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境外輸入風險如何,疫苗對控制疫情有用嗎?吳尊友詳解

境外輸入風險如何?疫苗對控制疫情有用嗎?中疾控專家吳尊友詳解新冠肺炎疫情風險

境外輸入病例是常態化防控中的最大風險

截至20日,我國連續51天有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4月份出現了第一個輸入病例引起的高峰,5、6月份有所緩解,7月份以後境外輸入病例又有所增加。從全球疫情形勢來看,3月份以後一路上揚,對我國“外防輸入”造成巨大威脅。吳尊友認為,在中國控制疫情以後,最大的風險點來自境外輸入。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國家逐漸放開國與國之間的人員流動,中國也面臨著新的開學季、留學生的走動、商業需求等等,人們擔心人員流動會加大防疫風險,造成境外輸入病例的增加,引發乘法效應。

對此,吳尊友認為,由於我國在外防輸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別是在限制人流量方面,很好地控制了境外輸入風險,只要輸入的病例人數以及需要隔離的人數在可控範圍以內,就能夠保證少量的輸入病例,不會引起局部傳播。

吳尊友同時表示,隨著復工複產複航,更多的境外人員可能會流入中國,都會控制在疫情可控的範圍以內。

北京新發地疫情溯源基本排除由感染者帶入

北京新發地市場於8月15日複市,全面取消零售功能,不再向個人消費者開放。吳尊友認為,采取這個措施很有必要,不再進行零售,減少了人流量,也降低了呼吸道傳染病以及其他傳染病流行的風險。

通過參與北京疫情溯源工作,吳尊友表示,排除了由動物跳到人的可能也基本排除了由感染的人帶入新發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 吳尊友:我們對新發地多個環境樣本和一些進口產品進行檢測後推測,多種進口的水產品以及外包裝持續汙染,工作人員接觸這些汙染物後又造成手汙染,也就是接觸感染。最早由接觸感染,從業人員發病後,又汙染環境,形成了人傳人的綜合傳播模式。

做好防控 秋冬季節也能防止疫情再生

目前,全球疫情正處在高流行態勢,平均每天新增二十多萬病例,吳尊友判斷,這樣高流行的態勢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且冬季到來,其他呼吸道疾病增加,會使新冠鑒別診斷和診療更加複雜和困難。那麽,今年的秋冬時節,全球範圍內是否會迎來第二波疫情?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 吳尊友:我國有前期控新冠肺炎的成功經驗,即使上述情況出現,有新冠肺炎再發生,也不會出現像武漢早期那樣嚴重的疫情。原因有兩方面,一是1、2月份返鄉人員回到各省的時候,30個省都成功地控制了疫情,沒有一個省超過2000個病例;二是當疫情再次發生的時候,各個城市都能夠及時發現,短時間內控制。

新冠肺炎愈後複陽患者無傳染性

北京市疾控中心相關情況說明,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牛羊肉大廳某工作人員,6月26日核酸檢測呈陽性,17日出院並進行集中隔離觀察,26日核酸檢測陰性之後解除集中隔離,但在出院28天複診的時候,8月9日核酸檢測為陽性,其密接人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對此,吳尊友回應:實際上在1、2月份疫情的時候,也有長期出現核酸檢測複陽的情況,這種比例很少,對於這種現象也進行了研究。我們嘗試對這種病例核酸陽性進行病毒培養,但培養不出活病毒,也就是說沒有傳染性。對複陽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觀察、核酸采樣,也沒有發現他們被感染。由此可見,長期陽性的人,並沒有傳染性,不需要按照感染者來管理

新冠疫苗能夠有效控制疫情

現在,疫苗研發整體進入到三期,人們一方面非常急切地盼望,另一方面又擔心,因為有的患者治愈之後產生抗體,沒隔幾個月又有可能再次感染,如果人類本身的抗體不能持續很長時間的話,顯然,疫苗也不可能一針徹底解決問題。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 吳尊友:人類感染不同的病毒,產生免疫力的持久性是不一樣的,有些會終身產生保護效果,有些產生的免疫力非常有限。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免疫力,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結果,但對於其他的冠狀病毒免疫力的觀察,一般能夠維持在6個月到12個月。只要疫苗有保護作用,即使是6個月到12月,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夠有效地控制疫情,把流行高峰給壓下來。有了新冠疫苗,就能夠壓製高峰,使得病例數控制在可控範圍以內,對於控制疫情是特別有幫助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