是你騎鳳凰我騎飛鴿,當時物資有限,各家餐桌也都差不多,差別最大的也就是爹媽做飯的手藝。

整體的社會流動性也不強,但是不論當公務員還是進工廠,收入懸殊不大,可以一眼看穿未來的十年。當時還在鼓勵個體戶,商人的社會地位不高,直到1992年下海潮才初露端倪,但在收入方面的差距還不明顯,因為信息傳遞不方便,某個人賺大錢的消息可能得好幾年時間才能在親戚朋友中引起嫉妒,刺激程度大減。

總體來說,當時的貧富差距很小,家庭收入透明度很高,即便你考上清北,更多的是滿足了父母的榮譽感和虛榮心,當時人們最大的焦慮是收入少而不是收入不均。

但時間隔了二三十年,物是人非。

有些人抓住了制度轉化的紅利,有些人抓住了財富分配的紅利,有些人抓住了房地產紅利,有些人依靠創業和投資,各自實現了個人財富的飛躍,社會各階層差異日漸顯著,2%的人群佔有80%的財富,不同收入人群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天差萬別,當年收入差不多的老同事,現在有的身價過億,有的可能生不起病。

這些案例在前,很多父母,尤其是中產階層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至少不至於跌落底層,他們發現“知識改變命運”是更永恆的真理,所以從“不輸在起跑線”的理念普及開始,“育兒戰爭”不可避免的展開了。

05

國外的例子也是一樣的。

放任型父母最多的國家當屬北歐。這裡有眾所周知的高稅收和高福利,貧富差距不大,你可以努力工作,掙10000元交5000元的稅,你也可以靠國家養著,一個月領2000塊的福利,做個宅男,如果沒有大野心,這種淡泊平靜的生活幸福感很強,壓迫式教育的緊迫感自然不強。

但這樣的國家越來越少。

八年前,耶魯教授蔡美兒風行一時,她更通俗的稱謂是“虎媽”,推崇超前學習、超強壓力和超高標準,以一種近乎“虐待”的方式來迫使兩個女兒保持教育上的競爭力。

她還寫了一本書《虎媽戰歌》,一時紙貴。

很多人預測,她的這一套辦法在西方社會注定失敗,結果,雖然抨擊的人不少,但更多的人開始效仿。紐約和洛杉磯的父母們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考慮上頂尖的幼兒園,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更是虎媽忠粉,呼籲英國民眾學習,讓下一代變得聰明勤奮。

為什麽會這樣?因為虎媽揭開了一層幕布,教育分層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父母們看到了虎媽的做法能帶給自己孩子更有保障的未來。

八年過去了,結果似乎也是這樣,虎媽的兩個女兒都上了哈佛,從世俗的角度看,妥妥的人生贏家。

受這樣的案例鼓舞,放任型父母在美英也逐步朝權威型父母轉變,虎媽越來越多,全球同此涼熱。

06

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社會分層不明顯,來自不同社會背景的孩子儘管並不擁有完全相同的機會,但差異並不大。

到了70年代,低學歷和高學歷的美國父母照顧孩子用的時間大致相同。但是現在,高學歷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多,比低學歷人群擁在孩子身上的時間每周多三個小時。

別小看這三個小時,日積月累就是一個不可跨越的鴻溝。

高學歷家庭為什麽這麽做?這是典型的“精英的自我複製”行為。

有人統計佛倫羅薩的貴族,過去600年世事滄桑,但貴族家族就那些個,不多不少。

貴族們自有一套屬於這個階層的識別體系,他們不會去花時間學習職業技能,倡導教導孩子享受優雅的休閑活動,比如讓男孩打獵或讓女孩學習音樂。這樣的休閑技能之後會在提升階級和擇偶上發揮作用,這一套常識延續至今,這些家族的頂層地位也不可撼動。

高學歷家庭也知曉這個秘籍,因為他們也是高階教育的得利階層,整體來說,名校、高學歷的群體平均收入和社會地位也更高,他們也更有資源投入到下一代的教育中,“馬太效應”在這個領域同樣有效。

所以,現在的父母就特別累,因為跟你在一起競爭的人可能智商比你高、資源比你多還比你勤奮,怎麽可能不焦慮?

07

這麽拚,圖什麽呢?

大家看中的,是教育的回報率。具體說來,下限是立足社會,上限是人生贏家。

低教育回報的國家,父母多採用“放任型”育兒,而高教育回報的國家,父母更傾向於“權威型”和“專斷型”,這是無法改變的人性。

有人說毛坦廠中學這種“高考工廠”毫無人性,但這個中學讓很多普通家庭的子女上更好的大學,有更多的可選擇機會;

資源更好的人會拚名校,因為收益更高。有人很質疑這一點,數據不說謊,學校畢業生的薪水能說明問題。

進入名校還有很多潛在利益,比如越來越強大的校友資源,很多人生際遇的改變可能就是在校友聚會上完成的,那些功成名就的人身邊,校友總是很強大的一股力量,即便自己不能獨當一面,也可以依附於更厲害的人成為贏家。

結論很簡單,貧富差距加速、教育帶來的正向效應不減,決定了越來越多的父母只能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孩子身上,哪怕你極不情願,無處不在的劇場效應也決定了你不能無動於衷,當前排的人都站了起來,你想看到演出就不能坐著。

但懂了這麽多道理,其實並沒有什麽卵用。

只希望藉此安慰那些不斷咆哮的父母——認命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