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閃亮的坐標】致敬鋼鐵勇士 傳承紅色基因——全國戰鬥英雄車元路的事跡

編者按又到一年清明時。對於中國人來說,這一天既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日子,也是全民族寄托共同的哀思,祭奠英雄、緬懷先烈的日子。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習近平總書記曾如此評價英雄。在今年清明節到來之際,中共山西省委網信辦、中共山西省委講師團共同推出最閃亮的坐標——“堅定不移跟黨走 革命精神永相傳”主題網絡宣講活動。宣講講述的英烈英模,有著名的抗日英雄,有在解放戰爭中壯烈犧牲的革命烈士,有血沃抗美援朝戰場的全國戰鬥英雄,也有在對越邊境自衛反擊戰中為國捐軀的親兄弟。講述者們,他們既是英雄的至親,又是英雄故事的講述者,更是英雄精神的傳承人。讓我們在他們的講述中重溫英雄事跡,汲取精神力量。

本期講述人物:車元路 宣講人:車帥帥

車元路

車元路,男,1925年生,晉城市澤州縣人,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5月入伍,榮立特等功兩次、一等功兩次、二等功一次,被授予“鋼鐵勇士”“全國戰鬥英雄”等榮譽稱號。1951年3月,赴朝作戰,擔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六十軍一七九師五三七團三營七連連長。在1952年開展的“冷槍運動”中斃敵八十名,不幸於1952年11月在朝鮮文登川戰鬥中光榮犧牲,年僅27歲。

致敬鋼鐵勇士 傳承紅色基因

——全國戰鬥英雄車元路的事跡

宣講人:車帥帥

我叫車帥帥,晉城市澤州縣人,是山西蘭花集團巴公化肥廠一名普通工人,全國戰鬥英雄車元路烈士是我的爺爺。

一百年來,千千萬萬革命志士為了紅色江山拋頭顱、灑熱血。我的爺爺車元路烈士就是這千萬英烈中的一員。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追憶、緬懷我的爺爺——一個全國戰鬥英雄的故事。故事聽起來似乎有些遙遠,我自己也從來沒見過爺爺,但是我的老姑,也就是我爺爺的妹妹如今還健在,從她身上總能依稀感受到爺爺那一代人的氣息,爺爺如果活到今天,也該是一個92歲的老人了。每每想到此,就覺得其實爺爺離得我並沒有那麽遠,那些烽火連天的歲月也不應該被忘記。

今天,我就通過一份紅色家書和幾個戰鬥故事,來講述爺爺英雄的一生。

下面,我就先從一封家書讀起。這是爺爺1951年2月17日寫給他祖母和父親的信,寫下這封信後不到一個月,爺爺所在部隊就開赴抗美援朝戰爭前線。

祖母、父親:

老大人!

前次寄回的信中,有拾貳萬元人民幣(這是新中國成立初期使用的舊幣,相當現在的12元),父親可否收到?祖母在家身體健康嗎?家中生活很好吧?兒在外為人民服務,一切很好,現正學習軍事、政治,準備隨時打擊美帝侵略者,擔起抗美援朝的光榮任務。我覺得對人民貢獻遠不夠,所以,我堅決的要為人民服務到底,請父親在家安心生產,不必惦記。我工作身體一切都很好。

敬祝身體健康。(收到信後,速來回信)家中情形務必講明。

男 元路上 二月十七日

這封信距離現成已經過去整整70年了,現在,這封信的原件還保存在沈陽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每每讀到這封信,我都感慨萬千,這短短的家書裡,飽含著千里之外的爺爺對家人的深深牽掛,也處處流露出一個年輕戰士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無限忠誠和熱愛。爺爺在信中說:“我覺得對人民貢獻遠不夠,所以,我堅決的要為人民服務到底。”其實,爺爺在解放前已經是聞名全國的戰鬥英雄,但他仍然覺得對人民的貢獻遠遠不夠,每次讀到這句話,我都覺得爺爺是從內心深處把“為人民服務”當作了神聖的使命,當作了人生最大的追求,當作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死”的終身事業。

爺爺1929年出生在澤州縣大陽鎮陡坡村,幼時家庭生活十分貧苦。1946年春,17歲的爺爺離開家參加革命,從山西晉南打到大西北、大西南,穿越大半個中國,經歷了20多次戰鬥,我從中挑選3個戰鬥故事來講。

第一個戰鬥故事——孤身擒獲敵團長。那是1947年3月的一個黎明,曲沃縣城的城牆被爺爺所在的部隊炸開了一個大缺口。當年18歲的爺爺和部隊一起衝向城裡,當他衝殺到大水巷一帶時才發現,自己孤身一人,和班裡戰友衝散了,而且一顆流彈打穿了他的腿肚子,鮮血直流。這個時候,他忽然發現,在幾十米外有一具穿著軍官衣服的屍體動了一下,接著又爬了起來,扔掉了頭上的大簷帽,去扒一具士兵屍體上的衣服。爺爺一看就明白了,這是個軍官,想調包逃命!這名軍官發現爺爺是受了傷的毛頭小夥,就來奪爺爺手中的槍,結果被爺爺制服。一路上,又試圖用錢賄賂爺爺,也被爺爺斷然拒絕。後來經審訊,原來這名軍官是曲沃守敵的主將、上校團長,名叫武藝瑛。

第二個戰鬥故事——一夜五越烽火線。1947年12月,冰天雪地,第三次攻打運城的戰鬥打響。解放軍用雲梯和跳板兩次登城,都沒有成功,便決定挖坑道,把坑道挖到北門城牆下,採用坑道爆破辦法,打開破城缺口。爆破任務由爺爺所在的第23旅69團7連承擔,爺爺主動請戰,參加了10人組成的突擊隊,負責挖掘坑道。12月26日夜晚到27日清晨,爺爺和戰友們冒著敵人的火力封鎖,分成三組,前仆後繼,用鎬刨、用手挖,有的戰士手指甲都刨得脫落流血,連夜挖出5米多深的坑道。部隊在他們挖成的坑道裡裝了3000公斤炸藥,正是這3000公斤炸藥炸開了攻克運城的突破口。這一晚上,爺爺為了向團長報告情況,冒著彈雨先後5次穿梭在坑道和指揮所之間,身上多次負傷,衣服也被鐵絲網刮成了碎布條。12月28日,運城攻堅戰大獲全勝。在這次戰鬥中,爺爺十分英勇,被授予了“鋼鐵勇士”和“毛澤東的戰士”光榮稱號。運城戰役後,爺爺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第三個戰鬥故事——一舉拿下指揮所。1948年5月17日,攻打臨汾城的戰鬥正式打響。爺爺所在的23旅69團7連被指定為這次戰役的突擊隊。進入城內,爺爺一路巷戰,竟單槍匹馬闖進了臨汾守敵總指揮梁培璜的指揮所。當亂轟轟的敵人發現院子裡出現了一名解放軍戰士時,局面已被爺爺用槍控制。這時,一名敵軍官從屋裡出來,一看解放軍打進來了,扭頭就跑。爺爺反應機敏,扣動了扳機,後來才知道擊斃的是一名團長。臨汾一戰,連隊的黑板報上登出了讚揚叔叔的快板:“車元路,小英雄,臨汾戰役又立功,立功一直打連發,功上加功為人民,虛心學習車元路,並肩戰鬥捉閻匪!”

這裡,我簡單說一下爺爺所在的23旅。攻打臨汾戰役中,23旅連續奮戰72晝夜,形成了“猛、狠、拚、強”的攻堅精神,徐向前元帥親自將“光榮的臨汾旅”獎旗授予23旅,這成為全軍最早被授予榮譽稱號的師旅級部門。現在,“臨汾旅”已成為一支聞名中外的英雄部隊,駐扎於南京,被譽為“中國陸軍的窗口”。

爺爺跟隨這支英雄部隊南征北戰,歷任班長、排長、連長,榮立特等功2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

1950年9月,爺爺光榮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被授予“全國戰鬥英雄”稱號,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當時,參加這次會議的全國代表共有350名,其中解放軍戰鬥英雄代表258名,這些代表都是各野戰軍、各軍區用民主的方式,投票選舉出來的,都是在戰場上出生入死、屢立功勳的大英雄。爺爺能成為其中的一名,令人十分自豪。

對於現在一些人來講,榮獲“全國戰鬥英雄”這樣的榮譽,可以不用再衝鋒陷陣,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但是在爺爺心裡,卻覺得對人民的貢獻遠遠不夠。1950年10月,爺爺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沒來得及回來與家人告別,就出川北上,奔赴抗美援朝前線。下面我就講講爺爺在朝鮮戰場上參加的三次著名戰役。

1951年4月至6月,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投入15個軍的兵力,在“三八線”南北地區,向“聯合國軍”發起第五次戰役,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1951年3月,爺爺進入朝鮮戰場,擔任志願軍第60軍179師537團3營7連連長,剛進入戰場一個月,就參加了這次戰役,並榮立三等功。

1951年夏天,爺爺所在60軍奉命進入朝鮮東部魚隱山防線。這個地方靠近“三八線”,離美軍的炮火特別近,戰鬥打得非常艱苦。這年秋冬,兩軍進入對壘階段,針對這種情況,1952年,志願軍集中大量狙擊手和神炮手,開展了“冷槍運動”,當時還編寫了一首歌曲:“冷槍戰,冷槍戰,打得敵人不敢動彈;今天倆,明天仨,加起來就是個殲滅戰。”在“三八線”200多公里長的陣地上,活躍著成百上千個志願軍狙擊小組,爺爺就是其中之一,憑著好槍法,在這場狙擊戰中,爺爺擊斃了80多名敵人。

大家都知道,在抗美援戰場上,有過不少著名戰役,後來還被拍成電影,比如:血戰長津湖、鏖戰上甘嶺、文登川大戰美軍坦克,1952年11月,爺爺就參加了文登川之戰。美軍除了常規的飛機和大炮外,每天動用100多輛坦克進行作戰,被稱作“坦克劈入戰”,這是志願軍第一次面對集群坦克戰。11月13日,敵人再次上演了“飛機炸,大炮轟,硝煙散盡坦克衝!”的套路,爺爺所在的陣地被炸成了一片焦土,爺爺的雙腿被炸斷,壯烈犧牲。一個年僅23歲的年輕戰士、一個從槍林彈雨中成長起來的英雄,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異國他鄉的土地。

爺爺當時犧牲的場景我們沒有找到詳細的資料。大家都學過那篇著名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文中有一段是描寫朝鮮戰場上的戰鬥場景的,“整個山頂都被打翻了,汽油彈的火焰把這個陣地燒紅了,但勇士們在這煙與火的山崗上,高喊著口號,一次又一次把敵人打死在陣地前面。”文中雖然描寫的不是爺爺犧牲的那場戰鬥,但我想,志願軍的烈火雄心、英勇無畏是一樣的。

爺爺犧牲的消息大概是兩個多月後才傳回家鄉,消息傳回的當天,正是爺爺的祖母下葬的前一天,那天,爺爺的父親也就是我的太爺爺,和家裡人念念叨叨的,他說:“晚上夢見元路回來啦。”朝鮮戰場離家鄉實在是太遙遠了,爺爺大概也是走了很長很長的路才進入親人的夢中吧。

令家人感到一絲欣慰的是,全國著名作家孟偉哉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曾參加了爺爺的葬禮,並發表了《英雄車元路葬禮記》一文。文中回憶說:“1953年二三月之交,殘雪猶存之時,在朝鮮前線,我參加了全國戰鬥英雄車元路同志的葬禮……兩個戰士從數十米外一個地方抬來了一個輕薄窄長的白木匣,放進墓穴,我們幾個代表用早已放在那裡的園鍬將木匣埋填。”

每次讀到“輕薄窄長的白木匣”,我總是很難過,總無法與爺爺年輕偉岸的英雄形象聯繫在一起。

2007年,孟老給我父親寫來了一封長信,對當時的情況進行了補充。他說,當時爺爺犧牲後就在陣地掩埋了,他參加的是第二次移埋。因為爺爺是全國戰鬥英雄,把他葬在公路邊,為的是戰爭結束後方便運回祖國。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為了保家衛國,十幾萬志願軍長眠在了朝鮮的土地上,其中山西籍的志願軍烈士就有5835名。1953年2月18日,爺爺的遺體被運回祖國,安葬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由於爺爺尚未結婚成家,按照爺爺一位戰友的提議和車氏家族的同意,我父親車明太作為爺爺最親的侄子,被過繼給爺爺。這幾十年裡,我父親多次去臨汾、運城、南京、沈陽等地尋訪爺爺的戰鬥事跡。

在南京“臨汾旅”部隊,還保存著爺爺的遺像和遺物。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爺爺的墓碑就緊鄰著英雄邱少雲、黃繼光的墓碑。

每次從外地尋訪回來,父親都會給我們兄妹講爺爺英勇戰鬥的故事,爺爺就是我們心目中的大英雄,紅色江山就是他們這一代革命人用鮮血和生命打下來的。追憶爺爺年輕壯烈的一生,17歲參加革命,23歲犧牲,短短6年時間,他用短暫卻閃光的生命詮釋出一個共產黨員愛黨愛國愛人民的堅定信仰,一個革命戰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

父親退休後,熱心講述爺爺的戰鬥故事,熱心參加各種公益活動。我雖然是一名普通工人,但從小聽爺爺的故事長大,爺爺的英雄事跡一直潛移默化影響著我、鼓勵著我,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平時,我還積極參加廠裡組織的各種文化活動,以舞蹈、話劇的形式講好英雄的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希望大家能從我爺爺的革命故事中,感受到新中國來之不易;能夠從爺爺那一輩革命先烈身上,感受到他們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在此,我也想對爺爺說,山河猶在,國泰民安,這盛世如您所願!您的紀念碑就高高矗立在家鄉的土地上,見證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家鄉人民會永遠緬懷您,永遠記得您,念您的好,會在您革命精神的激勵下,繼續奮鬥,在新征程中續寫新篇章。

記者 侯津剛 錢龍

來源:黃河新聞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